兩種新型石材安裝工藝存在哪些優勢

2019-12-28   室內設計大講堂


隨著建築設計的發展,石材早已經成為建築、裝飾等重要原料之一。

關於石材的施工工藝可分為干掛、濕貼、濕掛、干貼這四種,在之前講解過很多具體的施工方法,但常規工藝做法並不能夠完全滿足設計要求。

許多室內裝飾部位的石材厚度,受使用受空間的限制,像電梯門洞口處,用傳統干掛法施工,很難滿足設計對完成面的要求,遇到這種情況怎麼更好的處理呢?

接下來,為大家介紹2種新的牆面石材工藝做法。

01.

新型石材工藝做法

1、牆面石材鋼板干粘工藝

石材鋼板干粘節點


石材鋼板干粘構造

施工流程:

1)先將基層處理平整,在4塊石材的分縫交點位置,打一個圓孔,再將結構膠填入圓孔內。

2)將錨栓-鋼板焊接為一個整體,然後將這個結構構件植入圓孔,與牆面產生結構連接。

3)再將粘貼至鋼板位置的石材背面雜物以及鋼板上的銹斑清理乾淨,將石材利用專用干粘膠直接粘在鋼板上,並用雲石膠臨時固定。

Ps:這一步的清理工作十分重要,關係到整個施工質量的問題,處理不當石材容易出現脫落。

4)鋼板在粘貼石材位置鑽有一圓孔,圓孔內充滿干粘膠,增強幹粘膠和鋼板之間的剪切力。

5)鋼板和錨栓通過焊接連接,錨栓通過和牆體內的結構膠和牆體固定牢固,自身的螺紋增強和結構膠之間的握裹力,倒鉤的設置增強和牆體之間的固定,防止錨栓被拉出牆體之外。

新技術適用範圍:

新工藝可用於高度不超過5m的室內裝飾空間,針對錨栓結構的設計,並經過研究測試(拉拔強度檢測報告),該錨栓結構能用於混凝土牆面及空心磚、混凝土砌塊等牆體。

因為工藝對室內空間占用少,所以它比一般的石材幹掛使用範圍更廣。

2、牆面石材錨栓干掛工藝

目前室內外石材幹掛普遍均採用橫豎龍骨加角碼結構,尤其是石材背面開槽和角碼利用膠粘接,這種做法在室內外都具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石材背面開干掛槽,角碼生鏽和膠容易老化等都會導致石材脫落。另外,橫豎龍骨材料成本也大大提高了成本。

專用彈勾錨栓和八字形掛件干掛

八字形組合掛件安裝工藝簡單,能在上、下、左、右、前、後六個方向固定石材,所以對石材的安全固定起到良好的作用。

而且八字形組合掛件在六個方向有可調節性好的特點,對石材安裝的位移的調節起到關鍵作用。

磚牆體專用彈勾錨栓和八字形組合掛件連接


錨栓構件

施工流程:

1)首先將基層處理平整。

2)按照石材排版圖,在牆面放線,在每塊石材的分縫位置打入錨栓掛件。

3)在石材背面開小槽,通過干掛的形式安裝石材。

新工藝干掛做法

傳統干掛做法

工藝特點:

使用的干掛件少,基層厚度得到控制,完成面厚度足以滿足絕大多說情況下的設計要求。且使用的干掛件少,極大地簡化了施工,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都得以減少。總的來說,施工便捷性增加,施工成本降低。

02.

石材新工藝的優勢

對比常規工藝做法,牆面石材新工藝做法的優勢有4點:

(1)節省橫豎龍骨鋼材,施工工藝減少,成本降低;

(2)現場無焊接工藝,減少安全隱患;

(3)石材厚度可以更薄,從而控制成本;

(4)石材安裝空間減少,室內有效空間變大。

當然,因為該工藝是近年來逐步推廣的一種新型工藝,在執行過程中,因為工人師傅水平的高低,及一些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可能在主流的設計項目中,效果不如傳統的做法那麼理想,因此,暫時還不能代替傳統的石材節點做法。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