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是一種生活方式。很多人選擇健身並不是因為過度肥胖,他們是為了在最好的年紀里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雕刻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顏值高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的2個健身愛好者,卻在健身房揮汗如雨!一起來看看這2個健身愛好者:齊天大碩 和-巨綠人 的健身故事吧。
齊天大碩
我是2014年7月16日開始健身,身高175cm,最初140斤,現在142斤。今年31歲,每天六點下班,然後去健身房訓練2小時左右,然後回家做飯、晚上遛狗!我不是零基礎,我年輕時候經常運動,在訓練的時候要比常人恢復得更快。
很多人說175cm、140斤也不是很胖,但我骨架很小、脂肪含量很高。本人從細胞胚胎髮育過程中,變成了一個消化系統和吸收系統較強的人類,就是俗話說的「喝涼水都會長肉的人」(雖然這個形容是完全錯誤)。但是我這類內胚層體質的人群,最大的特點就是碳水海綿體質,只要攝入碳水量稍高一些就會極易被吸收,最終變成厚厚皮脂。(油和水也是造成厚皮脂的殺手)
有的人會問體質可以改變麼?可以的,但是需要付出很多,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的方向。這種轉化要耗費漫長的時間,首先要增加紅肌纖維鍛鍊,通過後天訓練調整、改善肌肉走向。
「一周訓練示範」
周一:胸。跑步機熱身、手腳熱了身體見汗停止熱身。槓鈴臥推遞增組直至最大重量、組間休息一分鐘。有氧二十分鐘放鬆肌肉。
周二:背。引體向上,寬握窄握各四組、反攻拉背、槓鈴反攻,寬握和窄握器械下拉器械划船,弓背拉、直腿硬拉、有氧二十分鐘結束。
周三:二頭三頭,槓鈴彎舉,牧師凳啞鈴彎舉、組合組、槓鈴啞鈴臂屈伸,槓鈴推舉、槓鈴彎舉、啞鈴彎舉、史密斯下拉,有氧二十分鐘。
周四:腿。深蹲,硬拉,箭步蹲,腿舉,共30組左右,有氧二十分鐘。
周五:肩。槓鈴啞鈴推舉,啞鈴飛鳥,啞鈴俯身飛鳥。有氧二十分鐘。周六周日休息
「給健身新手的建議」
1、健身和健康是一種生活方式,求快只會適得其反!我在這兩年只是做基礎訓練,健身是以年為單位的。
2、衝破平靜期的最好的方法是改變訓練方法,讓肌肉得到新鮮的刺激感,提高自身基礎代謝,但不是完全用大重量去刺激。
3、關於訓練方面我個人認為先了解自己是什麼胚層體質,結合體質制定訓練計劃。
-巨綠人
我健身已經100多天了,體重從160斤降到了145斤。
其實去年夏天我在健身房鍛鍊過,到了十月因種種原因,把健身這一重大工程拋到腦後,體重一路飆升。
今年四月底,我光著上身走過鏡子,透過餘光發現了一個陌生的身影。我回過腳步,到鏡子前定睛一看,這還是我嗎?! 小肚腩、胸下垂...不堪入目!現在怎麼頹廢成了這樣?我要回到原來的那個我!由此我開始了我的減脂計劃。
早6:00
1組熱身,接著1組腹肌訓練,結束之後吃早飯上班。
17:30左右下班到家
訓練前吃1-2根香蕉,一杯酸奶,開始做自己制定的「腹部脂肪去除辦法」,包括:「腹肌撕裂者」「五維腹肌訓練計劃」「人魚線雕刻 」這三項訓練。每天各一組,同一時段完成,結束後跑步機上慢跑30-40分鐘,最後拉伸。
剛開始對於健康飲食一竅不通,只是把三餐的量降到最低,晚上幾乎不吃東西,根本沒想到要減少油鹽糖的攝入量。後來發現體重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我也給自己制定了一套減脂飲食計劃:
1、早餐
起床之後一杯溫水200ml
全麥麵包兩片 雞蛋兩個 一杯酸奶(或脫脂牛奶) 燕麥粥
(午餐前一個鐘頭可以吃一個蘋果或香蕉)
2、午餐
多吃蔬菜和高蛋白食物 少油少鹽
例如 西蘭花 生菜 雞蛋 雞胸肉 牛肉
主食以粗糧為主 糙米 玉米等
3、下午加餐
一杯脫脂牛奶 兩片全麥麵包
低糖水果一份
4、晚餐
酸奶 自製蔬菜沙拉
少量補充碳水化合物
我想,我是中了健身的毒。
文章轉自網絡健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