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賈平凹:念蒙萬夫老師

2019-09-10   文學陝軍

編者按

半支粉筆,一塊黑板,三尺講台,寫滿一生。他們是燈塔,是知識的傳授者,是靈魂的塑造者,是夢想的引路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們是最值得被尊重和歌頌的人。今天是第三十五個教師節,文學陝軍精選作家賈平凹懷念老師的文章,以饗讀者。感恩人生中遇到的每一位老師,感謝他們教我們長大,助我們插上夢想的翅膀,真誠地向老師們道一聲:老師,您辛苦了! 你的文學導師是誰呢?又對你的文學之路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今天,和我們一起感念師恩,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1972年我在西北大學中文系讀書,蒙老師教授現代文學,他穿黑灰的衫子或中山服,蓬著頭髮,講授最易進入境界;得意忘我,一笑,嘴挺大,言辭和模樣都很幽默。我總把他和劉建軍老師比較,說劉像朱自清,他則是聞一多。

蒙萬夫老師

他那時寫許多理論文章,論點有稜角,更常常鼓動我們寫些稿件,但凡有新奇之處,便多表揚。他說文章不怕幼稚最怕平庸,我們許多同學的文章就是經他修改後拿去推薦給報刊發表的。我那時很自卑,寫了篇小文章不敢署真名,化名吳胡然,他讀了,問誰是吳胡然,我說是我。他說笑了,說:「你沒胡然!」拿到校刊上發表了。

大學三年級,他指導我們寫了一本書,很長時間裡吃在一起,住在一起。那時他在校是兩個老師住一個房間,師母帶孩子從外縣來也沒地方住,甚至為此而慪過氣,他也為此傷心落淚過。但一到指導我們寫書,就重換了一個人。在訂稿期,他鬍子不刮,兩眼充血,常常是兩個蒸饃一點鹹菜算一頓飯。記得一次完成了得意的一章,他說:「走,老師請客!」我們深夜裡上街吃了一次扯麵。

他最不喜歡刻板的生活,常要做些很憨的動作和說許多趣話惹得大家捧腹大笑,如果不了解他的學問,誰也看不出他是教授。他對自己從來不講究,但卻極認真地辦理別人托他的事。我幾次在學校碰見一些請教學問的和辦什麼私事的人,在一旁的人就說:「你去找蒙老師!」蒙老師在中文系是最忙的人。

畢業之後,我練習創作,他已經是知名的文藝批評家。作協陝西分會在太白開會,會上大家對我的創作說了許多鼓勵的話。那一個晚上,他卻叫我一塊兒去散步,嚴肅地指出我創作中的許多不足,要我冷靜頭腦,紮實創作。我們在一條窄窄的街道上走過去又走過來,一直到深夜。那一夜他的胃不好,不停地打嗝兒。

他喜歡喝酒,甚至有些貪,為了他的身體,師母曾嚴厲限制過他,我們在一起,也勸他少喝。一次他到我家,我拿了酒敬他,炒幾盤小菜,因為他喜歡吃辣,我的小女兒也喜歡吃辣,兩個人很快吃完了那盤辣豆腐,他說:「這孩子有個性,和我這個客人搶吃哩!」因為高興,他喝得多了點,我和他到學校,偏巧遇到師母,問他是不是喝酒了?他當時很尷尬。師母說:「你老師有胃病,以後不要讓他喝酒。」從此和他在一起很少再敬他酒,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天晚上,我們幾個朋友在酒桌上還提到他,說今後一定要多勸他少喝。

一個月前,我有事去找他,我們就蹲在校外的馬路邊上說話。他氣色很不好。我說:「你近來身體不好嗎?」他說:「是不好。」我說:「你要多保重才是。」他說:「我有個預感,可能隨時就不行了。」我聽了吃了一驚,勸他別這麼思想,不要太勞累。他又談了許多他主管的作家班的一些事,還談了他的小女兒,甚至談到家裡的那隻貓。

現在蒙老師離我們而去了,我們做學生的一見面就提到他,眼裡充滿淚水,塵世真是好人難留。

作家簡介

賈平凹,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主席、《延河》《美文》主編。著有《滿月兒》《臘月·正月》《浮躁》《廢都》《古爐》《帶燈》《老生》《極花》《山本》等多部有重要影響力的作品,曾獲得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全國優秀散文獎、法國費米娜外國文學獎、魯迅文學獎、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等國內外重要獎項。2008年,賈平凹憑藉長篇小說《秦腔》問鼎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投稿說明】

投稿請發郵件至:

wxsj20160908@qq.com

愛文學愛生活,歡迎投稿!

【關注我們】

文學陝軍新媒體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