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也很美》反射出育兒的現狀,"圈養"/"放養"的差異

2020-01-21     奶爸超級秀

隨著《第二次也很美》的熱播,大家都喜歡的個性女演員王子文也受到了廣大的關注,那麼在之前王子文出演的都是職業女性或者是"犀利妹子"的形象,而這次卻不一樣,她出演的是一位寶媽的形象,也是王子文第一次挑戰這種角色人物。不出所料在網上引起了很大的熱議,再次討論了原生家庭的問題。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第二個小世界,因為孩子從出生到慢慢長大,除了學校就是家裡,可見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相當重要的。在《第二次也很美》這部電視劇當中王子文跟兒子豆豆跟張魯一的女兒果果,兩個家庭呈現出兩種不同的育兒觀念,增加了很多看點。

1.民主型的家庭,培養開朗自信的孩子

首先豆豆在家裡一般都喊媽媽叫安姐,而安安也稱呼兒子為豆哥,所以從窗戶上就能看出來他們的之間是平等的,也是民主的。但是,果果和他的爸爸之間的關係就沒有那麼輕鬆,雖然作為爸爸很愛很愛女兒,但是他們有著很嚴格的家規,比如,老爸認為,女孩子不應該隨便吃零食,這樣對身體不好。而且如果果果一旦做了錯事還要受到面壁思過的懲罰,所以果果展現給我們的形象是很乖巧也很聽話。

對此豆豆作為民主型的家庭,性格比較開朗,陽光而活潑,而果果雖然是權威性的家庭比較有家教,但是除了聽話,能夠看出來這個孩子也很有教養,但是卻很膽小。那麼民主型的家庭不會強求孩子強制性的按照大人的想法去做事情,而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長,一起探索這個世界。而權威性的家庭,只要求孩子按照爸爸媽媽的指令去做事。那麼這兩種教育方式的區別會對孩子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2."圈養"型教育弊端多,容易造成孩子膽小懦弱

作為爸爸出於一些特殊原因,他對於孩子有很強的保護欲,所以在第一集當中,果果要去學校參加夏令營,而爸爸非常不放心,一直在跟隨女兒反覆強調如果走丟了怎麼辦,雖然這是非常正常的擔心,但是爸爸不由自主反覆強調了很多遍。安安就不一樣,他覺得孩子應該去積極的探索實踐。那麼從劇情當中我們能夠看得出來,豆豆是一個非常愛冒險的孩子,他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性非常強,除了跟性別有很大的關係之外,也跟家庭教育有很大的關聯。

所以豆豆在教育模式當中完全屬於放養,任其發展孩子的天性。而果果從來都沒有過任性的行為,而且也被家長過度的保護起來,在這種教育模式下,一旦孩子到了陌生的環境當中,豆豆"放養型"教育會讓孩子快速的適應當前陌生的環境,遇到事情更加沉著而冷靜,不會慌亂不已,所以在果果迷路之後顯然表現的很害怕,而豆豆卻大膽的告訴她,不用害怕,這裡有警察隨時可以保護我們,所以這就是"放養"和"圈養"的區別。

結語:

所以在這個非常現實而且競爭力非常強的時代,教育孩子的確是一個大話題,那麼從這個節目當中也給我們展現了兩個家庭當中的不同的教育方式,作為一個淡定的媽媽養孩子非常輕鬆而又快樂。而張魯一是很多中國家長的投射,他們認為愛孩子就要給孩子好的生活,就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好的將來,不僅孩子累,大人也疲憊不堪。相信大家都羨慕安安和豆豆的關係,那麼只要我們與孩子平等相處,當孩子的朋友,給孩子充分的自由,你會發現教育的意義來源於愛,而不是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VM_4G8BjYh_GJGV_oO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