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改81槓來了,化身精準狙擊步槍,3種口徑模塊設計已達國際標準

2020-05-08   大喵情報局

原標題:魔改81槓來了,化身精準狙擊步槍,3種口徑模塊設計已達國際標準

中國國防工業經歷了數十年發展,從一開始一窮二白依賴蘇制進口,到如今完全自主研發,甚至部分裝備已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不僅能夠滿足國內基本需求,還能以優異性價比出口至其他國家,不過隨著現代化進程的迅速推進,許多上世紀裝備的老舊武器也面臨更新換代。通常來說,也無非就那幾種,封存、拆解,或者當展品,再或者出售給相對落後的國家使用。

實力強一些的國家會通過一些技術手段封存,將暫時或者長期不用的武器進行科學化包裝和儲存,以此避免造成的鏽蝕、損壞與零件不正常損耗,目的是確保武器隨時處於戰備可用狀態。但眾所周知,武器裝備都是相當消耗財力的,特別是制式武器數量龐大,全部換代可是一個不曉得數目,即便是揮金如土的美國都不忍心割肉,例如1952年首飛1962年就停產的B-52轟炸機至今還在服役,總共生產了744架,仍然是美國空軍戰略轟炸主力,據美國空軍預算預計還會服役至2050年,使得服役時間高達近百年。

為此,我國不少立下赫赫戰功的「老兵」仍在服役,例如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列裝的59式主戰坦克,數量達到了1萬輛以上,如今59式已經被我們改裝到令人髮指的程度,以至於被網友戲調侃「遠看炮塔嚇死人,近看五對負重輪」。悉數下那些被魔改的型號,59D型,59-120型,美洲豹,阿扎拉,59G型等等,更重要的是其猴子猴孫們已占牢低中端市場,還為國產外貿坦克殺出一條血路。

59式已經不是一種武器,而是一種符號,一種我國陸軍艱苦奮鬥歷程的符號。繼續這一思路,拋開戰爭的功利性,看看我國的武器裝備,還有哪些被藝術改造成了什麼模樣。大型武器裝備就不必多說,大家都耳熟能詳了,隨著19年國慶亮相的新型國產步槍,大家目光開始漸漸關注起下代制式步槍。我國槍枝家族,主要分為兩類,一種是脫胎於AK系列,例如56沖、81式等等。

另一種則是後起之秀自主研發的95家族,如88狙,95式、97式等等,在我國軍事上95式突擊步槍是備受爭議的一款槍械,這款步槍是我國現役制式步槍。95式突擊步槍,整體性能來說還算適中,但是也存在著許多的缺點。例如換彈匣的彆扭姿勢,過高的瞄準基線等被詬病。而81槓的皮實耐操,戰術動作流暢,瞄準時視線更開闊等優點,視乎更被老兵喜愛,最令人感到遺憾的就是我軍始終沒有裝備一款類似西方的皮卡汀尼導軌模塊化的步槍。

不過,一款國產新型7.62毫米摺疊槍托的那種步槍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它就是國產NAR-107.62毫米自動步槍,是由我國北方工業公司推出的一款槍械。首次亮相是在2014年北京警用武器上,這款步槍是在81式7.62毫米突擊步槍的基礎之上經過改進,將槍彈改為發射7.62×51毫米NATO步槍彈而成的一款槍械,也被稱為CS/LR14自動步槍。設計理念非常先進,模塊化槍系列包括三個口徑,5.56 x 45,7.62 x 39,7.62 x 51這三種口徑目前是外貿的主流,這三種口徑除了7.62X39外,還包括四種類型的槍,即步槍,突擊步槍,精確步槍和類機槍,不同口徑之間的轉換需要通過更換整個火炮的11個模塊中的6個來完成。

總體而言,NAR模塊化槍族的總體設計符合國際標準,NAR模塊化槍族的具體功能分類與國際知名的模塊化槍族基本相同,士兵可以定製配件,就像美國ACR步槍一樣,國產的NAR系列模塊化槍族是近幾年「明星槍」之一。雖然說NAR10是由咱們國家著名的81步槍改進而來,但在外觀上來看,兩者之間幾乎沒有什麼相似之處,僅有準星座和機匣有些許相似之處,其它地方完全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

可是值得注意的是該槍採用了20發彈匣供彈,定位類似於美國KAC SR25戰鬥步槍和SCAR-H的性質是一種能對600米之內的有生目標進行精確打擊、並在換裝了穿甲彈之後能針對一些輕裝甲目標的戰鬥步槍,或者說是精確射手步槍,又或者狙擊步槍。相比較傳統的狙擊步槍來說,NAR10槍管較短,在便攜性以及靈活性上有著很大的優勢,狙擊手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用這支步槍作戰。與此同時,由於其發射的是7.62毫米步槍彈,所以在精度有可能反而會提升一些。

81系列步槍在我軍序列里正在慢慢的退出舞台,雖然魔改後模塊化理念方面終於追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但突然加入一款和現役武器格格不入的魔改81槓沒有必要,而且現在來看我軍各階段狙擊武器都有合適的「人選」,並沒有很強烈的需求。有可能會少量的裝備部隊,作為小口徑步槍的一種火力補充,畢竟從實際需求來看我們沒有美國那麼迫切,主要作為外貿易市場的推廣進一步改進,出口給第三世界國家賺小錢錢,同時也有一天能從「出口轉到國內市場」,這樣咱們解放軍戰士也能用上這樣的槍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