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美食,那可是沒有國界的,同其他種類的文化一樣,美食文化也彰顯了每個國家特有的歷史和文化氛圍。世界上有很多以美食而聞名的國家,這些國家的美食是得到公認的,其中的佼佼者當然是中國菜。中國菜植根於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八大菜系、各類民間小吃數不勝數。然而一位日本記者所寫的一篇報道卻有些異議,他根據日本的貿易振興機構(JETRO)所做的調查寫了一篇文章,對「最為喜歡的外國菜」的調查結果是,第一日本料理,第二義大利菜,第三泰國菜,而中國菜只排到了第四,據說沒排在第一位的原因是中國菜做的不夠精緻。日本人稱中國菜並非世界第一,做工不精緻,網友:這是家常菜。
首先來說,外國人評價別的國家的菜,這裡面還是有局限性的。就比如說中餐館,中餐館在世界各地開的很多,但是這個也是需要根據當地人的口味習慣來的。比如說開在美國的中餐館,裡面的中國菜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便是偏重於酸甜口味的,比如說比較受歡迎的左宗棠雞,不僅是做成雞塊的形狀,而且味道和我們平時吃到的肯定不一樣,更不要說做的是不是有多精緻了。並且外國的中餐館都是為數不多的幾種菜品,後廚是流水席作業。不像是做菜,更像是加工產品。
要說菜品是否精緻,中國菜的「色香味俱全」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菜的品相。就拿最簡單的擺盤來說,無論是果盤還是菜品,中國的雕刻和拼花,還真沒有哪個國家能和中國比。比如說日本菜中的生魚片,怎麼擺都不會很難看,要是炒熟了再擺,這就該另當別論了。中國菜也要看是在什麼場合做,小飯館做出來的一般,稍微上一點檔次的宴席,菜品的精緻程度可都不是一般的。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國廚師,刀工一定是排在第一位。至於生魚片之類的精緻程度,一般的專業廚師想必都能操作。
當然,日本料理的成型菜品,單是從外觀上來看,確實很精緻,日本人做菜是挺用心的,一般要是學習做壽司,必須先洗三年碗再來學。但是這裡面是有深層次原因的。日本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資源確實有限,可供選擇的食材也確實不多,所以在有限的食材上面儘量地用心操作,特別是在外形的處理上,相對來說花費的精力肯定會更多一些。
中國菜可以用下面幾個「最」來形容,做工最講究、樣式最多、製作難度最大。這其中還包含著56個民族中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地區的特色以及各個地區菜系的融合。說起菜系,家常菜在菜系廣義的分類中也算是一種小菜系。家常菜的特點是不注重有多精緻,但是分量要足,味道要好,招待客人時還必須要讓客人吃飽,最為典型的北方家常菜就是東北菜,特別是過年的時候製作的殺豬菜,風格粗獷,但是真的好吃。
當然,要真的論起菜品到底有多精緻,那就到我們的廣東地區來看一下吧,不要看正餐,來看看廣東的早茶吧,看看滿桌的叉燒包、腸粉、薄皮蝦餃、干蒸燒賣、蒸排骨、姜撞奶、奶黃包、瑪拉糕還有皮蛋瘦肉粥。當然,這僅僅是當地人的早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