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金九"剛到,住房成交量卻已"跳水",高房價還能撐住嗎?
"金九銀十"實際上是指的時間變化,這兩個月也是農忙收穫季節,但收穫增加的同時,家庭消費也會隨著提高,所以如今"金九銀十"已經成為一個隨時間季節變化而形成的消費金融理念。在中國房地產市場,開發商都喜歡將樓盤預售時間定在九、十月份,這個時間段上班族的休假期也多,自然購房消費也會在這個階段有明顯提高。
時間不會改變,每年的"金九銀十"都會如期而至,但樓市狀態變化卻難以把控,今年樓市"金九"剛到,但住房成交量卻已經"跳水"。根據9月12日相關房地產研究中心發布的樓市成交報告顯示,在"金九"來臨之際,全國20個城市住房成交量都在回落,環比向下幅度達14.5%,其中多表現為一線城市,北京下滑幅度為37.7%、上海下滑幅度為30.9%、廣州下滑幅度為29.4%。
三四五線城市住房成交量下滑屬於正常,因為前期這些城市房價出現過短暫上漲也是人為因素所致,而從基本面政策、人口、經濟來分析,都沒有支撐這些城市房地產市場繼續輝煌的基礎,但頭部城市住房成交量"跳水"就不是過去的正常表現了,畢竟這些城市人口眾多,經濟發達,人們對住房的需求和對住房的消費能力都要高很多。
剩下唯一遏制樓市的基礎條件就是政策,足以見得這是國家相關部門的有心舉措。8月底,央行副行長劉國強明確強調:央行將實行LPR機制,房貸利率不會下降。住建部方面發布要實現"住房交易合同網簽備案全覆蓋",多部門系統聯網,在下一次人口普查以及房地產稅落地執行之前,這一舉動相信大家都能看明白是為何而做。
此外,銀保監會也在嚴查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的情況,近日北京銀保監局以及開出了6張罰單,分別對4家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的金融機構進行最高上百萬的處罰。總結來看就是央行、住建部和銀保監會三大部門聯合出擊,對管控樓市做到立體式調控,這樣的"組合拳"措施下,相信全國樓市都會進入到"療養周期"。
今年的"金九銀十"開發商們一改以往的熱鬧景象,他們都已經進入到誠惶誠恐的狀態,我們可以看到,早就有開發商自8月初就已經著手安排"打折促銷"、"降級買房"的動作,目的就是搶先一步抓住市場中有買房計劃的客戶全體,但通過目前數據來看好像願意此時接盤的買房者並不多,如果這種趨勢一直維持到九、十月份,甚至到年底,那麼高挺難下的房價還能撐住嗎?
喜歡作者的朋友記得點贊、分享、關注哦,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