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西渡街道關港村首批村民簽約「上樓」,這也標誌著今年奉賢相對集中居住項目的正式啟動。2019年,奉賢開始全面啟動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工作,累計完成簽約1490戶。2020年,奉賢將以做實「鄉村振興」為目標、推進「總部經濟」為抓手,重點聚焦鄉村振興示範村和剩餘「三高兩區」(高速公路、高速鐵路、高壓線沿線和生態敏感區、環境綜合整治區),繼續大力推進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工作。
有序簽約,現場氣氛熱烈
當天早上,關港村村民紛紛來到簽約點,拿著各類材料迫不及待步入簽約前場現場。為了避免人群聚集,村委會按照大家的意願對首批147戶村民進行分組。從4月28日開始,一直到5月4日,每天簽約30戶左右,陸續完成所有簽約。
各有原因,村民盼望「上樓」
據了解,首批簽約村民的原有房屋一部分位於高壓線走廊附近,大家早就有了搬遷意願;一部分則屬於「三園一總部」範圍,屬於鄉村振興計劃。事實上,村民居住的房屋房齡大都在35年左右,大家早就有了翻新老宅的想法。村民潘立茂的房屋就在「三園一總部」範圍內,房齡將近40年,年久失修。當初建造房屋的時候還是磚牆結構,現在都已經不牢固了,雨天容易漏水,屋頂上的瓦片也都脫落了。跟大部分村民一樣,潘立茂也早有翻新老宅的想法,如今有了適合的政策,解決了大家的長久居住困境。
自選搖號,尊重村民意願
從去年10月份開始,西渡街道班子成員帶隊,機關事業單位的志願者、村委幹部及第三方評估單位人員組成「農民集中上樓居住」宣傳小分隊進宅基進行宣傳。隊伍充分聽取老百姓的意見,在原有大型居住社區現房的單一選擇上,又增加了郊野單元內860畝左右的地塊用於所有街道安置房的建設,滿足老百姓的願望。
據悉,簽約的同時,村民對於房型配比如何選擇,街道也以他們自己的意願和需求為主。根據相關政策,參加相對集中居住的村民可以同時享有選房和搖號。也就是,如果村民可以置換兩套房,可以遵循他們的意願,按照交鑰匙的順序進行一次自主選擇,而剩下另外一套房則進行搖號,讓大家都能夠入住自己想要的房屋。
攜手共贏,謀求共同發展
事實上,關港村位於金海公路西側,距離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僅五分鐘左右車程,地理位置優越,鄉村振興具有得天獨厚的推進優勢,這也是西渡街道選擇關港村作為第一個相對集中居住項目的原因。
通過該項目,村裡不僅能夠增強集體收入,老百姓個人收入也將通過分紅等形式有所提高。同時,農民向城鎮相對集中居住,政府則將零散、低效的宅基地進行騰挪,變無限的資源為高效的資產,將農民向城鎮集中居住與鄉村產業興旺進行有機結合,實現了農民居住生活條件高標準改善與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的有機結合。
據了解,今年的奉賢農民相對集中居住工作,計劃在南橋鎮、四團鎮、柘林鎮、莊行鎮、青村鎮和西渡街道這6個街鎮啟動,共計7個項目,涉及農戶1300多戶。(喬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