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道明的演藝之路確切地說,是從《圍城》開啟的。
至今,陳道明年輕時的藝術形象依舊定格在那個買了「德國克萊登大學」的博士文憑、
清高孤傲無所作為的方鴻漸身上,他年輕時的劇照與現在的照片相隔三十年,
但是感覺陳道明眼神氣質及顏值沒有多少變化,年輕時的他也並沒有幾分稚嫩的感覺,
眼神里是一以貫之的犀利和冷峻,這是屬於陳道明獨有的氣質。
洞明世事的沉著和犀利,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自信和智慧。
內地男星與港台老牌男星相比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年輕時不及港台明星時尚,
但到中年以後,內地男星看起來更持重且有文化氣息。
在中國電影圈內,至今為止有五位號稱皇帝專業戶的男演員,
陳道明、張國立、張鐵林、陳寶國、唐國強。
其中張鐵林被戲稱為「玩鬧皇帝」,多現於瓊瑤劇中,完全是兒童皇帝般的存在;
張國立的皇帝更多的是民間的戲說,既有皇帝的文治武功,又有皇帝幽默人性化的一面,
以乾隆帝為代表;
陳道明的皇帝極盡帝王的智慧、謀略、胸懷及膽識於一身,立志於展示帝王的宏圖偉業,
以康熙帝為代表;
陳寶國的皇帝相對來說接近於正史,霸氣果斷,一句「冠可住吾亦可往」將漢武帝作為漢族驕傲的千古一帝之雄風展露無遺,他也演過軟弱無能的皇帝,屬於可塑性最強的皇帝專業戶。
以漢武帝為代表;
唐國強是五位當中涵蓋歷朝歷代皇帝角色最多的演員,從古代的皇帝到現代的國家領導人都曾塑造過,他的代表人物掏出錢包即可見。
切入正題,說回陳道明。
一直以來媒體或者網友對陳道明的評價都是極高的,但同時也有另外一種聲音,
認為陳道明的演技個人特點太過明顯,演員因具有個人特點而與眾不同,
但同時強烈的個人特點也會限制演員的戲路,陳道明的帝王角色很難跳出康熙的影子。
但是,如果你看了他的《楚漢傳奇》,看了他的《黑洞》你就不會有這樣的認為。
劉邦和聶明宇,是陳道明彰顯演技多面化的兩個角色。
靠著門檻手裡拿著一把不知道是什麼的乾果,
一邊說話一邊不分地方的用力隨地吐乾果皮的劉邦,將劉邦的市井之氣演到活靈活現,
完全沒有康熙的正襟危坐之感。
聶明宇是一個道貌岸然有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學的反派,
陳道明將聶明宇演出了不同以往的奸角的深度,他的反派更加複雜有「人味」,
而非臉譜化的非黑即白,讓我們看過之後,會陷入深刻的思考中。
陳道明的最大的特點是眼神凌厲,表情肅穆時不怒自威,
他把帝王的運籌帷幄用不動聲色的表演傳遞給觀眾,看似沉靜,其實具有千軍萬馬的威力。
他的台詞鏗鏘有力,他的動作乾淨利索,他的表情莊重肅穆,他的眼神堅定凌厲…………
陳道明身上有一種非常綜合的氣質,可儒雅,可市井,可雄霸,可油滑,
他唯一駕馭不了的可能是那種懦弱無為的小人物,因為他的氣質太高級。
這與他的個人學識有關,也與他的演藝生涯中一直都走高端角色的表演路子有關。
在近期的《慶餘年》中,陳道明意外地接下了慶帝這個角色。
寬衣博帶、髮型無羈的慶帝身上,表面看遠不及康熙來得威嚴,
但仔細看人設似乎又有著康熙的作派。慶帝身上既有康熙的雄韜偉略,
又有著康熙所不具備的魏晉的瀟洒不羈之風,寬衣大袍的陳道明,
在床榻之上歪歪斜斜地坐著,居然能將慶帝的威嚴絲毫不差的表演出來,
能有這樣氣場的,除了陳道明,也只有陳寶國了。
心思縝密疏而不漏、腦迴路強到百轉千回的慶帝,也唯陳道明也。
網友驚異於被稱作老藝術家的陳道明意外地接了部架空歷史的網劇,
這足以說明,新舊文化已經渡過了彼此排斥的斷層期,漸漸過渡並融合了。
藝術家偶爾也需要與文化前沿接軌,況且《慶餘年》也實在是部好劇,
足以說明,陳道明挑劇本的獨到眼光。而且據說《慶餘年》作者貓膩,
正是照著陳道明的感覺寫的這個角色,也正好陳道明看上了這個角色,
也算是一種緣份吧。康熙和慶帝之間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
康熙透著宏然正氣,而慶帝總是給人一種政治家的腹黑詭秘,
兩者之間相同的智慧和霸氣,不同的是格局和氣勢。
一個演員演技再好,也有短板,這很正常,陳道明也不例外,
並不是一個演員戲路越寬就證明演技越好,在某種類型里將角色刻畫到極致就是好演員。
陳道明嘗試過的角色類型不算太多,但他塑造過的角色里基本上都完成得不錯,
而且在帝王的類型里,他貢獻了無可替代的康熙,在高知反派的類型里,他貢獻了聶明宇,
更不要說《歸來》里飽經世事滄桑的知識分子陸焉識,《楚漢傳奇》里流里流氣的劉邦,
就連《無間道》里與一幫演慣了黑道大哥的港台演員搭戲,氣場也未見少半分。
私下裡的陳道明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有原則和底線的一個人,
他的出場總是有一種讓人心生敬仰之情的精氣神,雖然已經六十多歲的人,
但卻依舊是風一樣的男子,他更像是一棵高大的行走的信念之樹,
長在遠離喧囂的娛樂圈之外,枝繁葉茂成為娛樂圈的一片清凈之地,
更像是好演員的一個圖騰,值得後來的演員們去學習和膜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CnUum8B8wMrh2LiYbo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