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打拚,為什麼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

2019-07-11     鄉村夜話

「留下還是離開」是在大城市打拚的年輕人都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有些人為了更多地機會選擇留下,蝸居在大城市的角角落落;有些人受不了生活的壓力選擇離開,坐上了歸家的列車。

如果永遠買不起房,要不要放棄?回老家,失去的又是什麼?理想和執念,如何區分?

聽友@青青河邊草 的困惑:

我讀研後留在北京工作,工資一個月一萬五,交完房租後我會把剩下的攢起來。這五年攢了二十萬,但遠遠不夠買房的首付。家裡條件不好,也拿不出錢,我父母就想讓我回老家買房娶媳婦。但我在北京這麼多年,習慣北京的生活了,不想回老家那個小縣城。但感覺自己奮鬥一輩子也買不起北京的房子,我到底該不該留下來?


聽聽大家怎麼說:

@不清不楚:

回到老家,買房是沒有壓力了,但是生活環境卻並不那麼舒適。一方面要面臨很大的落差;另一方面,在外面獨立生活習慣了,回去免不了和父母各種爭執。

@北京北京:

還是建議你慢慢適應,實在不行再回去。買房太難,那就租房。你工資挺高的,要對未來有信心,畢竟工作機會和待遇還是外面的好。

@虛實之間:

我覺得沒必要為了買房子難為自己,條條大路通羅馬,看你自己想要什麼了,回老家不丟人,畢竟父母也需要照顧和陪伴。

心理諮詢師 張志斌

這位@青青河邊草 朋友所分享的這種處境,在北漂群體是挺普遍的,我在臨床心理諮詢中也會遇到一些來訪和我講過這樣的困難。

其實也不只是來訪者,我的家由於是住在北京的遠郊區,在我結婚前幾年一直在市區租房並工作,在想要結婚的時候也一度陷入一種兩難:回遠郊的家住吧,離市區太遠;在市區買房又買不起,如果在我們家附近買房,離市區很遠也沒有意義。

當時我自己是很心煩的,但我要感謝兩個人,一個是我當時的女友,也就是我現在的妻子,她很信任我對她的愛以及我的上進心,於是給我很大的支持,願意和我一起租房結婚,這讓我的焦慮小了很多,同時也更有一份決心想要好好工作,希望未來可以和妻子有一所自己的房子。

另外要感謝的是我當時的一個領導,那領導提醒我,你與其抱怨房價高,不如承認自己身價低,如果你自己增值了,那麼房價就不是問題了。這當時給我很大的激勵,一直到現在也影響著我。

這之後的十多年來,我一直堅持自我成長,讓自己的綜合能力提升,安全感和價值感自然跟著提升了很多。後來我也買了自己的房子,但之後即使我把北京買的房子賣了,依然也覺得很安心。

當你特別渴望有一所自己的房子時,你渴望的是什麼?

在一座喜歡的城市有一所自己的房子,固然可能會提升安全感、價值感和歸屬感,但是我在臨床諮詢中,也會發現,有很多人即使有了自己的一所甚至多所房子,依然可能會過得很不開心、很空虛。而且還有人,因為房貸的壓力讓自己不斷增加工作時間,減少和朋友聚會、旅行、健身、休閒娛樂等方面的時間,久而久之,越發的孤獨和落寞。

我很喜歡一個朋友常說的「房子不是家,住房子裡的家人才是家。」我在想當我們特別渴望一所自己的住房的時候,或許我們真正渴望的是房子帶給我們的安全感、價值感、歸屬感等感受,也可能是我們對當下的自己和關係感到不滿。

羅列自己想要買房的10個理由,想要回老家的10個理由

當我們梳理下來後,或許會慢慢清楚自己的願望和遺憾。

如果是安全感、價值感方面的危機,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換更適合的工作等來提升自己。

如果是人際關係方面的困擾,我們可以和好朋友找時間多聚聚會談談心,讓自己的孤獨和疏離得到滋養。

夜話有話說:

總的來說,提升自己的能力、豐富自己的生活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會更好地滿足我們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以及被愛和歸屬的需求,這些滿足了,我們才會更有信心去探索自己的願望,更有力量去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在外打拚的你,

以後想回家還是留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9QkMmwB8g2yegNDUvn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