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聽 | 試著放慢你匆匆的腳步

2021-01-20     中國網教育頻道

原標題:閱聽 | 試著放慢你匆匆的腳步

來源 · 中國網小記者

作者 · 皇甫軍偉

朗讀者 · 中國網小記者陸施辰

在世俗的喧囂中討得一份靜氣並涵養起來,應該是我們日常修養自己身心的功課,這份功課應該堅持並認真對待。

靜一直就在,但我們的內心卻很難抵達那裡,更多的是現實的喧囂和糾結的爭吵。在一個充滿功利的時代,挖掘出一種精神並活在其中是一種超越;在每一個充滿不安的當下,尋得一份清凈,更是一種解脫。

這份解脫能夠直接帶我們的內心抵達高維度的自我凝視。 人在極靜處的自我凝視就是通達,人一旦看見了自己內心的那份寧靜,也就是從有限走向了無窮,從無奈走向了希望,從絕望的吶喊走向了淡然的平和。

靜在哪裡?無奈之餘抬頭看看天空,雲是動的,天空是靜的,我們的內心不安是因為我們追逐了飄蕩的雲朵,而忘記了天空的那份堅守;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靜就在那裡, 日月星辰的光傳遞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溫暖和光明,還有背後那份永遠不變的寧靜。

靜在頭頂,在我們內心的高處,抬頭便是,它屬於每個人也觀照著每個生命,只有忘記抬頭的人才會失去內心的寧靜。 靜在腳下,一動不動,只有無法停下的腳步才會失去與沉靜的交流和連結。

日常中每當我們放緩步伐或者停下腳步,我們很快就會得到美的接引,發現很多早已存在但我們沒有在意的美,大地的沉靜始終在托舉著我們每一個生命的周轉和四季的輪迴,我們就像大海深處的魚群,整天忙著覓食,卻不知道水是什麼。

我們活在靜中內心卻不知靜的存在,我們到處尋找內心的寧靜。靜就在腳下,停下來看看自己立足的地方多麼沉靜,每走一步都是一次與沉靜的對話。

由於我們腳步的急促,無法聽到沉靜的低語,那是我們走得太快了,靈魂沒有跟上,走到哪裡,哪裡就是家,這是內心和沉靜合一的行者內心獲得的獎賞,這就是心安。

一個人腳底有沒有根,就是看這個人腳步節奏里有沒有這份沉穩和沉靜。曾國藩通過一個人走路的聲音能斷定這個人的心態以及這個人能夠成就多大的事情,是有道理的。

有的人走路的氣度帶給人內心的是一份信心和力量,有的人走路的姿態帶給人一種不安和沮喪,緩慢的腳步聲中隱含著一種靜氣的人。

如果無法停下腳步,甚至無力抬頭,我們生活中還有一種生命活在靜中,生機盎然,那就是樹。在我看來, 樹是人類看見自己的一面鏡子,不管生老病死,樹都會在一年四季的姿態里給我們作出最形象的表達和詮釋。

從教育的角度看,樹又全面而透徹地解讀了教育的規律和本質。在我個人對教育的認知中,樹是我的老師。但是,讓我對樹充滿敬畏之心的是它對靜的力量所作出的無聲的說明。

樹有根方可守靜,樹無根則東倒西歪,樹的生命里流淌的是天地之間的那份靜氣,所以樹的生命姿態是舒展和向上的。每一棵樹都在表達生命的力量,那是靜的力量。

家長善養靜氣,靜氣生和氣,家和萬事興。

《歸位:化解家長的教育焦慮》

作者:皇甫軍偉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2020年11月

-作者-

著名教育專家,現任中國關工委專家委員會特聘專家、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內涵改革研究中心研究員、全國養成教育總課題組副組長,同時也是全國知名教育空間——大德正堂的靈魂人物。出版有《回歸心靈深處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捷徑——以心養心》《家·長——如何引領孩子內心成長》等著作。

-朗讀者-

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金城江區第三小學

中國網小記者 | 陸施辰

座右銘: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

趙羽涵(實習生) | 編輯

中國網小記者 | 出品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8W4H3cBDlXMa8eqNb0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