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0時23分,伴隨著大漠溫柔的月色,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騰空而起,衝破雲霄,駛向中國空間站。
這一幕硬核又浪漫。
執行本次任務的由三個人組成,擔任指令長的是人們熟悉的「太空漫步者」 翟志剛,有第二批航天員里最年輕、也是首次飛向太空的 葉光富, 還有時隔八年再次升空的女航天員 王亞平。
失重環境中王亞平的大辮子
向天豎起超可愛
#王亞平太空辮子搶鏡#
相關話題迅速上了熱搜
網友們都說這才是
「真正的沖天辮」
也有網友給出建議「姐姐要不扎個丸子頭」
王亞平因「太空教師」被大眾熟知
這次再度問鼎蒼穹
她又多了很多「首個」標籤
中國首個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
中國首次駐留時間最長的女航天員
還可能是中國首個出艙的女航天員
同時,她還有一個親切的稱呼
「太空女教師」
這個稱呼源於王亞平在2013年6月20日的一次特殊亮相。天宮一號的影像同步傳回地球,神舟十號航天員,面對著地面6000萬中小學生 給他們帶來了一次別開生面的「太空授課」。
40分鐘里,王亞平在特殊的重力環境中演示了彈簧測質量、單擺運動、陀螺運動、製作水膜水球等5個實驗,她語氣輕快、講解清晰,讓螢幕前的孩子們聽入了迷。
這場「天地互動」讓學生們身臨其境,好似真的成為了坐在無邊宇宙教室中的一員,也給無數人心中種下了飛向宇宙的種子。
王亞平曾經說過:「太空女教師的身份讓我驕傲和自豪。」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王亞平的奮鬥故事吧,這才是孩子們應該學習的標杆!
「男航天員能做到的,
我也能做到」
王亞平出生在山東煙台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初中畢業,家裡人希望她讀中專,不願放棄大學夢的她背著家人報考了高中。
這次大膽的選擇,讓她在高考的時候,正好趕上了我國招收第七批女飛行員,她毅然抓住了這次機會。
進入飛行學院後,她經受住了一次次拉練、游泳、跳傘等特殊訓練的考驗。
23歲那年,電視里楊利偉飛向太空的激動一刻,讓她的夢想也從飛行夢變成了航天夢。
「我們有了男航天員,也會有女航天員。」
2009年,她終於迎來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以來首次選拔女性預備航天員的機會,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並通過了層層考核檢查。
雖說,和男航天員相比,女航天員在體力方面難免有差距。但王亞平認為,太空環境不會因為女性到來而改變,也不會因為是女性就降低門檻。 在平時的訓練內容、訓練標準、要求上,她默默對自己提高了要求。超重耐力訓練中,在高速旋轉的離心機里,她要承受8個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難,面部扭曲變形,甚至連眼淚都甩了出來。
訓練機旁邊有一個紅色的按鈕,在航天員感覺堅持不住的時候可以按下去停止訓練。 可是這麼多年,王亞平從來沒有按下過那個按鈕。因為她一直以超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縱觀全世界,目前進入過太空的500餘位航天員中,女性占比不到1/9。其中,我國占了兩位——神舟九號的劉洋和神舟十號/十三號的王亞平。
「航天航空是男人做的事」,這樣的刻板印象正在慢慢被打破。永遠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向著自己的目標,無畏地前進就好了!
「在我的字典里
就沒有『放棄』二字」
在王亞平的人生字典里,沒有「放棄」兩字。在追夢飛天的路上,她一次次挑戰自我,挑戰極限。
比如在太空中有抽血項目。以前,王亞平想都不敢想,後來也只拿蘿蔔練過手。但沒想到,乘組第一次進行抽血訓練時,她自告奮勇第一個站出來嘗試,乾脆利落,動作非常標準。 「成為航天員後,我發現自己做了很多以為自己做不到事,這種成就感是無與倫比的。」她說。
超重耐力訓練,起初是王亞平突破不了的瓶頸,考核成績總是二級。這項訓練需要有較強的腹肌力量和背肌力量。體型偏瘦的她腹肌背肌不夠,為此,王亞平在增強心血管功能和肌肉力量的訓練方法上想辦法。她除了正常體訓外,還每天給自己開小灶。
王亞平的體質訓練教員谷志明說:「每次她都要針對出艙任務加練臂力,抓握鉛球、伏地挺身、舉槓鈴等等。體質訓練中,她總走得最晚。」
做一件事不難,難的是堅持。
「牽掛女兒,
想為她做一個好的榜樣」
比起神舟十號飛行時,這次王亞平還多擁有了一份特別的牽掛,那就是她已經擁有了一個可愛的5歲女兒。王亞平的女兒每次在走過展示上過太空的航天員照片牆時,都會遠遠指著、用稚嫩的聲音大喊「那是我媽媽」,為媽媽感到深深的自豪。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很多時候,在教育孩子方面,只要父母本身能夠做到成為一個優秀的榜樣,那麼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王亞平還和女兒互相布置了任務,約定看誰完成得好。她讓女兒照顧好自己和姥姥姥爺,女兒讓她從太空摘很多星星回來,送給她的同學們。
星辰大海,永不止步。
祝願航天員們順利完成任務
早日和家人團聚!
首都教育| 來源
本公眾號轉載的文章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文章版權及插圖屬於原作者。如果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處理。
News
往期 推薦
教育四季行第一輯:走進重慶巴蜀幼兒園
中小學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範本,來了!
「雙減」| 對話田勇:鄉村振興背景下落實「雙減」的區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