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她從城市奔赴鄉村,只因自己是扶貧隊員

2020-02-26     今日女報


今日女報/鳳網通訊員 柏勁松

城市方便,她卻要駐紮瑤山;家裡溫馨,她卻要遠離親人;白領輕鬆,她卻要充當「村民」。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她走在先、沖在前。她就是湖南廣播電視台駐江華瑤族自治縣大圩鎮東沖河村的幫扶工作隊員董紅。

1月20日,長沙,董紅才回到已經闊別近半年的家。眼見新冠疫情一天比一天嚴重,她每天都與村裡保持著密切聯繫,了解有沒有從武漢返回的村民,探聽村民對疫情的重視程度,建議應該採取哪些防控措施。1月29日(正月初五)清晨,她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呼喚,從濃濃的親情中,奔赴她的第二故鄉——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東沖河村。

董紅(左一)給村民講解防疫知識

進村後,董紅立即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外面疫情嚴重,請大家儘量不要出來,生命要緊啊!」這些話董紅不知重複了多少遍。考慮到易地搬遷的村民分散居住在三個開放式小區,她每天步行巡邏在這些地方,遇見沒有戴口罩的村民還要及時遞上一個,先後送出去了200多個口罩和一些消毒液。她組織村幹部和村民在村要道上設點防控,勸阻外地車輛和人員進村。每天利用村文化活動中心的廣播播報疫情防控知識,用發微信、掛橫幅、貼標語、發宣傳資料等形式,全方位、立體式、多時段、轟炸式地開展宣傳工作,讓防疫知識和防控措施入眼入腦入心。勸說、解散村民多起打牌、聚會、聊天,確保了東沖河的安寧。

「你給江華人民立了大功。」江華縣委常委張國棟緊緊地握著董紅的手。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江華醫療戰線醫用N95口罩庫存為零,董紅知道後,托多方朋友幫忙購買到的1000個N95口罩一個不留全部捐獻出來,為醫務人員解了燃眉之急。

考慮到80多歲的老奶奶趙名英年老體弱、且年前兒子去世的現狀,董紅多次去看望、安慰老人,為老人送去口罩、麵條和肉。老人泣不成聲:「謝謝你們!你們太好了!」

董紅(左一)為工廠送去口罩和額溫計等防疫物資

看到貧困戶趙春花說起無法去外地打工那無助的眼神,她覺得應該做些什麼,以幫助貧困戶儘早就業。於是,她既與村裡合作辦廠的龍德晟機電有限公司老總聯繫催他儘快復產復工,又與村民銜接要他們做好上班準備,還從後盾單位爭取到了口罩和額溫計等防疫物資。元宵節那天,她幫助工廠消毒,協助制定防疫規程。在她與其他各方共同努力下,2月9日,也就是元宵節第二天,企業正式開工,趙友先、李衛福、趙春花等貧困人口都進廠務工,再也不愁沒有收入了。目前,工廠已有務工員工70多人。


現在正值黃精種苗分栽時節,董紅冒著滑坡危險,來到海撥近千米的高山查看整地情況,督促村民儘快分插幼苗,並幫助聯繫套種的油茶樹苗。

董紅說,她會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第一線。

編輯:小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7NhhHABjYh_GJGV77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