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來消費」雲購武林活動
消費是經濟發展的穩定器。繁華原點杭州下城,自宋以來,各地商賈便匯聚於此進行貿易,商貿基因深刻骨髓。如今,坐擁武林商圈的下城,更成為了折射浙江消費活力的一個重要窗口。
此次疫情,雖給下城商貿零售業帶來一定影響,但同時也催生了新的商機和發展藍海。疫情進入下半場,作為杭州商貿中心,下城如何把被抑制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
危中尋機,下城給出答案——充分發揮武林商圈資源優勢,打好「線上+線下」「店內+店外」「白天+夜晚」「節日+常態」「優惠+專題」等促消費組合拳,更好地滿足消費者多元化、品質化、便利化的消費需求,加快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區建設。
消費上「雲端」 釋放被抑制的活力
「雲購物」助力千億級武林商圈強勢復甦。
自3月28日以來,為期3周的「雲購武林」消費嘉年華活動為武林商圈帶來近16.1億元銷售額。伴隨活動發布的1.9萬個短視頻、2萬分鐘的網紅「雲直播」吸引了近3億人次在抖音、微博、淘寶等平台上參與互動;最新上線的武林商圈雲mall平台吸粉5萬人,核銷優惠券373萬元。
據了解,「雲購武林」是一次武林商圈各大商業體的線上線下「聯合作戰」。在「雙線作戰」時期,下城區搶抓機遇,聚焦轉型升級,加速「雲消費」。在線下,有杭州大廈、武林銀泰、國大城市廣場、嘉里中心、省土畜集團等30餘家企業及千餘家商鋪參與;在線上,有「銀泰喵街」、武林商圈「雲mall」智慧平台、「雲海淘」「阿里拍賣」等平台熱銷,基本實現了商圈品牌全覆蓋,吸引顧客人數逾千萬人次。
讓消費「活起來」。3月11日「車享節」上,紹興路汽車街推出「雲平台」,顧客只需拿起手機掃一掃二維碼進入雲平台,就可以足不出戶逛遍街區13家4S店,體驗雲看車、享受雲服務、領取雲優惠。1個月內,汽車街累計銷售汽車1787輛,銷量逆勢上揚、超去年同期水平。3月份,街區實現汽車銷售額8.5億元。
瞄準持續釋放內需潛力的關鍵環節,激發市場經營主體主觀能動性,下城區以「有形之手」為企業撐腰,按下提振消費「快進鍵」。
今年3月初,下城在全省率先推出扶持政策,促進數字賦能拉動消費。《促進商業綜合體和汽車消費十項舉措》以「大力促進智慧商圈、在線消費和雲購物」為重點,鼓勵商業綜合體開展線上促銷主題活動,對2020年度,用於提振線上消費的各類投入,採取即投即補的方式,給予20%最高50萬元的財政補助。
接下來,下城將搶抓應對疫情催生數字經濟新一輪爆發的機遇,以智慧商圈、智慧街區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強化5G、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賦能,大力培育壯大新零售新業態新模式,打造新的消費增長極。
延安路精品工程
點亮「夜經濟」,構築繁華夜下城
傍晚5點,西湖畔的龍游路上,餘暉斜照。武林夜市裡的攤主們幹勁十足地展開攤位,整理、擺放著攤位上的商品,為開工做好準備。
2月29日,武林夜市復工了。在一個多月的試營業後,4月1日,武林夜市正式回歸,170個攤位全部歸位。截至目前,夜市銷售額已恢復到去年同期的六成左右。「短期內我們考慮推出一些促銷活動。今年圍繞夜經濟,夜市計劃拉長夜間營業時間,推出深夜食堂,讓夜市更具人氣和活力。」武林夜市負責人說。
每座城市都有一處24小時不停歇的「不夜城」。作為杭州的商業繁榮象徵之一,武林商圈便是如此。晚上9點,延安路北段依舊車水馬龍。去年,下城區全面提升武林商圈夜間燈光,打造了延安路(北段)的「夜景長卷」。今年的武林跨年夜,10萬人齊聚流光溢彩的武林廣場共同迎新,周邊武林商圈商場首次營業至凌晨2點。
在北部的「武林新城」,杭州新天地中央活力區也同樣因夜經濟奪目。以工業遺存文化為切入點打造的杭州新天地活力PARK,各餐廳里遊客回流明顯,OT酒吧開門迎客,太陽馬戲的演員們也每日訓練,只待覆工那一日的到來。
夜間經濟是現代城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既彰顯了一座城市的活力、風貌和特色,也滿足了市民、遊客夜晚消費需求,成為激發城市消費升級的重要途徑。
如何點亮這座「夜下城」? 今年1月,下城區重磅推出《發展夜間經濟十大舉措》,啟動十大示範創建項目,建立「夜間區長」制度,並設立專項資金。接下來,該區將積極引導杭州大廈、武林銀泰、國大城市廣場、嘉里中心、新天地集團(太陽馬戲)等轄區企業,建設具有下城特點的夜間經濟集聚區(街),全面促進夜間消費,通過加大對新零售、餐飲、休閒、文化等夜間業態的引入,讓「延安路燈光秀」更加熠熠生輝,打造都市夜景新地標、夜間消費集聚區。
打好「組合拳」,打造「國際一流繁華商圈」
線上銷售火熱,線下消費也同樣迎來春天。
2月19日,「沉寂」了整整26天後,武林銀泰恢復營業,這標誌著浙江人非常熟悉的商業地標武林商圈按下「重啟」鍵。2月20日,其它三大綜合體也復工開業,商圈當天客流量超兩萬人次,杭州大廈僅5個小時就實現銷售額破千萬。
下城是杭州的中心城區和商貿服務業強區,區位、環境、人文優勢得天獨厚。而武林商圈一直以來都是杭州的核心商圈,也是浙江人最為熟悉的時尚地標。
近年來,武林商圈大項目不斷。嘉里中心、國大城市廣場相繼建成,杭州中心、恆隆廣場建設如火如荼,這些綜合體將極大促進下城消費的國際化水準,夯實消費基礎。
如今,以國際化的視野引導業態提升和街區、綜合體的轉型,也成為了下城提升商貿業的必然選擇。
作為杭州絲綢的金名片,始建於1987年的杭州中國絲綢城,是杭州起步最早的商業特色街。老商業街區如何突破場地限制、電商衝擊、配套設施缺乏等?今年,杭州中國絲綢城步行街將全面啟動浙江省高品質步行街建設試點,圍繞「國風絲韻·數字街區」,植入「絲綢+約拍」「絲綢+美妝」等場景,不斷豐富街區業態,盤活街區人氣。
此外,下城區還合理利用街區連廊及地上地下廣場,做好「店內+店外」聯動的文章,在增加消費體驗的同時,營造更加濃厚的消費環境。延安路北段車道將優化調整,增加道路兩側外擺,豐富商業業態。武林路將豐富街區小品、增加互動元素、強化休閒功能,加快打造國際商業街區。
緊抓杭州積極籌備「亞運會」的歷史機遇,下城積極拓展新的消費領域。今年下半年計劃在上塘河水域和城北體育公園,舉辦2020首屆長三角水上運動節暨杭州武林時尚嘉年華,通過文旅體融合式發展,拉動體育消費、文化消費。
促消費,既要著眼當下,也要謀局長遠。在這場疫情大考中,下城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決策部署,堅持國際化視野,在紮實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穩步推進消費領域復工復產,持續穩定消費預期,提振消費信心,通過系列組合拳,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培育壯大消費增長新動能,為經濟有序有力恢復提供強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