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不成形不是指大便稀薄,而是指大便形似溏泥,俗稱薄糞。大便不成形與腹瀉不同,一般排便次數可不增多,也可次數稍有增多;大便排泄不暢,或有排不盡的感受為大便粘滯不爽。兩者可單獨存在,有時也可交替發生。大便不成形不等於腹瀉,一定要引起重視。
大便不成形的症狀描述
正常的大便,應該像香蕉一樣的金黃色。大便不成形、排便次數過多,其實都是疾病的反應。
對於出現大便不成形的病人,早期的症狀只有大便不成形、乏力。因為這些症狀沒有給身體帶來明顯不適,因此引不起患者的重視和治療,致使病情處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還有一部分人使用間斷的、不正規的治療,反覆多次的無效治療,致使腸道內的細菌得到鍛鍊而變異,給後續治療增加了難度。
大便不成形是病嗎?
大便不成形,中醫認為是「脾臟虛弱」。此證對應的病症,現代醫學稱之為結腸炎。
患有結腸炎的患者,病情時間長,併發症多,反覆發作,這是結腸炎的特點。
另外,腸癌在早期也表現為便血,發展到中期的時候排便習慣改變、大便不成形等,因此患者要注意,出現大便不成形、便血的症狀,要留心了。
大便不成形是結腸炎嗎?
里急後重:是直腸炎的主要症狀,結腸炎患者也較為常見。
消化不良:為非特異性症狀,主要見厭食,上腹部飽脹感,噁心嘔吐,噯氣吞酸等。
便血:是本病主要症狀之一,輕者血液附於表面,重者鮮血下流,以至休克。
腹瀉:為最主要的症狀,也是常見的症狀,常常反覆發作或持續不愈,輕者每天2~5次,重者20~30次,糞便性質個體差異極大,軟便,稀糊狀、水樣、黏液便不一,但大便以黏液膿血便多見,有的表現為痢疾樣膿血便。
腹痛:腹瀉前多有腹痛症狀,腹痛則腹瀉,腹瀉後疼痛減輕。疼痛多以脹痛為主,多為固定,多局限在左下腹或左腰腹部,持續隱痛者也不少見,輕者多無腹痛。
觀察調理
大便不成形常提示大腸病變。
1、先觀察大便的形態,是否夾雜血液、粘液、不消化食物等;
2、觀察大便次數及便後感覺;
3、觀察症狀減輕或加重的影響因素;
4、去醫院檢查糞便常規、培養、隱血試驗,排除腸道感染;
5、結腸鏡或鋇灌腸檢查排除息肉、腫瘤等;
6、一些必要的內分泌激素檢查,排除甲亢、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等;
7、注意飲食衛生,少吃生冷、油膩食物;
8、加強鍛鍊,增強體質。
大便不成形,平時要注意什麼?
1、吃飯宜定時定量、少食多餐。每一頓都不宜吃得過飽,尤其是下午和晚上。
2、補充體內有益菌。腸道益生菌,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有效減輕大便不成形的症狀。
3、戒煙戒酒,少吃酸、冷、生、硬、油膩及產氣多的食物。
4、注意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多做室外運動,強健的體質才是健康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