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離基礎談投資心態理念,都是「耍流氓」
可能現在很多投資者都會被網上的經驗所荼毒,張口閉口就是投資理念、心態云云。但是絲毫沒在意自己的基本功是否牢固。沒錯!理念和心態都是很重要的,但是一味在虧錢把原因推到心態上就大錯特錯。心態要有,基礎更甚!
筆者提醒:當你有一些基礎後,能有較好的投資分析判斷能力後,再加上一些投資理念和心態,兩方結合,必將會事半功倍。
我們都知道股票里有句至理名言,也是股神大大巴菲特「別人恐慌我貪婪,別人貪婪我恐慌」。但是很多投資者都用錯了地方。說說很可笑,更可怕。搞混了貪婪和給恐懼的實效點,把股市高位當成別人的恐慌,難道不是亂套理念?根本上還是基本沒學好。
交易中,我們經常沒有執行自己的投資計劃,衝動、貪婪、恐懼、交易雜亂包括心態消極惡化。都是導致我們虧損的原因。然而我們通常都歸結到心態上。沒有對症下藥,你真的以為你能在股市賺到錢?
股市交易有模糊性,不確定性很強,可能你用了不對的方法但是賺錢了,也可能用了自認為上漲幾率很大的卻虧錢了。這樣的狀況層次不窮。就是這樣,很多新的投資者就覺得自己也是有能力在股市中賺錢的。一旦失敗就歸結到心態。這類人通常都是沒有一套完整的交易體系,就不要說什麼理念了。更多的是碰運氣。所以這本身不是一類問題的原因,卻被自以為的放在一起。
不單單是新手投資者是這樣,很多交易多年的投資者也會犯這種問題,也是推給心態,但是卻否認是自己的能力不行。而盈利很多時候何嘗不是蒙對的行情,或許會摻雜能力,但是相信蒙對的可能會更大。他們也許意識到這個問題,但是不想承認而已。
所以,脫離了基礎,只是談心態,幾乎就是空談,不要空談心態,你很可能在耍流氓!不過交易需要耐心確實是。
對於絕大多數投資者來說,沒有穩定盈利之前,所以虧錢的問題幾乎都是基本功問題。投資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卻不知道什麼原因。
人性為什麼喜歡逆勢抄底摸高?
大部分者的交易困惑:
現實生活中,無意識中,當價格跌了,覺得便宜了,你就會想去買,再跌再買、、不斷買,等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才發現自己是在逆勢做多;同樣, 當價格漲了,你就會想去空,再漲再空、、不斷做空,等過了好長一段時間,才發現自己是在逆勢做空。而且始終無法克服這種思想,根深蒂固,無論自己如何想克服,就是無法克服。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來嘗試給大家揭開這個謎。
現實行情中,總覺得價格一會兒跌了這麼多,心裡莫名會疑惑「價格會這麼一直跌?」,總覺得不可能,總認為「價格很可能會反彈,會恢復到原來位置」,於是就出現不斷下跌,不斷抄底。
其實,人類原始的交易思想並非趨勢思維,而就是抄底摸高思想,之所以不是趨勢思想,關鍵原因是現實生活的習慣,潛移默化地影響到了我們的思維,形成了思維慣性。在步入交易世界之前,我們都會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年,從小到大,就會深深受到這種原始思維的影響。
而現實生活中,大家都明白,我們購買的衣服、食品、蔬菜、雞蛋、肉等等,這些價格不是一會兒就變的 ,不是一會兒就漲,一會兒就跌,而是很長時間是穩定不變的,至少很少出現今日就漲,或者這周就漲,或者下周繼續漲這種情況,在大多數的時間內,價格都是相對保持穩定的。所以我們的內心被潛移默化地認為:產品價格都是在一段時間內,是很穩定的,很少一會就變的,變也是一段時間之後。
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的生活品價格整體是保持穩定的,不容易迅速改變,這種思想經過長年累月,就會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根深蒂固,當價格跌了一點,我們就會覺得便宜了,畢竟價格好長時間都沒跌,這次跌了,真不容易,馬上就想去買,漲了點,我們覺得賺了,同理也是,好長時間沒漲,這次真不容易漲了點,心理很得意,就想賣出去。
從出生,我們就生活在現實生活中,現實生活中的生活經驗深深烙印在我們的靈魂深處,由於現實生活中的商品價格通常都是比較穩定,並不容易變動,所以我們的初始思想就是高拋低吸。
而交易世界中的行情價格是完全不同的,螢幕上的行情價格恰好又是不斷變化的,時刻都就變化,下一分鐘價格就會變,今日就變,明日就變,一天不一個價格,而且變化還不小,於是價格在短時間內就出現變化。這和我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價格根本不一樣,而現實生活中的經驗又深刻烙印在我們的靈魂深處,所以 我們會很容易將行情價格類比於生活品價格,當行情價格在短時間內跌了一些,我們不知覺地會認為「便宜了,要去買」,當行情價格在短時間內上漲了一些,我們不自覺地會認為「貴了,應該賣」。
同時, 行情裡面有市場情緒、資金博弈,還有對未來預期的快速反應、敏感反應,還有正反饋、負反饋等,所以行情中的價格漲跌速度,通常就會快於現實生活中的生活品價格速度,說白了,行情價格波動會放大生活中的價格速度,行情價格就容易出現連續性的上漲,或連續性的下跌,所以當行情價格今日下跌了3%,你會認為下跌速度大於生活中的感覺速度,會覺得便宜了,買點,明日價格又下跌了3%,你無意識中會認為,價格更便宜了,心裏面感覺更沾光了,就會再買點、一直買,而不會想到趨勢的東西。所以現實生活中形成的根深蒂固的思維,就容易導致你在交易世界中,容易逆勢操作、抄底摸高。
因此,既然這種思想根深蒂固,在你沒有徹底建立趨勢思維之前,這種高拋低吸的思想總時不時地偷偷占領你的內心世界,而且有時候你還發現不了,如果你對趨勢的思維稍有鬆懈,高拋低吸這種病毒 就會迅速占領制高點,控制你的內心世界,因為高拋低吸的思想 才是人類內心世界的初始狀態,也就是原生態的寄主,所以高拋低吸 的思想 時刻都盯著,一旦有機可乘,高拋低吸便迅速偷偷控制你的內心世界。
大部分人都無法做到「等待」機會
許多交易者的迷惑:
許多交易者經常諮詢我,說:在交易中,我知道「等待」是最重要的,可是我做不到「等待」,我三番五次的告訴自己,要「等待」,可就是一直做不到「等待」,結果陷入頻繁操作、頻繁虧損的局面,雙臉被打。是不是我的心態有問題?是不是我不適合做交易?是不是我的性格比較急躁?我是不是該念佛經、信佛?
就給大家來解釋這個問題。
交易者都會面臨這樣的困惑,做不到「等待」,雖然他們都知道「等待」的重要性,他們不斷自省,都深刻知道自己的問題,但為何還做不到呢?當我問他們:「你的入倉信號是什麼、離場信號是什麼的時候」,他們絕大部分都需要想一想,要不就是答不上來,要不就是支支吾吾,吞吞吐吐,說不清楚。
其實,我們要明白,市場上每時每刻都有機會,由於行情每時每刻都在波動, 每時每刻都有漲,都有跌,所以人極容易感覺每時每刻都有機會,漲也是機會,跌也是機會,反正只要你想,滿屏都是機會,有價格波動自然就有「意淫」下的機會,誰都會想「如果今日的漲和跌,都能抓住,能夠賺多少錢」,所以你根本就做不到「等待」, 你「等待」什麼?市場每時每刻都是看似很好的盈利機會,你當然能做的就是時刻都要去做,去參與,而不是「等待」。
每時都有波動,自然人心就會認為是機會,而當你真的去參與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那是風險,是陷阱。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行情是人與人之間的博弈,對方的出手是不可預測的,甚至對你來說,是隨即的,確定性的行情太少太少,這就註定你能把握住的機會是少數的。所以機會看似很多,時刻都有,但屬於你的機會只是小部分,甚至只是極少部分。
大家常說「機會是等出來的,不是做出來的」,這句話沒有錯,但是你問過你自己,你的機會是什麼麼?明白何為你的機會麼?所謂的機會,本質上就是滿足你交易系統和交易規則的入倉條件,是你認為把握度很大的一個入倉信號。首先,你得有,得知道你的機會(入倉信號)是什麼,如果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再等什麼機會,那豈不是瞎等、忙等?「等待」沒有對象啊。
對於大部分人而言,特別對於做交易時間不長的新手而言,這個是主要原因,你壓根就不知道自己的機會是什麼,談何「等待」?市場時刻都看似是好機會,你當然無時無刻都想參與,無論你發多少誓,砍掉多少手指,你都無法做到」等待「。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在他們的世界中,行情只要有漲跌,那就是機會,因為只要有漲跌,就有差價,有差價就是利潤,而市場時刻都在漲跌,所以時刻都有機會,幹嘛要去」等待「?又」等待「什麼呢?當你根本不知道你的機會是什麼的時候,你自然會感覺到,什麼都是機會,什麼都要抓,因為大部分機會看起來似乎都是你的機會,你似乎都能抓住,當然做不到「等待」。
因此,你需要知道你的機會是什麼,機會是明確和清晰的,是有章法的,是有規則的,是有條件的,即你的入倉信號是明確、清晰、可見的,則當市場中出現這樣的信號,你則進,沒有出現這樣的信號,你就等,此時「等待」就有了明確的對象和標的,一直等到市場中出現這樣的信號,你就能做到「等待」了。如果不清楚自己的機會是什麼,才導致很多那些貌似是自己機會、又貌似不是機會的機會,都籠統看成了自己的機會,就根本無法做到「等待」。
當然了,你的入倉信號要是有效的,成功率和盈虧比是可以接受的,能盈利的,你才能做到「等待」,如果不能「盈利」,雖然剛開始你能做到「等待」,但當遇到不斷的虧損、打擊時,此時你會對該機會產生質疑,你也就不再去等這樣的信號,於是你又步入我們剛開始說的那種情況,就是又一次陷入迷茫之中,不知道自己的機會是什麼,於是看到的滿屏都是機會,也就時刻要參與,就無法做到「等待」。
所以能否做到「等待」,在很大程度上都與你的心態、性格沒有最直接的關係,是你的基本功問題。不等待的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在等什麼,沒有一個完整的計劃,不清楚自己計劃中什麼才是機會,也就無所謂等待。因此第一步首先要非常非常的明確自己在等什麼?剩下來的才是,努力努力的去克制自己的所有的情緒,耐心的等待自己計劃中該等待的機會。正所謂首先是知道,接下來是做到。
龍回頭戰法
龍頭戰法,大家都應該聽過,大家也都知道買股票要買龍頭股,強勢股。但是真正發現龍頭的時候,已經買不到了。再買入的時候,已經是追高了。所以針對這個情況,就有了龍回頭戰法。
龍回頭戰法的選股方法
在市場進行一輪調整之後,市場出現相對的盤整格局,觀察漲幅榜上每日的漲停股,加入到自選股裡面觀察。
其核心意義在於尋找以漲停板為啟動陽線的一個上升波段,在強勢調整之後再次把握上漲的波段。
這個波段中再次出現漲停板的機率很大。
龍回頭戰法的意義
第一、龍回頭戰法可以避免追高風險,有可以獲取豐富的利潤的戰法。
第二、龍回頭戰法必須前期有3個或以上漲停板,代表前期是一個龍頭股。
第三、龍回頭戰法的前期拉升過程必須要有成交量的不斷放大,回踩過程中,成交量極度縮量,表示資金沒有退場,準備第二波的拉升。
第四、股價回落必須要有10日線的支撐,股價止跌企穩,一般來說,量能會極度萎縮。
實際案例
龍回頭戰法的買點
1、調整後的第一個漲停板
從分時圖看上午拉升的力度是很有氣勢的題材上契合當時市場炒作的熱點。但是往往第一個板,還是會有分歧,有時候會是爛板。
2、調整後的第二個板
調整的第二個板,往往會得到市場更多人的認同,走成縮量板。特別是第一天爛板,次日不低開反而高開更值得重視,有時候甚至可以半路就上。
3、大於等於連板最後一板的封板價格
這點適用於下傾式調整的個股。
龍回頭戰法注意事項
漲停陽線作為啟動信號參考,觀察後期洗盤的力度,是否為縮量,洗盤調整之後再次出現陽線(小、中、大陽線都可以)介入,介入倉位50%以下。
止盈參考:20%-30% ;止損參考:4%-7%;如果股價跌破5日均線3天不收回則出局等待。
具體而言,有4個核心因素。
1.選股
第一波上漲行情必須走出三連板及以上的高度
龍回頭戰法的核心因素之一是人氣,市場每天都會有幾十家漲停的股票,兩連板的股票也很常見,但,能夠走到三連板這個高度的很少,每一支走出三連板的強勢股,都是市場關注度極高的焦點人氣股,對於這樣的股票,由於其已經聚集了極高的人氣,即使股價調整之後,仍然還有很好的市場關注度,因此走出第二波攻勢的可能性更大。
2、介入時機
在清楚龍頭股第二波的介入時間之前,應該要明白強勢股調整階段的籌碼情緒變化過程。
當強勢股不在連板,而是在高位出現巨量分歧的現象時,往往預示著強勢股的短期頂部出現,這對於短線資金來說是個明確的賣點,因此,次日股價的走勢往往是以大跌為主。在股價大跌之後,又因為股價的大幅回落,其籌碼的拋售慾望會有所降低。對於做強勢股第二波的資金而言,當股價經過大幅調整後,出現企穩走勢時,才是布局潛伏的良機。
一般而言,比較理想的介入時間是3——7日。其中又以第4—第6個交易日的切入時間為最佳。
如果是小於3個交易日的情況,則強勢股的調整並不充分,此時若貿然啟動第二波,極可能會因為籌碼換手不夠充分而夭折。如果是大於7個交易日,則時間過長,強勢股的人氣將會大打折扣。
實戰案例: 2018.4.18 必創科技
必創科技在4月份的行情中,是晶片板塊的強勢股之一,第一波6連板的走勢為其積累了極佳的人氣,該股在4月12日炸板,股價直線回落,出現放量分歧的現象,次日該股低開低走,大幅調整,股價跌停。隨後又在第3、第4兩個交易日內小幅震盪企穩,消化拋壓。而在第五個交易日,該股突然出現反轉走勢,當日漲停。隨後該股一路從51元漲到80元,僅用了6個交易日的時間,極其強勢。第五個交易日的時間恰好處於我們最佳的潛伏時間窗口!
3、介入價位
除了要選擇合適的時間節點,還要對股價的位置進行一定的考量。對於調整中的強勢股,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認清它的股價支撐位在什麼位置。如果能夠在支撐位介入,操作往往會事半功倍,甚至於買在最低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調整空間:自高點回落20%—30%最佳
這樣的幅度一方面能夠洗凈獲利盤,另一方面不會破壞股票進攻的整體趨勢。從過往的強勢股歷史數據來分析,在20%—30%的調整位置介入,獲利的機會高達70%。
實戰案例:2018.4.23 粵傳媒
粵傳媒是彩票概念的人氣股之一,前期層走出一波三連板的強勢行情,這一點是滿足了我們龍回頭戰法的基本選股要求。該股在4月19日出現放量分歧的現象,次日低開低走,直至跌停。第三個交易日小幅調整,股價企穩。當這個過程結束之後,該股於第四個交易日逆勢漲停,符合我們的介入時機。從粵傳媒調整的最高價6.4元到企穩的加個5.3元計算,總共調整的幅度是20%。同樣符合我們對調整空間的判斷。該股在第四個交易日漲停後,次日再度連板,最終創下6.95的股價新高。
4.核心的輔助因素——量能。
除了調整空間、位置、時機之外,最重要的一個觀察因素就是量能。在強勢股進入調整階段的時候,一定會進入由放量分歧——一致性大跌 ——縮量調整的過程。我們的買點就是建立在縮量調整這個位置的過程中,這個過程其內在意義是預示著股價的賣盤拋壓大幅減少,不堅定看多的資金和短期獲利籌碼已經全部離場。此時再做第二波拉升,才不會受到這些資金的拋售。
實戰案例: 2018.3.30 宏輝果蔬
宏輝果蔬的K線走勢和量能非常標註,我們仍以它為例,方便讀者理解。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楚的得知,股價企穩當日的成交量僅為該股放量分歧那一日的一半。因此,我們可以做出定義,若調整日的成交量超過分歧放量日的一半以上,則量能不滿足我們龍回頭戰法的要求。因此,在第一買點進入的時候除了要把握時機、位置,還要在符合條件的量能水平下介入。
5.龍回頭戰法的買入時機
買點:
在讀懂上文的情況下,買點是可以自己尋找到的。實際上就是強勢股完成了一輪完整的調整走勢後,量能萎縮,形態企穩,調整空間充分的這個節點。
止損賣點:
很少有人願意在戰法中提及止損賣點,巴不得自己的戰法成功率百分之百,但這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巴菲特也經常虧錢,但只要能夠保障最終的結果是盈利大於虧損,就是一個成功的投資者,因此,我並不迴避止損這個賣點,相反,非常重視,只有直面失敗的人,最終才能走向成
炒股賺錢的十個境界,你達到了第幾級?
第一級:初戰告捷,豪氣沖天
新股民,有了一點閒錢,不屑於銀行的低利率,想在股市裡「錢生錢」,於是像模像樣的開了戶,此時對股票交易規則、股市運行規律、股市術語、技術指標等知之甚少或完全不知,這個時候的買賣很隨意,僅憑感覺,盈虧全靠運氣。
這個時候的表現更多的是好奇、興奮,也比較虛心,能夠虛心像周圍的人請教,準備在股市上大幹一場。這個時候運氣往往不錯,大多會賺一些小錢,很多人會因此感嘆原來在股市賺錢這麼容易。
第二級:迷信專家,上當受騙
輕鬆賺到小錢之後,開始加大投入股市的資金,炒股的知識也比以前懂的多了,知道一些證券基本常識和簡單的技術指標,幻想在股市發大財,殊不知這個時候厄運卻悄悄來臨。
在度過初入股市的一段興奮期後,懂的多了,卻不賺錢了,此時才發覺在股市投資贏利並非想像中的容易。發現炒股還真的不簡單之後,往往變成自己拿不定主意卻喜歡盲目跟風操作的投資者。
這個時候的操作毫無主見,別人怎麼說就怎麼做。操作上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自然成為莊家拉高出貨,打壓吸籌的犧牲品。虧錢很容易,賺錢很難。
第三級:價值分析,鏡中花水裡月
太多次的輕信、受騙之後,不敢再盲目相信別人了,求人不如求己,但這個時候往往對技術分析知之甚少,一般會開始熱衷研究上市公司基本面、政策面,也就是所謂的基本面和價值分析。
但在基本面和價值分析的結果和市場真實走勢出現巨大的反差甚至恰好相反的問題時,常常不知所措,價值分析成為鏡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及。而在基本面分析方法不靈時,又只得求助於技術分析方法。
第四級:苦練技術,屢戰屢敗
在價值分析上碰壁之後,意識到只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技能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於是開始刻苦用功,努力學習各種知識和操作技巧。開始迷戀研究技術指標或某種技術分析方法,但一知半解,對股市漸漸有了自己的認識,但不清晰,也不太準確。
這個時候,有些人很容易被一些玄虛的理論誤導。這個時候的操作,有時短線、有時長線,試過各種方法,有時賺,有時虧,經常坐過山車,到頭來都是紙上富貴。懂得越來越多,資金越來越少,信心越來越小。
這個階段的結果,要麼走入死胡同,陷入外道,要麼徹底對技術絕望,淪為技術無用論。
第五級:迷惘輪迴,股海無邊。多數散戶的最終歸宿
學習了各種知識,經歷過各種行情,經過了大漲大跌,試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但處處碰壁。怎麼努力都不見提高,錢賺了又賠掉。好像是處在一個陷阱或者重重迷霧之中,看不見進步,也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何時能夠走出。
這個時候,股市好像總是跟自己作對,信基本面基本面也是假的,信技術時技術無用,不信技術時技術反而管用。大部分人都會先後進入這個階段,而且遺憾的是,超過80%的人一直會停留在這個層次中。有些人也許會因為徹底失望而退出股市。這個過程,別人幫不了你,你只有自己幫助自己。
第六級:技高一籌,風光無限。常見高手的最高境界
一部分有較長股齡、經驗豐富的老股民,在實戰積累的基礎上融合各種理論形成了一套獨特的、完整的、適合自己風格的交易系統或操作體系,並且能夠把它們運用得得心應手。
也有一些人,能夠熟練的應用某一項技術,賺錢機率較高,或者有的掌握了某種絕招,也能做到虧少贏多,進入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高手行列。
這一級是一般高手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能夠到達這一級的人不會很多,比例不會大於10%。
第七級:為道日損,有舍有得。向更高目標邁進的必經之路
炒股是個系統工程,理念、技術、心態,短了哪一個都不能成功。其中,理念尤其重要,因為理念是方向,如果方向不對,到頭來自然白費力氣。
這個階段結束的標誌是理念的成熟和技術的化繁為簡。最接近於「道」的理念應該是:以技術分析為主、基本面分析為輔,中線波段為主、適長則長適短則短,看大盤炒個股。
牛市滿倉賺錢,熊市空倉賺股。技術呢,以趨勢為主,以均線、形態分析為輔,並參考成交量、MACD等幾個最常用的輔助指標。
第八級:浴火重生,脫胎換骨。化繁為簡之後的再超越
找到正確的投資理念和最簡單有效的技術,還只是新的起點,後面的路還很長。此時使用的技術不再象從前那麼多,理念定型之後,找到了正確的方向,找到了最關鍵的技術,進步很快並取得突破。
這一級最大的特徵是開始放棄預測,而是知道趨勢才是最重要的,知道順勢而為的重要性,也理解了有所為有所不為。
成功標誌:從此再不願評股,更知道每一戰都異常艱辛,勝負的關鍵更多在細微之處。如果有人問你明天如何?你會很認真的說:「明天股市肯定波動!」
交易者學習交易並不是學習所謂的對的交易方式,而是學習對自己合適的交易方式,實際上交易市場也不存在所謂絕對對的還是錯的交易方式,任何一種交易方式不過都是風險與收益的中和與接受度的問題罷了,右側交易是一種很穩定的交易方式,但是需要讓渡出一部分潛在的盈利潛力;左側交易通常最接近於完美,但是這種爆發和爆倉之間要看交易者是怎麼對待止損。
為什麼交易新手通常都是虧損的,大部分的原因是沒有自己的交易方式,或者說粗放的認為交易盈利得方式就是小道消息和買神奇的交易方法,當然,這也是沒辦法避免的,對於一個陌生市場產生合理的認知需要克服最初主觀上的想當然,而這需要足夠的時間。
只有在連續的虧損之後,交易員才會停下來反思,在交易市場賴以盈利的技能到底應該事什麼,所應該學的到底是哪些,最重要的怎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在現有的條件下,構建一套各個參數上都說的過去的交易系統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是有了交易系統也不等於能夠賺錢,這問題在於執行層面,交易系統能夠發揮一致性的關鍵在於即使在遭遇連續虧損的時候,交易者也能抱著懷疑的態度堅決執行,這背後最深層次的東西是對交易的信仰。
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每一屆的股票交易大賽,通常能夠取得好成績得有兩類人,一種是浸淫股票市場十年以上經歷過各種市場走勢的老手,他們總是能夠把各種盈虧描繪的風輕雲淡;還有一種是進入時間不久的半新手,他們崇尚順勢交易和重倉交易。
另一個事實是,大賽過後接下來的兩三年里,老手仍然波瀾不驚,但是半新手往往回歸於平庸,甚至某些頂著股票交易冠軍的盤手們爆倉的消息屢見報端。這些半新手們在交易技術方面已然領先於市場的絕大部分交易者,但是因為交易的時間太短沒有經歷過市場所有行情的檢驗,所以在市場行情配合的時候會抓住一波大行情取得不錯的成績,一旦市場走勢不配合則缺乏必要的調整,而那些經年的交易老手們經歷過多次市場的周期調整,知道自己的交易方式該怎麼調整來配合市場。
為什麼介於老手和半新手之間的交易者很難盈利,那是因為他們尚處在知道應該調整自己的交易方法,但是還不知道應該怎麼調整的階段,交易的時間不夠,見過的行情不多,就很難知道該怎麼應對市場,所以,沒有見過足夠多的市場行情,就覺得自己的交易系統是最好的,多少有點自以為是。
很多朋友炒股虧損一買就跌一賣就漲,主要是缺乏正確的交易模式。想學習更多盈利模式,關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股市交易員(L6900811),探討交流炒股技術,龍頭戰法 ,主力控盤戰法,強勢股操盤方法,識趨勢,知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