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取捨,不臆測,盡人事,聽天命
1、 在股票交易中,想要長期持續穩定獲利的方法只有一個:長期,持續,穩定的輸出一套具有正向收益預期的交易邏輯。而想要實現這一點,最好的辦法就是系統化,因為系統化的背後,是高效的輸出你的交易邏輯。
2、 想要進行系統化交易,需要一個理由。並不是我直接告訴你這樣做最好你就能直接駕馭。因為在系統化交易的過程中你會遇到無窮盡的困難,如果沒有對為什麼這樣做的背後有一個根本的深刻的認識的話,你是根本就堅持不下去的。所以,一切的根源在於你的交易認知。你必須真正的理解這樣的根本優勢。
3、認識到:「真正的股票交易,是處理持倉後的不確定」的這一刻,一個股票交易者才終於推開了股票交易入門關卡的第一扇門,接觸到了真正的股票交易技術。
4、 一個股票交易者想要入門,需要洞察到兩件事情:走勢的不確定性VS不確定下的盈利來源。兩者缺一不可。前者讓我們放棄錯誤的交易方式,而後者讓我們走向正確的路。
5、行為金融學領域,其角度是解釋歷史,它們的方向是分析在歷史走勢中人們的情緒都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然而它們無力預測未來。如果能,他們不會是經濟學家,而會成為頂級的投資大師。
6、 我國經濟學家薛兆豐說:「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說法,既不能被證實,也不能被推翻。
因為價格什麼時候算與價值背離,價格什麼時候算與價值相符,根本就沒有標準。因為價值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個空中樓閣。
7、市場的最新價才是最無敵,最權威的存在。所有其他的人的個人估值在他面前,根本就不值一提,無論他多麼的權威,在市場面前,他終歸是一個小小的投機者而已。最新價才是我們交易員最可靠的夥伴,它才是最真實,最客觀的價格。
8、做交易想要獲利,核心的邏輯是:要在市場有序的朝某一方向大幅度運動時,持有正確的倉位。因為在市場朝某一個方向大幅度運行的時候,方向是有序的,可以讓我們產生優勢。
9、交易的根本就是試錯。試錯需要一個開始,就是入場。在入場規則中,我推薦天啟式入場:
試錯趨勢的必然形態。所謂的必然形態,就是如果後面是趨勢走勢,那麼前期一定會出現的那些形態。
10、只要在趨勢出現之後,我們利用趨勢所帶來的優勢而產生的利潤,能夠大於我們錯誤時候付出的試錯成本,我們就可以實現盈利。這便是所有投機交易的核心邏輯。
11、正收益的根本來源:入場試錯,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12、賭場做的並非是每一次都要贏錢,它並不是逢賭必贏,它也經常輸錢,因為它在它每一個遊戲中,只有一個小小的機率優勢。但是,它可以做到久賭必贏。因為在足夠多的次數之後,大數定律會發生作用,它的機率優勢會展現出來。
13、一個賭場的獲利方法的背後,就是一套系統。他分散出來了很多的遊戲,每一個遊戲他們都針對於賭客多出那麼一點點優勢。它限制人們單次的賭額,其實就是為了某個遊戲的短期不確定性太大,影響了整體系統的穩定性。然後,剩下的工作就是吸引人來參與。
這樣的話,這套系統就可以長期,持續,穩定的輸出它的優勢邏輯。
14、一套股票交易系統,包括了兩部分:交易邏輯和資金管理。
前者,負責的是進攻,它需要具有正收益預期。而後者資金管理,付出負責防守。交易邏輯的組成就兩點:入場和出場。入場我們前面介紹過了,我建議採用天啟式入場:試錯趨勢的必然形態。而出場,需要做到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
15、單純的做這一個品種的話,假如未來忽然它的走勢變的非常不好怎麼辦?所以,一般的系統化交易者,都分散多個品種。
(MACD戰法)
—1—
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MACD),是從雙指數移動平均線發展而來的,由快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12)減去慢的指數移動平均線(EMA26)得到快線DIF,再用2×(快線DIF-DIF的9日加權移動均線DEA)得到MACD柱。
MACD是由DIF線、DEA線、MACD柱狀線和0軸這個「三線一軸」組成,通過觀察MACD的交叉、背離、突破、支撐與阻力等形態的變化來對股價進行分析和判斷。
MACD是用來跟蹤股價運行趨勢、研判股票買賣時機的趨勢類指標,是技術分析中重要的指標之一!
—2—
MACD用法:
1.當DIF和DEA在0軸以上時,為多頭市場;當DIF和DEA在0軸以下時,為空頭市場。
2.當DIF在DEA之上,出現紅住且紅住越來越長,代表升勢;當DIF在DEA之下,出現綠住且綠住越來越長,代表跌勢。
3.當DIF在0軸上上穿DEA形成金叉時,為買入信號;若在0軸下形成金叉,且先看做走勢中的反彈行情。
4.當DIF在0軸下下穿DEA形成死叉時,為賣出信號;若在0軸上形成死叉,且先看做走勢中的回調行情。
5.當股價創新高,而DIF和DEA沒有創新高,為MACD頂背離,走勢有回調的需求。
6.當股價創新低,而DIF和DEA沒有創新低,為MACD底背離,走勢有反彈的需求。
MACD戰法升級
MACD底背離抄底
底背離一般出現在價格的低位區。當K線圖上的價格走勢還在下跌,而MACD指標圖形上的由綠柱構成的圖形的走勢是一底比一底小,即當價格的低點比前一次低點底,而指標的低點卻比前一次的低點高,這叫底背離現象。底背離現象一般是預示價格在低位可能反轉向上的信號,表明短期內可能反彈向上,是短期買入的信號。
大盤和個股經過一段時間的下跌,這時你想抄底,就必須先研究大盤和個股MACD運行的軌跡與股價運行的軌跡有無底背離現象,即大盤和個股在下跌,MACD卻走出了上升行情。大牛股一般背離的世間會很長,第一次背離後還不是底部,有的還要順勢下跌,這一次的下跌更凶,跌的更深,但MACD卻不下降了,這時真正的底部到了,可以抄底了。
MACD頂背離逃頂
頂背離指當股價K線圖上的股票走勢一峰比一峰高,股價一直在向上漲,而MACD指標圖形上的由紅柱構成的圖形的走勢是一峰比一峰低,即當股價的高點比前一次的高點高、而MACD指標的高點比指標的前一次高點低,這叫頂背離現象。
炒股前先判斷大盤MACD指標的走勢,MACD與股指運行軌跡為同一方向,即股指在上漲,MACD也在上升,大盤走的很健康,可放心持股待漲;如果大盤在漲,MACD在下降,兩者運動方向背離,那麼,在三次背離後必須賣出股票。
MACD在零軸上方金叉買入法
MACD兩曲線在零軸上方金叉時,要以買入為主,在零軸上方附近金叉時更是這樣。MACD在零軸上方金叉一般是在上升了一波行情後,經過回檔調整再出現的居多。
MACD在零軸上方金叉後的走勢有兩種情況要注意:前一波上升行情升幅不大、力度不強時,MACD在零軸上方金叉後,後面的上升行情會比前一波上升行情升幅大,力度也要強。此方法能捕捉到了一波快速強勁上升的大行情。
MACD二次金叉
在某一區域反覆構成底部的形態最可靠,大家常說的W底就是最可靠的底部形態之一,因為股價在同一區間形成了二次底部這說明該區間得到了資金的認可,因此當股價跌到該區域時就會有資金積極的入場進行操作,因此就會形成二次底部。股價的K線形態如此變化,同樣MACD指標也可以出現這樣的變化:當MACD指標在某一低點處形成一次金叉以後,在短線期又在該區域形成了一次金叉時,投資者在此時入場操作盈利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
在使用MACD指標的底部雙金叉的時候,投資者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MACD指標二個金叉的間距時間越短越好,往往在一個月內為最佳,時間短說明盤中的主力人為製造股價波動的跡象明確,便於投資者確認機會;
2、MACD指標第二個金叉的位置比第一個金叉的位置越高越好,第二個金叉的位置比第一個金叉的位置高說明股價後期上攻的力度要大;
3、MACD指標第二個金叉一旦形成,投資者就可以入場進行操作,特別是當股價放量上漲的時候,投資者必須要入場進行積極的追漲操作;
4、MACD指標底部雙金叉出現在股價大幅下跌以後成功率最高,特別是指數同期也出現連續的下跌走勢。
MACD「將金不金」賣出法:
MACD指標兩曲線發生金叉時股價會上升,這是常識。但是有時MACD兩曲線高位死叉後股價也會上升,而且有時還會創新高。這就好比當一列火車高速運行時,剎車後要它立即停下來是不可能的,巨大的慣性會使火車繼續向前沖一段路程才會停下來。
MACD兩曲線死叉發出賣出信號後股價還繼續上升,如同火車慣性前沖的道理一樣,是形成的上升趨勢的慣性作用,是一波上升行情的最後一衝。隨著股價慣性上升,高位死叉後的DIF會勾頭上行與MACD將要金叉,然後DIF再勾頭下行,形成「將金不金」的形態。MACD兩曲線「將金不金」形態出現,後市將會產生新一輪下跌。
MACD拒絕金叉
隨著股價的下跌,MACD出現死叉,即DIFF從上向下交叉DEA。當股價跌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出現一波向上反抽的行情,此時,MACD也會緩慢向上運行,當DIFF即半從下向上金叉DEA時,DIFF卻拒絕交叉DEA,反身向下運行。這種情況一旦出現,千萬不能買入此股,任何反彈都不能搶。這就是MACD拒絕金叉的情況。
技木分析要點:
1、小散如果在走勢圖中發現MACD即將金叉的時候,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要等到MACD指標明朗之後再決定如何操作。
2、「金叉」是典型的買進信號,而「拒絕金叉」則是明顯的賣點,如果與其他指標綜合使用,則準確性更強。
MACD有八字真言「買小賣小,縮頭縮腳」
小指的是,紅綠柱的堆而言,縮頭縮腳是指紅綠柱的長短而言。當股價一波比一波高時,反而紅柱的堆,一堆比一堆小,證明產生了頂背離現象,應該及時賣出;當股價一波比一波低時,反而綠柱的堆一堆比一堆小,證明產生了底背離,應該買進。
*紅柱縮短:股價即將回調,對應策略是高拋。
*紅柱加長:股價將連續上漲,對應策略是持有。
*綠柱加長:股價將連續下跌,對應策略是空倉。
*綠柱縮短:股價將止跌企穩,對應策略是中線資金進場低吸,一般都可以買在相對的低位。
*紅柱翻綠柱=進入空頭市場,後期走勢以跌為主。
*綠柱翻紅柱=進入多頭行情,後期走勢以漲為主漲。
案例
需要注意的問題:
當MACD還是綠柱的時候,且綠柱一天比一天短,即將變成紅柱的時候買進,要求紅柱還沒有出來,但是綠柱已經縮小的差不多的時候,其含義是在空方沒有還手之力的時候,多方很容易對這個股票發動攻擊行情。還有就是為了過濾騙線以及偽信號,必須也得看前期的行情是否符合條件。
最近,有人問我:主觀交易最大的難點是人性,那麼我們採用量化自動化交易豈不是就可以避開人性了麼?
他準備放棄之前的主觀交易模式,而進軍量化。
但是,我直接一盆冷水澆了他一臉:不能。
無論你是主觀,還是量化,做股票交易,我們永遠都避開不了人性。
1、交易與人性
相信很多人都過一種經歷:在做模擬盤的時候,交易行雲流水,大殺四方。但是一到了實盤,立即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落差感極大。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模擬盤的資金,與你無關。
參與交易的前提,需要我們拿出與自己息息相關的真金白銀。而我們之所以拿出了資金進行交易,是因為我們想要獲取更多的收益。
而想要獲得更多的收益,我們需要開倉。
而你一開倉,就有風險。
因為走勢向來都不是你我能夠確定的。
只要你承擔了風險,那麼深藏於我們內心深處的人性就會顯現出來。我們會貪婪的想要更多,我們會恐懼自己的損失,我們會在走勢的不確定性下滋生出無窮盡的慾望。
這些人性,這些本能,會充斥著我們的大腦,進而影響我們的交易決策。
也就是說,看到根本而言,人性影響交易行為是因為我們承擔了風險為了獲利而來,跟我們採用了何種交易方法無關。
很多人覺得主觀交易的過程中情緒波動太劇烈的話,只要量化了就能夠解決。這都是僅是從表面來看推導出來的而已。
一個主觀交易情緒波動劇烈的人,你給他自動化了,他也會各種干預模型,修改策略。
因為量化從根本而言,只是一個工具而已,量化也是完全可以干預的。能不能真正的駕馭量化,怎麼使用這個工具,決策權還在他本人手裡,看的依然是這個交易者的認知。
交易者的認知沒有變化,他沒有從內心深處去解決這個問題,就根本就沒有辦法脫離人性的干擾。
那怎麼辦?
2、 認識到正確
在我剛做交易不久的時候,我曾經有幸接觸到過一個股票高手,當時他的交易方式對還處於新手的我,產生了極大的震撼,給我的認知深處中埋下了一顆種子。
我本打算約在盤後,然而他表示無妨,現在就過來吧。
他一邊看著盤面,一邊跟我聊天,然後就在2點左右的時候,他當時交易的品種發生了很大的波動,他的持倉浮盈在一瞬間消失,然後變成了虧損。
當時我覺得很尷尬。
我一直在思考這種感覺從何而來。可能在當時我的看來,單子浮盈變成浮虧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或者涉及到損失這種讓人不開心的事情而我恰好在現場?
然而,他接下來的動作真的讓當時的我很震撼。
他滑鼠挪了過去,雙擊了一下直接砍了。然後,真的是面不改色的跟我繼續聊…
可能現在看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在我當時接觸的那個有限的環境中,真的是太少見了。畢竟我所見的交易員,都是想盡一切辦法把虧損的單子藏起來,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永不犯「錯」的「大神」風格。
我很差異,於是我問他:是不是像您這種高手,砍倉的時候一點都不心疼,毫無感覺?
他笑了:怎麼可能不心疼?那是我的錢啊。
我問:那怎麼辦?他說:挺著。
我有點蒙,可能在我看來,既然有問題,那麼就要解決問題。於是我問他:既然難受,為什麼要挺著?
他說:因為這很正確 。
好的交易員,不在乎是否舒適,只在意交易行為是否正確。
這個答案我記憶猶新,我也多次在別人問我類似的問題時給出這兩個霸氣無比的詞:挺著,因為正確。
很多人解決這類問題的選擇是逃避。比如本文開頭的問題:主觀交易最大的難點是人性,那麼我們採用量化自動化交易豈不是就可以避開人性了麼?
這個問題就是嘗試逃避。但既然我們為利而來交易,那麼我們永遠都不可能脫離人性。而既然無法脫離,那麼就要嘗試控制,而控制的唯一方式,就是認識到什麼才是正確的交易。
3、向內求取,提升自己
在交易中,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案其實從根本而言都是如此。即:確定什麼是正確的行為。
止損難受麼?任何人都難受,因為止損意味著你的損失確定下來了,你的錢減少了,你的利益受損了。那麼,是什麼讓那麼多的交易員手起刀落,眼睛都不眨的無條件止損了?
是因為他知道,這是正確的。
利潤回吐難受嗎?任何人都難受,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到手的利益消失了,是什麼讓交易員面不改色的去承擔回撤?是正確。
因為這是拿到趨勢的唯一方法。
正確的交易,大多都逆反人的本性,這是交易如此困難的根本原因之一。
因此,想要解決人性對交易的影響,避開,量化自動化都沒有辦法幫助到你,你必須通過自己的交易經歷,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認識到什麼樣的交易模式是正確的才可以。
從表面去解決交易問題根本沒有意義,治標不治本。一切的核心,都來自於你內心深處對正確的定義,你定義的正確,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也就是說,對於交易員而言:向內求取,提升自己,是征服交易世界的唯一方法。
筆者微信公眾號:黃逸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B_TsnW8BUQOea5OwuxG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