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選題往往是成功的一半,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題?去哪找選題靈感呢?小編認為從文獻中選題是個簡便快捷的辦法。相信大家從剛剛接觸科研開始,就在導師的要求下大量閱讀文獻,精讀好文章,這對新手而言,確實有些費勁。
但是只要堅持下來,量變就會發展為質變,一開始是「看的時候啥都懂,合上就忘了講啥」,時間長了就會「一點之見即成文」。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如何從文獻中找選題,讓文獻成為科研路上的墊腳石。小編整理了幾種方法,由易到難,一一為大家講解。
1. 照搬已發表文獻
這種方法有點 low,但不得不說很實用,很多低分雜誌中的文章都是採用這種套路。
舉個例子:
「某 RNA 通過抑制某蛋白磷酸化促進某腫瘤的轉移」,如果這是一篇 5 分的文章,那麼換一種 RNA,就是一篇新的文章。要知道 RNA 可是有很多種的!當然你要確實能做出表型,即可完全照貓畫虎,思路都不用你想。
這是最簡單的選題方法,適用於時間緊迫、老闆放養和懶癌患者。
2. 參考文獻思路,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嘗試
這個方法有點抽象,還是舉例上面的例子:
一篇 5 分的文章:「某 RNA 通過抑制某蛋白磷酸化促進某腫瘤的轉移」,借鑑研究的核心思路 —— RNA 通過抑制蛋白磷酸化,從而發揮其在腫瘤發生髮展中的功能。
於是,你可以嘗試做「另一種 RNA 通過促進/抑制另一種蛋白磷酸化,促進/抑制另一種腫瘤或者其他生理現象的發生髮展」。
這樣解釋大家就應該大概了解了。參考文獻的思路,這對有一定科研基礎(科研工作>半年)並且願意多付出一些的朋友們來說,是最好的選題方法,有挑戰但又在可控範圍內。
3. 從文獻中找可創新之處,拔高水準
這一級需要研究者有較深的造詣,足夠深厚的基礎理論功底,同時還要有一定的悟性。
繼續上述的例子:「某 RNA 通過抑制某蛋白磷酸化促進某腫瘤的轉移」,什麼叫拔高?這裡做三個示範:
(某長鏈非編碼 RNA 作為某小 RNA 的 sponge)通過抑制某蛋白磷酸化促進某腫瘤的轉移;
某 RNA 通過抑制某蛋白磷酸化(via 某信號通路)促進某腫瘤的轉移;
某 RNA 通過抑制某蛋白磷酸化促進某腫瘤(細胞的上皮-間質化從而促進其)轉移。
這類文章選題難度是不是一目了然?這不僅需要大量閱讀文獻,深厚的科研基礎,並且還需要強有力的師生團隊以及充足的經費支持。
以上總結的三種方法各有利弊,課題由易到難,水平也是由低到高。
假設小編舉例的文章是 5 分,那麼第一種方法照搬來的文章可能僅會 2-3 分,方法二可能 5-6 分,方法三很可能 7-8 分 甚至更高。
選題方法的選擇因人而異,需要對自我水平和實驗條件準確評估,小編給的建議僅供參考,覺得適用的小夥伴可以嘗試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