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張病床齊齊鋪開,方艙醫院真的有用嗎?病人不會交叉感染嗎?

2020-02-06     直新聞

文/張一

截至2月6日,武漢市已經改造完成和正在改造的「方艙醫院」包括洪山體育館、武漢客廳、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等15處。改造完成後,預計可提供萬餘張床位。其中部分方艙醫院已經開始收治第一批患者。

2月5日,患者在位於武漢國際會展中心的江漢方艙醫院內。

方艙醫院是什麼?

方艙醫院是解放軍野戰機動醫療系統的一種,由若干可以移動的模塊建成。這些模塊可以是真正的房屋,也可以是帳篷等可以臨時搭建的處所,在各種應急救治中廣泛使用。方艙醫院一般由醫療功能單元、病房單元、技術保障單元等部分構成,是一種模塊化衛生裝備,具有緊急救治、外科處置、臨床檢驗等多方面功能。

由於機動性好,展開部署快速,環境適應性強等諸多優點,「方艙醫院」先後參加了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等緊急醫療救援任務。在特殊情況中,它發揮了急救醫院的作用。

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解放軍的野戰方艙醫院第一次投入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見到的采血車也是醫療方艙的一種。

而武漢這次為應對疫情推出的方艙醫院,不同於戰時或抗震救災時啟用的野戰移動類醫院,它是固定地點的、通過大型場館改建的,其移動性主要體現在病床和可運輸的醫療設施,也就是臨時醫院的場館改裝版。

改造完成後,武漢的方艙醫院總計可提供床位1萬餘張。每個方艙醫院內的床位由幾百到幾千不等。目前武漢客廳預計可提供的床位最多,達到2000張。計劃床位數最少的是武漢體育館,300張床位。

正被改造成方艙醫院的武漢體育中心

為什麼需要方艙醫院?

在2月5日晚的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欄目中,主持人白岩松連線了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

王辰院長介紹,目前武漢防疫形勢嚴峻,大批患者沒有及時收治到醫院,這批患者在社會上的流動,在家庭中的居住,會造成更進一步的家庭和社區的感染,這是加劇疫情的最重要的因素。關鍵要把已經確診的輕症患者及時收入醫院進行集中救治和隔離。現在醫院床位大多用於中、重、危重症患者,輕症患者收治不夠,造成的問題突出。

而要把病人收進醫院,要想辦法解決醫院收治容量的問題。前期雖然已經採取了很多方法,但武漢市醫院容量還是有限。「方艙醫院」是用最小的社會資源、最簡單的場所改動,最快迅速達到擴大收治容量的作用。「方艙醫院」的醫療條件不像正規醫院那樣完備,但對輕症患者的基本醫療可以滿足。用它來收治確診的輕症患者,使患者得到醫療照顧、又能跟家庭社會隔離開,這是解決傳染的關鍵舉措。

方艙醫院是否存在交叉感染問題?

當看到方艙醫院的布局時,不少人都會好奇,這樣的環境無法實現完全的封閉隔離,患者之間難道不會交叉感染麼?

王院長在與白岩松連線時介紹,方艙醫院收治的都是確診的輕症患者。高齡患者不收,有基礎合併症的、容易加重的不收,方艙醫院應當是輕症患者的社區。

2月4日,王辰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也提到,由於方艙醫院收治的都是確診患者,病原相同,交叉感染這個問題不是突出問題。入院前除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外,還會經過流感抗原篩查,盡最大可能避免可能的生物安全風險。

2月5日,醫護人員在江漢方艙醫院幫患者辦理入住。

基本生活需求如何保障?

成百上千人住在一起,如何上廁所、洗漱是個大問題。以擁有1600個床位的江漢方艙醫院為例,洗漱、廁所等都安排在室外,場館北面設置有70 到80個移動廁所,按照至少每50人一個廁所配備,其餘應急和洗漱用。集中洗漱、上廁所便於集中消殺和處理排污,方艙的排污系統與居民生活系統相隔離。

生活用電也是剛需。江漢方艙醫院內的每個床頭會安裝4個插口,分別用作電源插口、手機臨時用電插口、醫用插口和備用插口,此外,為安全起見,每四個床位還裝設一個漏電保護器。

另外,所有方艙醫院都將有無線網覆蓋,可全面滿足醫護人員和患者通信需求。

這兩天,有網友發微博稱自己的親戚入住方艙醫院,批評場館內沒有暖氣非常冷,廁所衛生條件不行,伙食也不好。確實,在當前緊急的條件下改造場館建成的醫院,肯定條件是要差一些。希望這種呼聲能夠被聽到,後續的保障能夠跟上。當然,也有不少網友曬出了方艙醫院的伙食,看起來並不差。

王院長在與白岩松的連線中坦率地說,現在武漢到底有多少人被感染,這個數目並不是十分地清楚,我們期望病例數不多於現在設計的一兩萬張的總床位數。但是社區的交叉感染不制止的話,這個數字還是一個未定數。因此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達到建方艙醫院的初衷,把患者「應收盡收」地收到醫院,進而降低家庭和社區間的傳播。方艙醫院的條件沒有醫院好,但在現在沒有其他更好辦法的情況下,這就是可取之策、現實之策。

期待方艙醫院能夠幫助武漢儘快緩解床位壓力,讓輕症的患者能夠更好更快接受治療、治癒出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qwLHHAB3uTiws8KuJU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