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喀什丨「銅」樣的人生,不同的執著

2019-12-04     喀什市委網信辦



喀什古城的吾斯塘博依路手工藝作坊一條街是喀什的特色街道,走進這條熱鬧的手工藝街,耳邊縈繞的是「叮叮哐哐......」富有節奏的打銅聲音。

銅器是民族工藝品中的珍寶,製作技藝歷史悠久。銅器做工精巧、造型獨特,在維吾爾族群眾家裡常被作為工藝品擺設在家裡。有的民間銅器製作傳承人還將銅器做成高兩米左右的壺,擺設在院裡或門前,以展示精湛的手工技藝。

離喀什古城不遠的一處民居里,艾山江·圖爾蓀正專心致志地敲打著手中的銅壺,在他店鋪的貨架上擺放著各類精美的銅器以及一些日常用品,他告訴記者,銅器的製作工藝繁雜,包括壓花紋、剪銅皮、敲銅器等製作流程,最複雜的就是敲銅器,是將製作銅壺的不同部件連接在一起,使各部件之間嚴絲合縫,宛若一體。在交談過程中,他換了一把又一把的鑿子,進行鏨刻、鏤雕,銅器上的花紋精美,充滿了異域風情。在這條街,艾山江·圖爾蓀的銅器製作技藝是最為大家熟知的,他已經是第五代銅器製作傳承人,他做的銅器不僅造型美觀,而且結實耐用,受到了鄰里和遊客們的紛紛稱讚。

艾山江·圖爾蓀說:「製作銅器是一個體力活,首先要把銅熔化,用錘頭砸成厚度均勻的薄片,再用不同花紋的小榔頭在薄片上一點點敲打,做出花紋,最後將製作銅器的不同部件連接在一起繼而加工成各種圖案的銅器。」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傳統手工藝製作銅器費時費力,做一件銅壺就需要一天時間,比不上機器的效率。艾山江·吐爾遜說:「現在很少有人願意去學傳統手工銅器製作,我們家只有我父親和叔叔在做,傳到我這一代就剩我一個人,傳統手工藝銅器製作對於每一個環節都有嚴格要求,凝結著傳統手工藝人的心血與汗水。」艾山江·圖爾蓀對每一件銅器力求完美,更像是在精雕細琢一件藝術品。

銅器在新疆人的生活中分量很重,街上隨處可見的的餐廳裡面的茶壺大多是銅製的,街頭巷尾,有時還能看見人們在爐子上用銅壺燒茶。在古代銅器是富有的象徵,大戶人家才能使用銅器,普通民眾一般使用木器,高水準製作的銅壺紋飾精美,用久的銅器表面光澤逐漸變得低調內斂,更有神秘氣息。


在喧鬧的老城一角,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店主依馬木江·阿布都克里木從事銅器收藏已經有25年,他收藏的老舊銅器大大小小多達百餘件,每天他都會仔細的擦拭店裡的藏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充滿耐心。

魅力喀什丨「銅」樣的人生,不同的執著

銅器工藝品還在傳承著,手藝人用古老的技藝為喀什的文化技藝傳承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每一個銅器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個花紋都有自己的寓意,每一個造型都凝聚著手藝人的心血,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手藝人的堅持和傳承,才使得我們的傳統手工藝不斷傳承和發揚。(記者:艾孜海爾·艾山、王文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kW_0W4BMH2_cNUgq6_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