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王者歸來!北向資金爆買,機構為何看好?

2019-12-26     鬥牛財經

​此前受大基金減持消息影響調整的科技股,近日再度爆發,板塊內掀起漲停潮!而誰在爆買科技股呢?臨近年底,私募基金和北向資金的動向,或許可以給投資者一些參考。

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12月百億規模私募的平均倉位達到80.51%。其中,倉位超過八成的百億私募占60.38%,倉位在五到八成的百億私募有34.91%,僅有4.72%的百億私募在半倉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12月私募的倉位與11月形成了鮮明對比,臨近年底私募反而開始整體大幅加倉。

此前私募排排網11月公布的私募倉位指數顯示,近5成百億私募倉位在二成至五成,倉位在八成以上的私募只有18.95%,更有四成私募選擇減倉防守。尤其是股票策略類型私募的倉位降至冰點。

為何短短一個月私募基金態度來了個「大轉彎」?

據私募排排網對數百位基金經理進行調研的結果顯示,私募機構對於市場的熱情在逐漸回溫。其中,有73.33%的私募認為目前A股估值相對較低,經濟數據和政策環境都呈現利好趨勢,市場信心正在好轉,市場有望啟動新的「吃飯行情」。

而對於2020年行情,受訪私募普遍樂觀看待。81.24%的私募認為2020年行情大機率向上,慢牛行情可期,獲取超額收益機率很大;也有18.76%的私募對明年行情持謹慎態度,並且認為能漲的股票只會是最優秀的公司。

而具體到板塊方面,一些知名機構均重點看好科技股板塊。這從四季度機構調研情況的數據可以看到。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據choice數據統計,近三個月機構調研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是計算機軟體、計算機硬體和電子設備製造。這三行業都屬於科技板塊。需要注意的是,被機構調研的板塊和個股不一定立刻上漲,但這至少代表機構對該板塊的未來表現看好。

從資金層面看,被稱作「聰明錢」的北向資金,近一個月的流入領域重點同樣是科技板塊。

據choice數據統計,滬股通流通股占比增加前10名的個股,所屬行業是半導體和電子製造的占了好幾名。其中排名第一的韋爾股份,所屬行業為半導體,被北向資金增持了566.8萬股,流通股占比變動超過了4%。

(數據來源:choice數據)

據國開證券統計,2019年以來申萬電子板塊累計上漲64.61%,僅次於食品飲料板塊漲幅。其中半導體板塊表現最為突出,同時從業績層面來看,2019年前三季度電子板塊業績增速居中,子板塊中又以電子製造、半導體板塊業績表現相對亮眼。

對於科技股接下來的行情,機構怎麼看?

天風證券表示,隨著5G科技產業周期爆發,科技龍頭可能成為超額收益的主戰場。在成長股高增長階段,特別是加速增長階段,盈利的趨勢性最重要,估值是次要因素。其中的投資邏輯是,在產業周期爆發的趨勢中,上市公司的盈利預測大機率會被不斷上調,最終導致當前估值貴賤並不是主導股價的核心因素。

招商證券表示,在5G創新周期來臨,電子景氣拐點向上和進口替代加速的大背景下,市場對於電子科技大年的預期和熱情進一步提升,建議繼續把握消費電子創新(蘋果概念及可穿戴)、5G通信和半導體自主可控等成長主線,並關注電子周期板塊的低位布局機會。

近日東方港灣董事長、知名私募大佬但斌在媒體採訪中表示,5G浪潮的到來或將催生「全面牛市」。他認為,2019年因為5G的建設浪潮,帶來了局部許多企業的出色表現,但5G的藍圖還未展開,場景還未落地。

未來5年,5G帶來的消費場景會帶來許許多多的投資機會,這不僅是科技硬體領域,還包括網際網路服務,以及對消費行業各領域的改革和改造。想像空間非常大,但目前我們還看不清楚具體的場景會朝何處演變,例如雲計算、雲遊戲、物聯網、消費渠道數字化改革等等。我們可能看到在每個行業的龍頭公司都會迎來網絡化之後,數字化、雲端化的變革,5G的落地將帶來行業龍頭地位的逐步提升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投資的前景一片光明。

風險提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文中所提板塊、個股均只作為邏輯分析與技術交流之用,不作為操作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gOzQ28BMH2_cNUgl2D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