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停產致MCU掀漲價潮,國內上市公司有望受益(附相關概念股)

2020-04-08     鬥牛財經

隨著海外疫情的蔓延,全球第一大MLCC生產商村田日本福井工廠已停產。值得一說的是,停產的還有部分半導體廠商,據報道,由於疫情嚴重影響,部分海外的晶圓廠/封測廠宣布停工。需注意的是,晶圓是製造半導體晶片的基本材料;而封測則是晶片製造的整個環節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全球半導體或迎缺貨潮

無疑,量大面廣的MCU(微控制單元)將首當其衝。這裡先科普一下MCU是什麼?

MCU即微控制單元,又稱單片微型計算機(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或者單片機,是指將計算機的CPU、RAM、ROM、定時計數器和多種I/O接口集成在一片晶片上,形成晶片級的計算機。小到手機,遙控器,PC外圍,大到汽車電子、工業上的步進馬達、機器手臂的控制等,都可見到MCU的身影。應用可以說是非常廣的。

需注意的是,MCU旗下工廠大多在歐美,隨著歐美疫情趨於嚴峻,MCU已應聲漲價。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外MCU出貨價普遍漲兩三成,有的甚至漲到一倍左右。

而隨著部分工廠的停工,全球半導體缺貨潮將不可避免。

華創證券表示,雖然此前MCU漲價也時不時上演,但之前大多還是因為需求旺盛。而此次漲價則是硬生生地來自「缺貨」。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對國內MCU來說,這是一個「芯」機會。由於疫情影響,國外MCU大廠減產,未來出現供應鏈緊張是大機率事件。此時,若國內MCU供應商能積極應對,或是進入市場的良機,從而實現國產MCU真正的進口替代。在性能滿足的情況下,一旦客戶熟知的國內的MCU,將來國內MCU可能會成為更多客戶的選擇。

國內相關上市公司

雖然疫情影響下,部分廠商已減產停產了。但這並不影響市場的需求量。據市場分析機構IC insights 預估2022年全球MCU需求將達到438億顆,市場規模1500億元人民幣。行業快速發展之下,國內MCU領域公司有望受益。

國內相關上市公司方面,主要包括:

中穎電子

集成電路產品的設計和銷售,以及相關的售後服務及技術服務。國內較具規模的工控單晶片主要廠家之一。家電MCU主控晶片龍頭公司。

東軟載波

主營業務為低壓電力線載波通信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華為MCU晶片供應商。

國民技術

國內專業從事超大規模信息安全晶片和通訊晶片產品設計以及整體解決方案研發和銷售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近日,全資子公司國民科技發布了基於國民技術32位超低功耗高性能安全MCU晶片的額溫槍解決方案,以向客戶提供自主研發晶片及整體軟硬體解決方案。

納思達

公司以國產32位CPU為核心,以ASIC和SOC為解決方案,擁有齊全的產品陣列。自主設計的通用MCU晶片無論在產品特性上還是在生態體系上均處於行業先進水平,已實現批量出貨。

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S3ZCWnEBnkjnB-0zULo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