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國內暑期檔正式迎來火熱的「哪吒」

2019-07-29     木楓影視

今年暑期檔,本來沒有爆款可言,卻不想紅了《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式上映僅1小時29分,票房力破1億大關,創動畫電影最快破億新紀錄,實時票房位居同期電影第一。

截至7月28日22點12分,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官方微博宣布,影片票房已經突破7億元,刷新國產動畫電影單周票房新紀錄,國內暑期檔正式迎來火熱的「哪吒」。

在2019年7月26日中國內地上映首日,電影《哪吒》的官方微博發布了「上映1小時29分,票房破億」的消息,該數據創下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不少網友在該條微博下留言稱,「後面幾億的海報請提前準備好」。

《哪吒》大熱,看似偶然卻是必然。之前《千與千尋》老片新映,票房不菲。這也凸顯,公眾潛意識裡的懷舊情緒和動漫情結是很濃厚的。這些動畫片都以相對傳統和符合「史實」(小說記載)的方式演繹,教化和娛樂功能也普遍符合傳統價值觀,可以說是送給孩子們的「心靈雞湯」。

要讓老神話變成新傳奇,是動畫片製作的普遍難題。一不小心,中國動畫就會變成日本動漫式的搞怪或演繹成好萊塢式插科打諢。技術主義和娛樂至上,成為中國動畫片走不出的市場魔咒。立足傳統,讓娛樂和教化功能平衡起來,而且要擺脫日美動畫片的窠臼,還要走出簡單幼稚的心靈雞湯模式,中國動畫片需要轉型升級。

暑期檔《哪吒》的爆紅,也折射了現實主義影響的尷尬。2017年和2018年分別有《戰狼2》和《我不是藥神》發威暑期檔,且2018年暑期檔斬獲162億元,占當年總票房的30%。今年呢,一個《哪吒》鬧市場,是掀不起暑期檔票房漣漪的。被寄予厚望的《銀河補習班》,票房在超過5億後也後勁不足。顯然,今年暑期檔票房不容樂觀。

今年上半年,中國票房雖然達到300億元,但和去年相比卻晚了7天,現在暑期檔不爭氣,今年總票房能否超越去年被打上了問號。票房是衡量電影市場的「金指標」,這不是資本的錯,而是文化市場的規則所致。既然是文化產品,文化和市場一個都不能少。單就《哪吒》而言,它只能凸顯中國動畫片的市場潛力,卻撐不起暑期檔的疲弱。

---下文有劇透,介意請迴避---

01

說實話,第一次在預告片里看到煙燻妝、朋克風的哪吒,

影妹是拒絕的。

沒想到,正片卻變成了大型真香現場。

論技術,

這是影妹看過的3D效果最好的國產動畫。

不論是太乙真人帶哪吒在畫中遨遊,還是結局的高潮之戰,

都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不管是小哪吒Q彈的小肚子,還是清澈的海水,

都真實又靈動。

論故事,

這是影妹看過的劇情最完整豐富的國產動畫。

要知道,《哪吒》之前,

國產動畫基本上都沒有逃掉劇情弱人物薄的弊病。

《哪吒》則起承轉合完整,人物動機充分,笑點淚點齊飛。

為了不過多劇透,影妹不細說劇情,只說角色。

片中的角色都不是臉譜化的扁平的功能性角色,

以敖丙、申公豹尤甚。

哪吒是魔丸(惡)的化身,敖丙是靈珠(善)的化身。

照理說,哪吒和敖丙應該不共戴天。

偏偏,敖丙像世界上的另一個哪吒,他們是彼此唯一的朋友。

哪吒從小被當做大魔頭,遭到人們的無端仇恨。

敖丙作為妖族,為神仙所忌憚,被人類視為妖怪。

他們雖然一個乖戾邪氣,一個溫潤如玉,

但他們在成長中所經歷的孤獨和傷害都是一樣的。

哪吒和敖丙在夕陽中踢毽子的畫面成了電影最美的畫面之一。

很多電影中,反派是為了壞而壞。

申公豹作為《哪吒》的反派,不僅壞得有動機,而且有和哪吒相似的遭遇。

申公豹同樣為偏見所累,他明明學有所成,

卻因為豹子精的身份不被元始天尊認可,無法位列仙班。

他覺得命運不公,就用作惡打破不公,獲得認可。

就像最開始的哪吒,覺得既然人們把他當妖怪,那就做個妖怪給他們看。

換句話說,申公豹是哪吒內心惡的那一面的具象化。

如果哪吒執意破罐子破摔,被仇恨和不甘裹挾,未嘗不會變成第二個申公豹。

申公豹口吃的毛病不僅給電影增加了笑點,也給我們記住這一反派增加了記憶點。

這種對角色,尤其是反派角色的細膩刻畫,

連很多真人電影都難以做到。

02

好的技術和好的故事,讓《哪吒》好看。

但其驚艷處,

在於它徹底顛覆了我們之前對哪吒這一人物和故事的認知。

可愛正義的哪吒,變成了一臉邪氣的喪萌少年。

仙風道骨的太乙真人變成了騎著豬,說著一口川普的大胖子。

片中只有親切和藹的管家和綠色的海夜叉復刻了《哪吒鬧海》的形象。

有人說「戲說不是胡說,改編不是瞎編」,這種魔改簡直是糟蹋經典。

影妹覺得,封神演義本就是小說,

相比電視劇里讓楊戩跟妲己談戀愛,讓妲己跟紂王變真愛,

《哪吒》的改編簡直是改編的正面教材。

它雖然改變了哪吒的形象和故事的來龍去脈,

卻沒有改變哪吒的叛逆精神。

《哪吒》解構重塑了哪吒這一形象,給哪吒的故事賦予了全新的內涵。

1979年的《哪吒鬧海》著重講述的是哪吒的血性,以及他對父權血緣的反抗。

而如今這版《哪吒》與時俱進,講述了哪吒的自我認同和自我覺醒。

電影用哪吒的故事講述了善和惡。

什麼是善?什麼是惡?

誰說魔就是惡,仙就是善?

善惡真的分明嗎?善惡由誰定義呢?

龍族幫助天族斬妖除魔後,不僅沒有受到重用,反而被鎮壓在海底,

以致龍宮變成煉獄。

做出這種事的神仙真的是善的化身嗎?

人們因為心中的偏見和恐懼而惡意對待哪吒,這算不算平庸之惡?

哪吒是魔丸轉世,卻生性善良。

敖丙是靈珠轉世,卻也會為了龍族而大開殺戒。

善惡並不對立,而是共生。

很多人說,這版《哪吒》太暗黑,少兒不宜。

事實上,它是小孩和成人都可以看的動畫。

有些小孩,被同學嘲笑長得胖長得丑,被起各種不懷好意的綽號,他們可能因此變得自卑孤僻。

哪吒的故事或許會給他們帶去一些勇氣:

別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誰只有自己說了才算。

03

《哪吒》當然不乏遺憾。

看完所有彩蛋,也沒有等來哪吒復活成蓮花身的畫面,是一遺憾。

電影為了製造笑料,插入了很多現代科技和「屎尿屁」的梗,

看得影妹多少有些出戲或尷尬。

比如指紋解鎖,全息影像的運用;

比如吃鼻涕、太乙真人放屁,褲襠掏槍屌爆了這種略低俗的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dw_PGwB8g2yegND6T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