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在抗擊疫情的一線上,我市湧現出了一批批戰「疫」先鋒。他們是一個個抗「疫」一線的「小人物」,但他們生動感人的故事匯聚成了抗擊疫情的大能量。
主動請纓 「疫」無反顧的「逆行者」
陳曦是民樂縣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科室除他之外大部分醫護人員都是80後、90後的年輕人。陳曦怕大家過度緊張,就提出由他一人負責病人的診療,其他人不必與病人直接接觸。當被問及是否怕被傳染時,他說:「說不怕,那是假的,誰都有妻兒老小,不怕是不可能的!可是,我是感染科主任,我要怕了,我要不敢沖,那又該誰來沖?」就是堅守著這份責任和擔當,陳曦義無反顧地沖在了抗疫第一線。
1月20日,民樂縣人民醫院接診了第一位由武漢返鄉過年的發熱患者,而巧合的是,第一位發熱患者就成了民樂縣的第一位確診患者。自此,陳曦主動放棄休假,全天候24小時在崗,吃泡麵、睡地鋪,隨時處理疫情新情況,全身心投入到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防護服厚重,穿脫起來費時費力,為了節省上廁所的時間,他每天查房時不吃不喝,從早上8點進入病區,堅守到晚上8點出來,隨時為患者診治,一天下來,衣服濕透了,又餓又渴,可他還顧不上自己。「我何嘗不想回家過個好年,吃一碗熱乎飯。可是疫情不等人,我身上有責任,犧牲我一頓飯,保證全縣千千萬萬家庭的團圓與幸福,值了!我希望等我工作結束,可以看到人們取下口罩後燦爛的笑容。在和平年代可以為國而戰,是我的榮幸」。就這樣,他每天從早到晚帶領感染科同志堅守在抗疫崗位上奉獻著自己的力量。在他們的精心診治和護理下, 2月13日上午,確診患者已治癒出院。
上陣「夫妻兵」 共譜抗「疫」曲
楊斌和史燕同為肅南縣馬蹄鄉鄉政府幹部,疫情發生後,隨著鄉政府一聲抗「疫」號令的吹響,夫妻二人將年僅5歲的兒子安頓在父母家,果斷奔赴工作崗位,投入到抗擊疫情的一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夫妻兩人攜手並肩,逆風前行奮戰在抗擊疫情、防控監測的現場。丈夫楊斌主要承擔檢查點值班值守工作,負責進出人員、車輛的登記、體溫測量及消毒工作,妻子史燕負責所包村外來人員的摸底排查及疫情防控科普知識宣傳工作。疫情發生以來,在馬蹄鄉像楊斌史燕這樣的年輕幹部,就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已經幾天沒有時間回家,只能通過視頻和家中親人通話。他們選擇離開溫暖的家,或分隔兩地或攜手並肩,都在各自的崗位上堅守著、戰鬥著,成為抗擊疫情 「戰場」上的勇士。
「待到勝利日,我們再歡慶。」山丹縣90後黨員警醫夫妻郭志強和陳曉娜,原本計劃春節後舉行婚禮,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兩人立即決定延期舉行婚禮,奔赴各自崗位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從臘月二十九開始,郭志強就一直在繡花廟高速公路大隊負責路段執勤,陳曉娜也戴上口罩穿上防護服,忙碌在山丹縣人民醫院的預檢分診台和發熱門診,他們也成了這個春節最美「逆行者」。
居民生活用品的「代購員」 讓抗「疫」有溫度
「小李,家裡吃的快沒有了,請幫我採購一些生活用品,麻煩你們了。」「好的,我們買好馬上送過去!」這是甘州區東街街道社區網格員李學武手機微信上的一段聊天記錄。一個電話,一條微信,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和李學武一樣的網格員們的身影,疫情當前,他們就是群眾貼心的「代購員」。買奶粉、買菜、買油、買藥、拿快遞……「這些天我進的菜場、超市、藥店,比進自己家門還頻繁。」李學武笑著說。面對這場疫情,他從大年三十到現在沒有休息過。「放棄休息的何止我一個,我和同事們除了代購,每天還要進行宣傳、排查、執勤,說不累那是假的,但是想到能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盡一份自己的力量織密防控疫情網,就有了幹勁。」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各街道社區為轄區行動不便、孤寡殘等無法正常出門或正在進行自我隔離的居民群眾自覺承擔起蔬菜、米麵等生活用品的代購,及時送貨上門,有效解決了群眾的燃眉之急。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街道社區幹部職衝鋒在前,下沉一線,全力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織密街道、社區、網格、樓宇四道防線,全面摸排登記外來人員,做好群眾心理疏導工作,當好群眾的知心人,當好群眾的「代購員」,讓疫情防控有了「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