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首屆全國農村社區治理講習班在浙江省東陽市召開。全國24個省份和48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有關負責人參加此次會議。浙江省東陽市、江蘇省高淳區、福建省福鼎市、河南省汝州市、貴州省貴定縣在大會上介紹經驗。汝州市民政局局長張軍勝作為全省唯一代表在大會上作了「以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為統領,構建多方參與的農村社區治理機制」典型發言。
近年來,汝州市圍繞有關實驗主題,積極探索推進農村社區治理,不斷提升汝州市農村社區治理工作整體水平,創出了汝州農村社區治理經驗。
加強基層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把農村社區治理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層層壓實責任。選優配強全市村「兩委」班子,圓滿完成了全市465個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工作。市鄉村三級累計投入資金3億元,建成農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433個。依託黨群服務中心,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研究出台村支部書記績效考核辦法,明確維護中央權威、加強組織建設、聯繫服務群眾、維護社會穩定等10項職責,村支部書記、村主任工資由每月500元提高到1960元,「兩委」副職工資由提高到1580元,充分調動了基層幹部參與社區治理工作的積極性。將鄉鎮、街道工作經費配發由每月10萬元提高至50萬元,為鄉鎮(街道)黨(工)委推進農村社區治理提供資金保障。對成功創建星級黨支部創建的,市財政每年分別獎補2萬元、4萬元、6萬元黨建工作經費。去年以來,新評選星級黨組織228個,累計評選263個。
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構建多方參與的農村社區治理機制。圍繞實現鄉村「治理有效」的目標,堅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積極探索黨組織領導、多方參與的農村社區治理機制。市財政每年拿出100萬元獎勵資金,聘請90名專業律師,在各鄉鎮街道設立金牌律師調解室、法律諮詢服務室,為群眾提供法律服務,引導群眾自覺學法守法用法,提升社區治理法治化水平。開展文明村創建活動,引導農村群眾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評出的文明村,根據不同星級,獎勵村工作經費2000元至8000元,建設資金3萬元至6萬元。對評出的「十星級文明戶」,每戶獎勵500元。截至目前,累計評選文明村373個,文明戶4500戶。
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把農村社區治理與人居環境整治相結合,致力為群眾提供優美宜居的生活環境。按照農村居民每年自籌12元,市財政每人每年補貼30元的標準,引入10家環衛企業,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部建立市場化衛生保潔機制。堅持以保住房安全、保飲水安全、保用電安全、凈化環境、硬化道路、美化村莊「三保三化」為重點,啟動實施農村垃圾、污水、廁所等專項整治,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開展人居環境達標創建活動,市財政對一星級示範村獎補30萬元,對三星級示範村累計獎補80萬元,充分調動了村級組織及農村群眾參與改善人居環境的積極性。目前,已投入資金1.5億元,累計創建省級人居環境示範村377個,創建美麗庭院2萬戶。
2017年12月,汝州市成功創建全國首批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此次汝州市農村社區治理經驗在大會上進行交流,得到了民政部有關領導的高度肯定,也為全國推進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示範。(汝州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郭營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