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岐的書畫藏品主要來自於明代收藏家項元汴,清代收藏家梁清標、耿昭忠、陳定、高士奇等人。安岐歿後,其舊藏書畫多入清內府。《墨緣匯觀》著錄作品中蓋有安岐印的作品,部分是其鑑藏作品,有一部分則是偽造其鑑藏的作品。
卞永譽字令之、合之,號仙客,蓋縣(今遼寧蓋州)人,隸漢軍鑲黃旗,祖籍河南。精於鑑賞,著有《式古堂書畫匯考》等。卞永譽為卞三元之子,祖父卞為鳳在太宗文皇帝時任秘書院副理事官。卞永譽,由蔭生任通政使、知事等,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九),擢福建巡撫。康熙三十九年(一七),補刑部侍郎。康熙五十一年(一七一二)卒,年六十八。
元 王蒙 夏日山居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卞永譽舊藏書畫流入安岐家中,豐富了安岐的舊藏,安岐在《墨緣匯觀》中多次提到卞永譽。卞永譽為安岐收藏卞永譽舊藏提供有利的條件。安岐對卞永譽的藏品褒貶不一,《墨緣匯觀》記載卞永譽拆配、蛇足前人書畫作品。
卞永譽是安岐在《墨緣匯觀》中提到次數較多的一位收藏家,安岐也多次引用《式古堂書畫匯考》內容。但安岐描述卞永譽的詞語是貶多於褒。
《墨緣匯觀》中記載吳鎮《老梅並題》,安岐記卞永譽曾收一偽本,並於偽本上題字。褚遂良《模王右軍蘭亭序》卷:「此紙為卞少司寇所有,裝於卷後,然無害於真跡。余恐復蹈聚訟之誚,遂述之,非徒饒舌也。後龔開等跋雖真,亦非原跋。」《蘇氏一門十一帖》:「此冊卞氏所藏。冊前有老泉臨顧一帖,卞氏拆去,未得一見。」《定武五字損本蘭亭》卷:「跋為卞少司寇所有,故取他帖配入,以未損五字呼之。況虞跋五字未損之『未』字,洗刮重易,昭然在目,其以『已』字改者尤可辨證,遂將卞本拆去,以原帖合之,永為全璧。」王獻之《送梨帖》:「又董文敏以鏡面箋臨此帖,並書蘇軾詩附於後,甚佳,為卞少司令人續入者。」皆是安岐對卞永譽不當行為的批評之語。
北宋 蔡襄 陶生帖 台北故宮藏
張純修,字子敏、子安,號見陽、敬齋,直隸人(今河北豐潤)。安岐在《墨緣匯觀》中記載曾在張見陽家看畫。倪瓚《秋林山色圖》條目下記載:「吳淞圖有陶九成跋,筆墨淋漓,丘壑更勝,余得之廬州太守張見陽家,未用印記即為有力者攝去。」安岐亦有收藏張見陽的藏品,《墨緣匯觀》記載張雨《行書七言詩》即為廬州太守張見陽藏。
北宋 黃庭堅 報雲夫帖 台北故宮藏
高士奇,字澹人,號瓶廬、江村、竹窗,諡號文恪。安岐在《墨緣匯觀》中多次記載收藏高士奇舊藏。安岐對收藏的高士奇舊藏書畫評價中肯。著錄《書嵇叔夜絕交書》卷時記:「余見趙文敏所書絕交書凡三本,一孫退谷侍郎所藏本,今在梁氏,一平湖高氏綠絹本,俱不及此卷。」安岐記高士奇收藏《廬鴻草堂十志》卷與《瀟湘圖》卷,安岐認為《瀟湘圖》筆力妍弱,對此件作品並不滿意。
明 董其昌《葑涇訪古圖軸》 台北故宮藏
安岐對高士奇舊藏董其昌的書畫作品則評價較高,安岐舊藏董其昌《書畫小冊》,安岐認為該作書畫俱佳,若不經意。荒率處更有妙趣,可為珍玩。安岐晚年久病杜門,所收鍾繇《薦季直表》,安岐喜不自持,幸衰朽餘年,能得此墨妙,自詡與翰墨有因緣。從現存《薦季直表》的照片來看,此件作品上鈐蓋有高士奇的收藏印章,安岐亦記此件作品經過陳以御、高平湖、宋商丘所收。
內容整編自:高澤婷《安岐舊藏書畫作品聚散考》《榮寶齋》2019年9月刊,感謝作者及雜誌提供資料,如有問題私信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