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制毒的原料離我們的生活很近,他們被制毒者用作製成毒品的原料,我們稱其為「易制毒化學品」,而大多數人在這一塊兒的知識卻是「盲區」。
何謂「易制毒化學品」
易制毒化學品是指國家規定管制的可用於製造毒品的化學品。易制毒化學品可分前體和配劑,所謂前體是指該類化學原料在制毒過程中成為製成毒品的主要成分;配劑是指在制毒過程中參與反應或不參與反應,其成分不構成毒品的化學品。
易制毒化學品有三大類
易制毒化學品大致分為三類,第一類就包含:胡椒醛、黃樟油、鄰氨基苯甲酸、麥角酸、麻黃鹼等物質;第二類包含諸如:苯乙酸、醋酸酐、三氯甲烷、乙醚、哌啶等物質;第三類有丙酮、甲苯、甲基乙基酮、高錳酸鉀、硫酸、鹽酸等物質。
第一類易制毒化學品主要是用於製造毒品的原料,第二類、第三類主要是用於製造毒品的配劑。第二類易制毒化學品本身具有毒性或者主要是在實驗室使用。第三類易制毒化學品的運用比前兩者更為廣泛,在我們的生產和日常里都大量使用。
毒品原料竟也離我們這麼「近」
其實我們可以發覺,大多數合成毒品都是易制毒化學品加工而來,很多原料廠都會涉及到易制毒化學品。比如:造紙、自來水消毒、海產養殖、運輸消毒、調製汽油、電鍍;常見物:醬油、線路板、塗料、化肥、凈水劑、膠水、塑膠等等。
原料易獲,人人都能「制毒」?
如果是覺得發現了一條「不得了」的發家致富的「好路」,那就大錯特錯了,毒品並非「人人可制」。
制毒原料的管控其實也是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生產、運輸、經營、購買,每一個環節都要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批或是經過公安機關的備案。
比如在生產和經營環節,第一類藥品類制毒化學品大多需要經過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第一類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多是要經過省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審批。
在運輸環節,第一類需要報運出地市級公安備案。第二類需要報運出地縣級公安機關備案。購買環節亦是嚴格把控,第一類藥品類需要經過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非藥品類易制毒化學品需要經過省級公安機關批准。
除以上之外,第一類易制毒化學品的銷售情況,還應當自銷售之日起5日內報當地公安機關備案;第一類易制毒化學品的使用單位,應當建立使用台帳,並保存2年備查。第二類、第三類易制毒化學品的銷售情況,應當自銷售之日起30日內報當地公安機關備案。
個人不得購買第一類、第二類易制毒化學品。
……
上述只是簡單敘述(了解更多可以參照《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其實,國家對易制毒化學品管理十分嚴格,我們無需過分擔憂。
合成毒品與其有莫大聯繫
易制毒化學品是合成毒品的基礎,合成毒品大多人都有耳聞,譬如冰毒、麻古,這些毒品很多都是由化學加工研發製成。合成毒品大規模湧現,吸食合成毒品人數逐年遞增,已遠超傳統毒品使用者,究其主要原因也和易制毒化學品有著莫大的聯繫。
易制毒化學品大多取自於我們的生活中的常見物,還有很多是化學品加工製成,這樣的毒品原料較常見,被用於制毒的可能性高。
隨著合成毒品制毒技術的普通化,制毒門檻、成本降低,合成毒品產量不斷增大,一些不法分子瞄準化學品企業使用的麥角酸、麥角胺等原料,進行毒品合成,近年來製造合成毒品的加工作坊愈發的多了。
在2018年,中國共破獲國內製毒案件412起,搗毀制毒窩點268個,繳獲毒品14.7噸。
應對這樣的一個情況,國家對於毒品原材料的管控也愈發嚴格,制毒活動開始不斷向其他管控薄弱地區轉移,以往較少發現制毒活動的西北、東北地區制毒活動上升明顯。合成毒品和制毒物品的獲取難度加大,出現摻雜摻假、多點拼貨、價格上漲等情況。
公民須得防備
今天也要提醒大家置頂/星標康達君!
作者:普及知識的康達君|羿思月
編輯:羿思月
校對:小贊
審核:易雅婷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文章不錯,請分享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如果身邊有人不慎沾染吸毒,請多點關愛和包容,儘早幫助他們戒毒,逃離毒品的魔掌!
---- 版權歸湖南康達自願戒毒中心所有 轉載請註明 ----
微信號:KDjiedu
0731-88626626
http://m.kdjdyy.com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KDkIW0BJleJMoPMk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