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百善孝為先」,孝順老人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老有所養,也是作為子女該盡的義務。可現在,社會中出現了很多「啃老族」「巨嬰」,這些人非但難以孝順老人,甚至還需要靠老人來養。
很多人都聽過「烏鴉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動物尚且能對生它養它的人心懷感恩,更何況是人呢?也許此刻的你還在抱怨父母沒能力給你更好的生活,可有的人已經扛起了生活的重擔,為父母遮風擋雨。
誰不渴望有一個孝順的孩子呢?可孝順也是需要父母先做好榜樣的。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或許他還小,他還不懂事,可「人之初,性本善」,父母可千萬不要辜負孩子善良的本性,做一個好的榜樣出來。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飯呢,當然也有吃飯的規矩,比如不能吧唧嘴,也不能拿筷子在盤子裡翻來翻去,這樣會顯得很不禮貌。
這不,這天圖片中的寶寶正和爸爸媽媽、爺爺坐一起吃午飯,餐桌上放著幾個炒菜。可就在大家吃得很香時,孩子卻瞪大了眼睛,拿著筷子一直在一個盤子裡扒拉來扒拉去的找肉。
這孩子到底要幹嘛?這樣做也太不禮貌了!是這菜不好吃,還是他在找肉吃呢?就在家長對孩子的行為感到有些疑惑,又有些不滿,正要制止,想要訓斥兩句時,孩子隨後的一個舉動卻讓人感動了!
只見孩子從盤子裡終於夾起了一塊肉,大多孩子都愛吃肉,這也沒什麼奇怪的。可這麼好的東西,孩子竟然直接夾到了爺爺的碗里,這一幕實在令人感動。就連這麼小的孩子,都知道要把好東西留給爺爺吃,這家風真是不錯!
看著大孫子遞過來的肉肉,爺爺一時沒反應過來,直盯著孫子看,想必此刻爺爺的心裡怕是比吃蜜還要甜呢!雖然孩子的這個舉動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但它足以撼動人心,足以讓爺爺欣慰良久,這就是「孝道」。
網友們紛紛被這位有孝心的孩子打動了,有人說「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看來他的父母也很孝順!」還有人說「有付出才有得到,想必這孩子平常沒少受爺爺寵愛」,還有人說「只怕我還沒把肉夾給爺爺呢,就得被我媽揍一頓了!」
的確,「人之初,性本善」,沒有人生下來就自私貪婪,不懂得付出只會索取的,之所以有人能堅守初心,和父母的作為、日常的教育、環境的薰陶都是離不開的。想要有個孝順的孩子,那父母就得好好引導了。
1.肩負起為人父母的責任,注重親子感情的培養
血脈親情雖然為親子關係提供了天然的「保護罩」,但沒有付出就沒有得到,想要讓孩子孝順你,那你首先就得肩負起為人父母的責任來,不只要撫養、教育好孩子,還要多加關心和陪伴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將來孩子自然也會孝順你。
2.以身作則,以實際行動讓孩子看到你何為「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孩子變得孝順,那父母就得以實際行動告訴孩子何為「孝」,而最好的方式就是積年累月做給他看,比如吃飯時要先請老人上桌,日常生活中要多加關心和陪伴老人,這其實就是在為孩子播下「孝順」的種子。
3.適當成全孩子的孝心,培養他的獨立自理能力
孩子的孝心也是需要成全和鼓勵的。可想要培養一個孝順的孩子,就必須培養他孝順的能力,比如獨立自理能力,這樣等你生病時,他才能給你倒水、做飯,他的孝心才能得以體現。
4.不要一味哭窮,可以適當讓孩子看到你的難處
有些家長希望孩子能多孝順自己,便一味和孩子哭窮,這樣非但沒讓孩子變得孝順,反而使孩子變得自卑。想讓孩子看到你的難處,多加理解你,這的確有助於孩子孝心的培養,但這是需要溝通的,也可以讓孩子去你工作的地方看看,明白掙錢的不易。
我們每個人都會老,也都希望「老有所養」,那何不從自身做起,為孩子播下孝順的種子,讓他做一個知足感恩的人呢?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帳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