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一腔英勇。
上個周末,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動畫電影給刷屏了。
迄今為止,《哪吒》上映票房半日破億,到昨天零點累計綜合票房已破10億!
超過《功夫熊貓3》(中美合拍)的分帳票房成績,真正意義上成為國產動畫電影的票房冠軍!
豆瓣評分8.7,貓眼評分9.7,淘票票評分9.6。
單就這些輝煌的數據都告訴我們,這部電影真的很優秀,值得我們一看。
其實在上映前看預告片的時候,我就被驚到了。
螢幕上這個濃眉大眼,黑乎乎的煙燻妝,粗里粗氣的嗓音,還附帶一口滲人的大白牙的小豆丁是誰??
是他是他就是他!是我們的主角......小哪吒。
對比小時候的動畫片《哪吒鬧海》,這個新哪吒形象真的是有點辣眼睛了(並不。
直到看完影片從影院抹著眼淚出來,我們似乎都有點懂了,這個小哪吒為什麼如此別具一格。
整部影片走的是爆笑風,有些地方誇張的難以想像。然而正是這種誇大的描寫,我們在爆笑的同時也心酸不已。
先說主角哪吒。
這部電影與先前的哪吒題材作品,有很大一點不同在於,哪吒父母全新的形象。
在以往的作品中我們了解到,哪吒大鬧龍宮後,李靖夫婦為了不連累陳塘關百姓,把哪吒捨棄了出去,之後便有了「割肉換母,剔骨還父」這一情節。
小時候看到這裡為被拋棄的哪吒感到難過,同時也很厭惡那對冷漠的夫婦。
這次電影中卻塑造了一個慈愛無私的父母形象。
哪吒作為魔丸降生,天生神力開始搞破壞,村民紛紛驚呼「妖怪」,太乙真人想要了結魔丸性命時,是他父母護住了他。
不管哪吒是妖是魔,他畢竟是他們的孩子啊。
他才剛來這個世上,就算只有短短3年的活命時間,他們只想吒兒快樂的度過這三年。
哪吒母親每天疲於捉妖工作,還是會擠出時間陪伴哪吒。陪他踢毽子,儘管總被孩子的「神力」傷到,哪吒母親依然毫無怨言。
父親為了給哪吒辦生日宴,挨家挨戶的磕頭求村民出席。李靖七尺高的漢子,真想不到他是怎麼一家一家磕頭求來赴宴的村民。
他們是真的很愛哪吒,愛他們這個來之不易的孩子。
就連最後三年之期來到時,李靖都在隱瞞著夫人孩子,想要以命換命救哪吒。
看到這裡真的淚目了。
這個世界與我們羈絆最深的只有父母。
他們從不奢求回報,他們僅僅盼著我們能平安開心的長大,他們為我們什麼苦都能吃,什麼代價都肯付出。
父愛深沉,母愛細膩。
時光在流逝,我們在緩慢成長中的時候,父母鬢角的白髮也逐漸多了起來。
不要等失去才知珍惜,趁著時間剛好,多回去看看自己的父母吧。
在李靖夫婦小心庇護下成長的哪吒,真的快樂嗎?
怕是痛多於樂吧。
哪吒母親因一己之私保下「魔丸」,對村民有所愧疚,就沒日沒夜的去抓妖,還陳塘關一個安寧。
但卻因此忽視了對孩子的陪伴。
年幼的哪吒被困在宅子裡,沒有朋友,每天生活單調乏味,於是他開始三番五次溜出去找村民玩。
然而,因村民對「魔丸」的偏見,沒有人願意與小哪吒一起玩。
他們孤立哪吒,用石子異物砸小哪吒。
就是這樣的生活環境,使他成長為一個吊兒郎當、脾氣暴躁的哪吒。
把家裡搞得一團糟不說,一進鬧市,10秒內人畜退散、一片荒蕪。
你以為他出氣了,好受了嗎?
並不。
哪吒以暴制暴,雖然一時解氣,但從此村民對他的偏見更深了,他心裡也更失落了。
哪吒的命真的很不幸,本該是個靈珠出世、享受一切寵愛的他,陰差陽錯的成了所有人眼中的妖怪。
就算是被乾坤圈束縛了魔力變得無害,跟普通孩子一個樣,村民還是認為他是可怕的妖怪,一心想要害人命。
就算是他竭力救了被妖怪抓住的小女孩,村民還是不分青紅皂白的斷定,是哪吒抓了小女孩。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搬動。」
哪吒為打破村民的偏見,做過很多努力,但他失敗了。
生而孤獨,被人異樣看待。他的暴脾氣不是天生的,而是對這從小不公平待遇的反抗。
「你們說我是妖怪,那我就證明給你們看!」
他開始自暴自棄,不再奢望和村民友好相處,而是惡作劇戲弄他人。
每一次幼稚而又搞笑的戲弄,都隱藏著他對友情的渴望,對村民諒解的渴望。
然而,大眾常常是愚笨而不清醒的,期待他們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簡直異想天開。
成見一旦植入到大眾的眼中,便會紮根永駐。
他們意識不到自己小小的成見會給人帶來傷害,意識不到對方也只是個脆弱的普通人。
所以成見萬萬不能有。
每個人生來都是一樣的,沒有誰比誰更高貴。
對別人有成見的人,自己內心也是個不成熟的人,缺乏正確的認知與同情心。
成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成見所禁錮,走不出自己的內心。
哪吒雖被成見所累,變得性格惡劣,但他內心始終保持著一片柔軟的地方。
追殺妖怪時,妖怪順手捲走小女孩。哪吒氣急還是咬牙滅了手中的火,雖然追上妖怪更難了,他還是拚命去抓做亂的妖怪。
敖丙被泡泡怪石化後,哪吒並沒見死不救明哲保身,而是盡全力救了這個素未相識的人。
可見哪吒心底還是很善良的。
縱然他殺傷力巨大,毀樹林推房子,不把村民當回事。
但他內心始終有一條清晰的底線,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三觀竟然還是如此正,小哪吒真的是很厲害了。
能約束自己內心的,都是了不起的人。
現實中總有不少人指責社會冷漠,人心不古。
每當有什麼救人反被詐類似的新聞出現時,大家都會哀嘆,不是我們變得冷漠了,是社會不允許我們良善。
看似沒毛病,保護了我們自己。
但久而久之,你也不會發現,不知從何時起自己就變成了以前最討厭的那類人。
你變得下限放低了,變得不再將就了,變得跟那群人同流合污了。
這些變化都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你無從發覺,也無從防備。
誰也不想自己寶貴的一生變得麻木通俗。
所以不要一次兩次的把問題推給冷漠的社會。堅定自己的內心,守護好自己的原則底線,做好你心中最認可的自己。
何必要跟那些人較勁,做好你自己就行,你的人生並不是為了取悅那些不相干的人。
哪吒在得知父親要犧牲自己救他的時候,既開心又生氣。
開心的是,從小不被人喜愛的他,第一次真正認識到父母對他的滿滿的愛,喜極而泣。
生氣的是,他拒絕父親瞞著他的自我犧牲。
他說,「我自己的命我自己扛,不連累別人!」
哪吒內心真的長大了,他意識到了自己個人意義上的責任感,他開始勇敢的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自己的命太苦沒什麼,他還有那麼多愛他的人,這一生短短3年,他真的賺了!
死亡並不可怕,這本來就是他自己應走的路,不需要讓無辜的人為他承擔!
三歲的哪吒都這麼懂事,我們成年人怎麼能輸給他?
有人說,現在這和平時代的生活太過安逸,我們這代年輕人遠遠不比上世紀那群大作為的優秀青年們。
大多數年輕人娛樂至死,佛系生活,遇到不順心的事就「喪」著走下去。沒有明確的人生追求,日子混混沌沌,過得不知今夕何夕。
就連結婚率連年下降,也是與社會女性群體普遍對年輕男性失去期望有關。
這代年輕人的自我責任感很弱,尤其是剛成年的男性。
大部分在該成家的年齡里,意識不到自身的責任,意識不到如何從一個「男孩」到「丈夫」、「父親」身份的轉變。
我見過很多剛結婚幾年的年輕女孩,她們很多都在埋怨丈夫,埋怨糟糕的婚後生活。
他們的丈夫不會體貼孕期的妻子,不會合理的調節婆媳矛盾,不懂以長遠眼光的規劃他們的家庭生活。
實話說,一個男孩如果長期以上作為,總會有一天親手葬送自己的家庭生活。
所以,如果決心成立新家庭,請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要讓你的另一半對你心灰意冷。
不管男生是,女生也如此。
回到影片中,電影還有另一主角,龍族太子敖丙。
與他溫潤好看的外表不同的是,他有著比哪吒更慘的幼年經歷。
哪吒小時候還有父母愛,還有村民可以戲弄玩耍,還可以偷偷溜出去看看大千世界。
而貴為龍族太子的敖丙,從小被其父付以深望,在父親嚴厲的鞭策下長大。
教他的師父申公豹,也是個利用他成就自己偉業的人。
他的家裡在地下深海,沒有舒適的宮殿,只有可怕的地下岩漿和冰冷的石柱,日常活動的範圍也只有這裡。
他沒有朋友,頭頂兩對龍角,一見人就被當成妖怪。
在雷劫到來之時,他雖然很喜歡哪吒這個僅有的朋友,還是沒有違背父親的厚望,決定開始摧毀陳塘關。
在那一刻我是心疼敖丙的。
他放棄了自我,違背了善良的本心;
他放棄了人生唯一的溫暖,與哪吒拔刀相向;
他放棄了自身的未來,決定成全族人的夢想。
以敖丙的小天使人設,我基本可以預想,如果水淹陳塘關成功,反派戰勝主角,敖丙將生不如死。
毀了自己愛的一切,他該有多痛心。
父母生養之恩不可辱沒,他只能犧牲自我。
這種犧牲精神讓我很感動。
當然我並不是贊同犧牲自我這種行為,畢竟現代和諧社會,也沒什麼需要犧牲自我的悲情命運了。
大多數自我犧牲,都是一種善意向行為,但它是建立在自我安全的前提下的。
就拿每年都會出現的,「跳水救人不成反送命」、「幫忙制伏歹徒不成反被捅」等類似事件來講,我們幫助他人要建立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
有善心的你們都是小天使,正確高效的救助需要幫助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無論如何都不建議「自我犧牲精神」。
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是小天使啊,要對你們自己好一點知道了嗎?
文章最後,必須要提一下電影的「硬體」製作。
《哪吒》這部動畫電影特效真的是很優秀,高潮部分打鬥的特效畫面很流暢,看起來很舒服。
開頭元始天尊施咒、太乙真人施法靈珠那裡的「超現代」特效,都極富想像力!
還有敖丙族人傳授他龍甲的特效畫面,簡直精妙絕倫、令人震撼。
以及山河社稷圖裡的仙境遊行,一支筆繪出美妙人間。
以上的精彩畫面,都離不開製作團隊的艱苦付出。
據透露,導演團隊總共花了3年製作,劇本就花了2年打磨,全片最初有5000多個鏡頭,大約是普通動畫三倍。
其中,特效鏡頭有1400多個,占全片80%。
製作組如此的精心放映,結果果然不負眾望。
《哪吒》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劇組的付出,也離不開觀眾們的認可。
從當年的《大聖歸來》到今天《哪吒之魔童降世》,國產動畫電影逐漸擺脫低齡標籤,開始走向大眾視野。
原本進影院只當看個動畫片,卻沒想到淚目的同時,驚覺魔童哪吒與我們這代人竟如此的相似。
我們像哪吒一樣,從小在跌跌撞撞中長大,堅持不懈的證明自己,打破父母、及周圍人對自己的偏見。
在這條路上我們哭過、痛過,卻從不停下奔跑的腳步,逐漸長成成熟的樣子。
願我們在今後的路上,活的像哪吒一樣肆意不羈。
願我們,出走半生,歸來仍是一腔英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