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北向資金情況
本周北向資金凈流出合計約-284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出-141.80億元,深股通凈流出-142.34億元,可以看出凈流出資金規模對A股雖然造成了一定擾動,但市場流動性仍然比較充裕。本周滬股通凈買入額排名前依次是工商銀行(周跌幅-2.68%)、隆基股份(周跌幅-14.07%)、中國鐵建(周跌幅-8.16%)、交通銀行(周跌幅-3.05%)、中天科技(周漲幅11.09%),凈買入額排名靠後依次是貴州茅台(周跌幅-6.90%)、恆瑞醫藥(周跌幅-5.36%)、中國平安(周跌幅-7.64%)、上海機場(周跌幅-8.81%)、海天味業(周微跌-0.93%),本周白酒、家電、金融、傳統基建白馬股出現明顯補跌;本周深股通凈買入額排名靠前依次是美的集團(周跌幅-5.49%)、東方雨虹(周漲幅3.46%)、海康威視(周跌幅-9.24%)、五糧液(周跌幅-11.49%)、格力電器(周跌幅-9.38%),凈流入排名靠後的個股依次是聯絡互動(周跌幅-13.18%)、北京文化(周跌幅-2.89%)、萬里揚(周跌幅-4.81%)、航天電器(周微跌-0.44%)、聚光科技(周跌幅-6.36%)。雖然上周末司令觀察到資金逆市流入通信和半導體行業,國家大基金二期箭在弦上,因此建議可以重點關注科技題材。但是萬萬沒料到傳出中興通訊海外事件傳聞,雖然後來得以澄清,但股價卻連續三個交易日下跌幅度近-30%,對科技股板塊走勢造成了一定的拖累。
本周概念和板塊風口
從本周寬基指數表現來看,跌幅較少的依次是上證380、國證2000、中證500、中證1000、中小板綜,跌幅靠前的依次是深證100、深創100、中證100、創業板50、深證成指,「大而強」藍籌風格出現較多的補跌跡象;從本周中信一級行業表現來看,跌幅較少的板塊依次是傳媒、商貿零售、建材、醫藥、建築,跌幅靠前的板塊依次是汽車、通信、房地產、家電、電子,就像前面分析的除了白馬股(板塊)補跌以外,通信、電子跌幅也靠前;從本周wind概念漲跌來看,漲幅居前的依次是光刻膠、特高壓、血液製品、工業氣體、半導體材料,跌幅靠前的概念板塊依次是網絡切片、鋰電正極、小基站、高頻PCB、網絡優化,上周「光纖、網絡優化、特高壓、4G」有資金逆勢凈流入跡象,但本周題材走勢卻出現明顯分化。成交量和前期相比明顯減少,市場觀望情緒較重,不利於追逐題材風口。
下周預判和養基策略
周末監管層明確發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會受公共衛生事件影響,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工作也正在有序推進,預計對下周的創業板走勢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大家可以重點關注如華夏創藍籌ETF、華夏創成長ETF、華安創業板50ETF、天弘創業板ETF及聯接基金。不過隔夜美股和原油繼續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海外消極走勢不排除會傳導到A股,所以建議倉位上依然要謹慎,下周即使出現反彈也不要高倉位冒進。考慮到汽車、地產、家電等藍籌風格和電子、通信等科技風格本周下跌都較大,下周持倉風格建議仍然保持均衡策略,場內基金比如可以同時配置「國泰中證全指家電ETF+天弘中證電子ETF」,再比如同時配置「華寶券商ETF+華夏國證半導體晶片ETF」,觀察是否會出現風格輪動行情,再擇機賣出。場外小夥伴除了常規的定投計劃以外,暫時不要貿然提高倉位。另外也有小夥伴看到純債基金本周也出現凈值下跌情況,問是否還能持有?考慮到國內降息降准等貨幣工具手段實施的預期依然存在,並且市場流動性也不存在問題,純債基金依然是較好的平滑組合風險的固收類產品。當然,更加理想的工具是「貨幣+」類產品,詳細情況司令在本周五文章已經介紹過。
偶說完了,記得點贊支持哦。好了,麥克風交給你們,一起high起來!
歡迎關注「SL基金圈」,每天一個關於基金的新鮮、實用梗,與你一起分享養基心得和技巧。用數據說話,投資可以更美的。
好基養起來,Money賺起來!
人生不怕受累,就怕還沒積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TqCnEBfwtFQPkdBY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