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管理產業迎來黃金時代,千億規模投資機會一定別錯過

2019-12-02     鬥牛財經

​高層肯定 應急管理領域迎政策利好

近日國家領導人在會議中強調,應急管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及時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擔負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使命。要發揮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特色和優勢,借鑑國外應急管理有益做法,積極推進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發改委11月28日發布新聞顯示,同意《關於城市安全重大事故防控技術支撐基地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建設總投資9.53億元,將依託清華大學建設國際一流城市安全重大事故防控技術支撐基地,包括4個分基地和10個實驗平台。

另據《中國應急產業發展報告》統計,我國應急服務產品發展較為滯後(數量占比僅為2%),其中監測預警類和預防防護類分別占比24%和18%,事後救援類產品占比達到56%,因此建立主動應對的現代化應急管理體系仍然是發展的重點,而工信部統計2016-2018年我國應急行業市場規模已達到1.01-1.24萬億元。

應急通信是關鍵 產業鏈將持續受益

東吳證券認為,在應急產業鏈中,應急通信是最基本和最關鍵的保障,應急通信涉及應急指揮中心、公眾通信網/專用通信網、現場三個關鍵環節。其中應急指揮中心是統一指揮調度的核心,高清視頻顯示以及高速傳輸等技術是實現調度的關鍵。公眾通信網/專用通信網是應急通信的網絡支撐,同時應急現場通信設備的接入是保障應急通信的基礎。各產業鏈環節的關鍵技術及設備是應急通信產業的核心,是推動我國應急管理現代化建設的基礎。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截止至2017年我國應急通信中標項目數量為61個,項目金額合計為1.52億元。2018年我國應急通信市場規模為108.3億元,同比增長13.6%,預計到2024年市場規模將達到251.1億元。但由於應急通信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隨著應急產業管理對應急通信技術的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越來越多的行業標杆企業兼具技術領先及市場份額優勢。建議關注各產業鏈環節優質企業的受益機會。

華創證券表示,應急產業包括事前預防到事後處理,涵蓋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等4大門類,產業規模達數千億。從中央會議專門學習,再到發改委專項批覆9.5億重大項目,政策支持態度明顯,應急管理產業正在迎來春天,未來景氣度有望持續提升。

安信證券指出,公共安全的範疇涵蓋了社會安全,應急管理的市場規模也遠大於安防行業。工業安全與城市安全惡性事件屢次發生,應急管理警鐘長鳴。政策紅利近期密集出台,信息化將助力應急管理最終走向現代化。自應急管理部成立以來,頂層設計已基本完成,參考廣西、江西等地應急管理廳的招標信息,目前已步入了區域建設的加速階段。

光大證券強調,隨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落地應用,近年來前端預警應用亦有很多有益探索,未來有望成為重點加強和提升的關鍵領域。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善,城市管理的挑戰將從基礎功能滿足到居民安全幸福體驗轉變,城市應急管理有望進入提升事前監測預警能力,夯實事後救援力量新階段。

辰安科技作為國內應急平台龍頭企業,也是清華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唯一科研成果轉化單位,共承擔國家級和近30個省、10餘個部門、200餘個地市區縣級應急平台建設。此外公司在合肥落地全國首個城市生命線監測系統項目,覆蓋包括一環內老城區以及省、市政務中心等區域的道路、橋樑、供水管網、燃氣管網、熱力管網、排水管網等的監測預警,取得良好應用效果,也是應急管理向事前預警發展的重要探索。

風險提示: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zORxW4BMH2_cNUg_l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