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下限的泛娛樂時代,粉絲文化已失去底線。
前些天看到一則娛樂新聞,是關於蔡徐坤粉絲言論的,實實被驚了一嚇:
有蔡粉向蔡徐坤表白稱:你是我的南京條約,我已開始淪陷………………
看到這樣的句子,相信大部分中國人都會感到些許的憤怒和更多的無奈。
但這卻是千真萬確的現實,我們的粉絲文化,已經變得越來越沒有底線了。
是因無知而荒唐,還是因無恥而無畏?這真是個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
在泛娛樂時代,粉絲文化作為娛樂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帶動著龐大的利益鏈條。
而在利益的作用下,泛娛樂的運作模式,變得越來越沒有下限。
所以,實際上粉絲文化是泛娛樂時代利益驅使下資本作用的結果,本質上並非是粉絲的問題。
偶像和粉絲的關係,實際上只是資本運作過程中商品和買家的關係。
偶像作為資本打造的一個能滿足粉絲精神層面需求的品牌,
打造得越成功,粉絲就越發願意為其買單。
在泛娛樂時代,簽了合約的演員,沒有誰能逃得過資本的干預。
只不過,有的明星距離資本打造的形象更近些,
而有的明星,對外展示的不過是資本虛構出來的人設。
資本會引導和暗示粉絲按照他們想要的模式去最大化明星效應,
所以,粉絲的很多不理性行為,更多的是資本慫恿的結果。
如同文章開頭喬治所說的蔡徐坤粉絲的言論,其根源還在資本。
但粉絲個人的行為,同樣也值得深思,
由其是小鮮肉當道的當下娛樂圈,不理性的追星行為乃至無下限的粉絲文化,
使人感覺到一種因娛樂至上而來的尷尬和無奈。
2,追星行為是不是也應該考慮一下社會影響?
昨天,有網友爆料一向涵養性極高的汪涵,在錄製節目時被腦殘粉激怒,
當場怒斥所謂「媽媽粉」,起因是王一博粉絲喊「媽媽愛你」,結果被汪涵怒懟,
質問現場粉絲是不是有病。真覺得你們一些女孩子腦子是不是被門夾了,真是不知廉恥。
汪涵此番言論,引起網上熱議,有支持汪涵的網友說:追星也應該有底線,
媽媽這個詞實在太過偉大,不應該拿來追星用。
而反對汪涵言論的網友說:媽媽粉不過是代指將偶像當成兒子看待的粉絲群體,
並沒有其他實質上的含義,汪涵可能不懂粉絲文化里的這些新詞,
曲解了這句話的含義,所以才黑臉懟粉絲。
事實上,作為一個站在中國最前端的娛樂大台湖南台的當家主持人,
汪涵不可能對粉絲文化有誤區,畢竟他是常年主持綜藝節目的主持人。
只可能是他從內心真聽不慣也看不慣這樣的追星方式,所以才忍無可忍,出言制止。
那麼汪涵怒懟粉絲這樣的行為,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喬治以為,汪涵此舉沒有錯,更談不上過分。
明星作為一個資本打造出來的商品,他的性質就是成為粉絲心中想要的樣子,
那麼有粉絲將他當成兒子一樣去愛護,去表達一種情感,表面看沒有問題。
但同時,作為明星來講,他也是一個人,過分的去將自己的情感強加在明星身上,
是根本沒有把明星當成一個有尊嚴的正常人去看待,不過是一種意淫式的自嗨而已。
本質上不是在粉明星,而是單方面為了滿足自己的精神和情感需求。
其實很多明星從內心來講,是非常排斥粉絲的過激言論和行為的,
只不過在泛娛樂時代,粉絲和明星之間,有著非常直接的利益關係。
很多時候明星也很無奈 ,作為一個泛娛樂產業鏈條中的一環,明星有義務去維繫與粉絲的關係。
作為粉絲來講,對於明星的真實情況了解甚少,粉絲眼裡的明星,不過是資本包裝出來的樣子,
而粉絲往往寧願相信,自己粉的明星就是自己看到的樣子。
卻哪裡知道,自己不過是資本控制的娛樂遊戲中和明星互動一個角色,最終的結果還是利益。
這樣看來,粉絲的一些言行看起來更像是在虛構的遊戲里扮演一個角色而已,
何必投入那麼多的真實情感呢?而且還把最偉大的媽媽拿出來為明星助力,想想實在可笑!
崇拜偶像是人的一種普遍的精神需求,只不過有的人通過崇拜偶像來獲得自我塑造的榜樣,
使自己變得更好,這種崇拜的本質是非常正能量的,對自我成長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而那些追星的人,他們的崇拜行為,更像是一種精神吸毒,完全不顧及他人的感受,
很多追星族將對明星虛擬的感情作為精神支柱,甚至高於現實生活中的親情,
並且強迫別人接受他追星的行為,到處與人撕逼,活在空虛的世界裡不能自拔…………
這樣的追星行為,無異於吸毒,是對明星上癮,因而失去理智,
汪涵的怒懟,算是給這部分人或者即將成為這樣的人一瓢涼水,
若能澆醒,也算為社會出了一份力量,使這些青少年不再空虛。
3,粉絲文化該不該有底線?
凡事都應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粉絲文化亦然。
我們常常會被粉絲對偶像的一些所謂表白驚掉下巴,肉麻、不明所以、荒唐的辭令,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說不出來的。
而這些言論和行為,對許多思想未成熟的青少年,其負面的影響是不言自明的。
故粉絲文化的底線,不但應該有,而且如果想讓粉絲文化良性發展,
不論是資本也好,演員也好,還是粉絲,都應該對自己的言行進行約束,
至少不要打擾到其他人,至少不至於尷尬,至於像蔡徐坤粉絲那樣,用國恥來表白的行為,
已經不能用荒唐來形容,簡直無知又無恥!
這樣的粉絲文化,又什麼顏面稱之為文化呢?
專注自家,各自安好,你有你喜歡的權力,他有他不喜歡的權力,無須相互攻擊;
資本和明星也同樣具有管理好自己粉絲言行的責任和義務,
莫要觸碰了公眾的道德底線和國家法律法規,這是最基本的準則。
不要為了炒流量賺大錢而喪失了作為一個人最起碼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