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超過90天的封閉期
自今年初行情好轉以來,基金的發行規模和數量成指數級增長,雖然咱們建議投資人不認購新基,但有人喜歡去買,也攔不住,只能從一些基本上的常識普及下。
為什麼不建議買呢?
主要是開放式新基金在募集資金完成後,要經歷短則1個月,長則3個月的封閉期。
這個封閉期可能與大家理解的封閉期不同,換成建倉期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
主要是基金經歷要把募集來的資金,在封閉期內完成資金配置。
如果募集資金的量級不大,整個配置可能還比較容易,自然也不會因為收益有限影響本金。
但如果資金量達到百億,建倉布局就需要基金經歷仔細的思慮,要想把上百億的資金全部完成對股票或債券的持倉,也不容易。
何況,資金量大必須分散時間買入,否則可能短期內造成樣本股票的暴漲。
基金封閉期並不是說不存在虧損,假設遇到市場下跌,封閉期一過進入申購期,基金的凈資肯定會低於面值的。
綜合判斷,值不值得買新基,這一點要從市場的整個熱度考慮。
如有疑問,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對你有用,轉發是最溫暖的支持。
02
主要市場指數估值
全球主要市場指數數據,綜合估值指標為PE、PB、盈利收益率、ROE。
其中,90%為A股核心、行業和主題指數,A股外的主要市場為全球具有代表性的股市,如美股、港股、德股、日股等。
權益資產除股票外,原油、RETIs等其產資產依據歷史價格或波動參考配置。
第613期全球主要市場指數估值表
指數估值表說明:
1. 綠色部分為偏低和相對低估指數,安全邊際高,預期上漲機率大,可選擇定投,偏低估值分位點歷史位置低於10%;
2. 白色部分為合理估值指數,已定投倉位繼續持有,不再買賣操作;
3. 紅色部分為估值偏高指數,安全邊際低,可根據市場熱度,分批止盈;
4. 指數估值表包含A股、港股、歐美、日本等股票市場主流指數,同時納入石油、REITs等大類資產;
5. 指數交叉評估維度: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凈率和凈資產收益率;
6. 歷史分位點參考界限:偏低(<10%)、低估(<30%)、合理(>30%)、偏高(>80%);
7. 部分指數不適用以上指標。
03
長期的投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