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蘭,我們都在幫助你…

2020-06-30     蚌埠發布

原標題:李玉蘭,我們都在幫助你…

一周前

我市平民慈善家李玉蘭近況

一經蚌埠日報全媒體報道

立即引起市民關注

李玉蘭身體現在恢復怎樣?

李玉蘭飯店現在生意如何?

小編帶你一起去看看

打電話預約吃飯的好心人很多

6月29日中午,李玉蘭飯店來了四桌客人,與一周前的冷清形成鮮明的對比。「大包再來一盤羊肉水餃,207包間切一斤牛肉,再拿兩瓶啤酒。」飯店點菜聲音不絕於耳,生意好起來了,李玉蘭的家人們也很高興,干起活來都更有勁了。

「主流媒體的影響力是很大的,見報當天,就有很多人打飯店的電話,詢問俺媽的病情,還問了飯店的情況,有的直接就定房間請人吃飯,還有外地的好心人,問牛肉能不能快遞。」李玉蘭的女兒李姜英介紹,有一位市民訂包間,加了微信後,直接轉帳400元,說是押金;還有一位80多歲的老爺子,說很多年前就認識李玉蘭,定一個大包間,端午節全家聚會就安排到這裡。除了定單間的,還有辦宴席的,6月30日中午就有5桌,是給小孩過生日的,也是看到了報道與飯店聯繫的。

用心做好每一道「良心菜」

「有人說我們飯店菜有點貴,其實算下成本就知道了,比如滷牛肉,賣80元一斤。」李玉蘭的兒子李江平介紹,生牛肉要30多元一斤,一斤牛肉煮出來五兩五的熟牛肉,加上滷料和人員成本,一斤只能掙不到10元錢。此外,還有很多新鮮的菜,如果賣不出去不新鮮了,絕對是要扔出去的。而由於清真飯店不吃豬肉,比如炒木須,用的全是牛肉,這樣無形中就增加了成本,菜價要高一些。

雖然生意不好,但李玉蘭飯店乾的良心生意,不但菜品保證新鮮,連烹飪中的細節也做到位。記者在後堂看到,每次炒完菜用洗滌劑刷過,李江平都要多次沖洗鍋具,確保上面沒有一點洗滌劑,才開始炒菜,後堂的衛生也做得很好。

李江平說,有幾道菜是出鏡率最高的,分別是孜然羊肉、土豆牛肉絲、豆皮青菜、炒蝦仁和滷牛肉,很多老主顧都吃了快30年了,從沒結婚就來吃,現在小孩都快結婚了。

李玉蘭在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6月29日上午,蚌埠日報社機關黨委第三支部部分黨員來到全國道德模範李玉蘭家,看望慰問她,請她講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蚌埠日報社機關黨委第三支部黨員看望慰問李玉蘭

在家休息的李玉蘭,從孩子的口中得知飯店的生意好起來,她特別開心,身體也恢復很快,能夠自己下床,慢慢行走了。李玉蘭說,每次遇到困難,都有好心人來幫助她,感謝報社的報道和呼籲,還有一些老朋友得知情況後,到家裡來看望,還有黃莊街道和平社區等社區志願者,端午節前也來看望慰問,在此向他們表示感謝。

「飯店生意好了,我就有錢幫助更多的人,大家那麼支持我,我也要努力,把身體搞好。」李玉蘭說,讓自己欣慰的是,她帶動了很多好心人一起奉獻愛心,今年年初,有一位好心人送來四千多元,捐給沫河口鎮敬老院40多位孤寡老人,每人100元,當時自己也買了40多隻燒雞,一同送給老人。

全國道德模範李玉蘭講了一堂生動的黨課

「每個人都要有一顆樂於助人的心,力所能及幫助他人,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李玉蘭語重心長地說,小時候受到別人幫助,長大後要回報社會,自己始終相信好人有好報。李玉蘭的黨課讓現場每一名黨員受益匪淺,刻骨銘心。

「好人需要社會的呵護」

為了不讓好人「吃虧」

豐原大藥房已為

「平民慈善家」李玉蘭送藥13年

6月29日上午,蚌埠日報社機關黨委第三支部部分黨員來到全國道德模範李玉蘭家,看望慰問她,請她講了一堂生動的黨課。在黨課中,李玉蘭深情地講述了自己如何走上慈善道路,如何資助困難群眾,在堅持多年持續付出的同時,也不斷收穫別人感恩、收穫社會關愛的感人故事。

李玉蘭特別提到,有一家企業讓她特別感動。13年來,豐原大藥房堅守當年承諾,免費贈送李玉蘭需要服用的所有藥物,月月送藥上門,年年從不間斷。

2007年9月,當得知全國道德模範、被公眾譽為「平民慈善家」的李玉蘭長期患有慢性病時,豐原大藥房決定,要為李玉蘭長期免費提供藥品,並為其建立藥歷。

安徽豐原大藥房董事長石新友和員工們一起送藥上門時,當面向李玉蘭做出承諾,「李大姐,你的事跡讓我們很感動,你需要用什麼藥只管來,我們為你終身無償提供藥品。

這句承諾,豐原大藥房已經守了13年,這個義舉還在堅定不移地繼續中。

2007年至2020年,豐原大藥房每年為李玉蘭送出價值約為1.5萬元的藥品,累計已經承擔20餘萬元的藥品。

「『中國好人』溫暖了這麼多人,現在她有困難,不能讓『好人』吃虧、更不能讓『好人』心寒。」石新友說,豐原大藥房的宗旨就是為老百姓賣好藥,在創立之初就把服務群眾當作企業的服務信條,也把為消費者減輕用藥負擔視為企業理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平民慈善家李玉蘭為了做慈善散盡千金,當老人自己需要治病吃藥時反而感到捉襟見肘,於是,企業決定用這種方式向「中國好人」表達敬意。

「去取藥他們不收錢,我就不好意思再去,結果他們還派人給我送上門了,每年、每月送,真是實打實地,沒打過頓,十幾年了。」李玉蘭說,自己這些年一直被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折磨,每個月吃藥至少一兩千元,前幾年還做了心臟支架手術,每個月的用藥量更大了,但豐原大藥房的員工從不嫌麻煩,根據她的病情為她配藥、送藥,還為她建立了動態藥歷,隨時掌握她的用藥情況。

豐原大藥房淮河路店是李玉蘭常去的店,這個店的很多員工都為李玉蘭上門送過藥,為平民慈善家送藥成為門店十幾年來每個月都列入日程中必須完成的重要工作任務。到了該取藥的日子,只要李玉蘭沒去店裡,就會有當值的員工為老人送藥上門。大家都把這項工作視為「光榮使命」。即便今年疫情期間,工作人員依然堅持把藥物配好,並送到李玉蘭家中。

對李玉蘭的關注顯然不止於此。2010年5月,從《蚌埠日報》得知李玉蘭因為老伴身患重病,生活陷入困境以後,豐原大藥房又發動淮河路連鎖店、中榮街連鎖店、體育場連鎖店人員開展向李玉蘭家庭愛心捐助的活動。

來源:蚌埠日報全媒體

記者:陳昂 陳瑤 文/圖

編輯:侯 靖

監製:成 凱

點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mMyA3MBiuFnsJQVh7W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