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海,廣州之後米其林終於進京了,11月28日,《米其林指南2020北京》正式發布。用法國米其林官網上的話「被米其林收錄的城市,說明這個城市的餐飲以和國際接軌。」在此次公布的名單中,最高三星餐廳只有一家,二星餐廳兩家,一星餐廳二十家。
對比米其林上海,米其林廣州星級餐廳數量,此次米其林北京指南,依然令我們失望。北京作為一個美食之都,這裡匯聚了中國菜的精髓。而世界三大美食的中國菜,歷史悠久,烹飪豐富,菜肴眾多,廣受中外好評。但在米其林這份名單中我們看不出中華美食的博大精深,反而感覺北京這個美食之都在米其林眼裡成了美食荒漠。
就有網友評論道:米其林這此心血來潮,作妖給北京評了23家米其林餐廳,美食高地廣州才有11家,北京實慘又要被群嘲成美食荒漠了。
實際上米其林對中國菜作妖已經不是一兩次了。從米其林上海,廣州我們就能看出來,米其林根本不懂中國菜。他們依然用西餐的標準來評定「最好」的中國菜,就拿一份米其林上海推出的一份菜單來看,這些食物大多數都有西餐的影子,毫無傳統中國菜該有的樣子。
有趣的是在國外報道中,他們這樣說道:法國餐飲指南米其林在中國遭到攻擊,包括23家星級餐廳和77家其他推薦餐廳。一些北京人和食品評論家對米其林選擇的食品感到失望,他們說米其林選擇的食品並不完全代表中國。
我們可以看看在此次米其林北京指南中,米其林也將一些傳統中國菜納入其中,但是很有偏見意義。包括豆汁兒、苦味烙餅、炒肝、爆肚、炸醬麵,實際上傳統中國菜遠遠不止這些。而米其林給人的感覺是:中國普通百姓的烹飪水平仍然停留在肚皮、內臟上。
這些在米其林榜單上的食物根本沒有捕捉到中國菜的主流烹飪文化,更忽視了中國菜的藝術氣息。雖然他們也將一些傳統中國菜納入其中,但是以一種很極端的方式,處處體現他們傲慢的態度。
傳統中國菜需要被人了解,但不是用西方的標準。中國菜和西餐有明顯的區別,在很多時候我們會用西方人不會的烹飪方式,不知道怎麼使用的食物,如果僅僅從西方的標準來看,中國菜的標準早已將其包容在內。
米其林在中國需要用中國人的眼光看中國菜,才能受到中國人的尊重,而不是用西餐標準把一個美食之都變成美食荒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k9u3W4BMH2_cNUgnh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