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29是這些年的「話題飛機」,它可能是世界上第一種被全面淘汰了四代戰鬥機,以至於它的生產廠家「米高楊設計局」也由於它沒有成為世界主流機型,沒有多少國內外訂貨合同也差一點就倒閉「了,雖然米格–29升級已經為米格–35,但也無法恢復到冷戰期間「蘇聯戰鬥機」代名詞那樣的榮耀了!那麼米格–29性能到底怎麼樣?
實事求是的講米格–29戰鬥機算是好飛機 ,它只是生不逢時罷了,它是蘇聯「大縱深連續突破」作戰思想的產物,它在蘇聯空軍當中有一個比較專業的名稱,叫做:前線戰鬥機。它在1980年代初剛剛服役時就被部署到了駐東德的蘇軍「西部集群」,也就是說在冷戰時期「華約」與「北約」對峙時,一旦冷戰變成熱戰!它的主要作戰任務是支援地面「鋼鐵洪流」突襲西歐、護航蘇22/24,米格27一類的前線戰鬥轟炸機,並且擊落阻攔的北約國家戰鬥機。
作為前線戰鬥機使用它在蘇聯空軍的眼裡屬於「大規模消耗品」!在其他航空先進國家看來,從設計到製造都顯得很粗糙,這也和蘇聯的作戰思想有關聯,蘇聯通過二戰經驗認為:米格–29這樣的「前線戰鬥機」到了戰場上,最多只有幾十個小時的存活時間…有「精功細做」的功夫還不如多製造幾架,反而對部隊的戰鬥力提高有幫助。
那麼,米格–29是「粗糙飛機」嗎?舉一個軍迷們熟知的例子,米格29所使用的RD33發動機,這個發動機一直被西方詬病,但它並不像外界傳聞的那樣嚴重的耗油量大和壽命短,目前世界上可以製造這樣發動機的國家就是5個,類似中等推力型號不超過10個,雖然不如歐美國家發動機那樣的精細,但在蘇聯時代這型發動機是大量製造的產品,蘇聯的RD33發動機庫存量很大,米格–29在需要大修時RD33發動機拆下來根本不去維修,而是從庫里拿出一部嶄新的,試車之後裝上就是了,舊的仍倉庫里落灰!
但,這個問題到了其他購買米格–29的國家就麻煩了!RD33再便宜也得200萬美元一台,並且米格–29要使用兩台,在2500小時的機體壽命時間要使用6台發動機!加起來最少也得1200萬美元,問題是一架米格–29才多錢?這還未包括燃油,發動機維護保障費用……要是加起來差不多到了整機價格的三分之一的價格,使用費用太高了!
發動機的問題到了F–16戰鬥機身上就不一樣了,它使用兩種型號的發動機:F100–PW–229發動機(首次大修時間1400、設計壽命7100小時)和F110–GE–129發動機(首次大修時間2500、設計壽命8400小時),並且F–16使用一台發動機減少了一倍的維修維護量並且壽命還很長,這對於中型戰鬥機來說從使用費用就大大的降低,雖說F–16的購置費用要比米格–29高出較多,但是後續使用費用低,而且F–16的機體壽命可達8000小時,可以服役30年之久,僅這一項就相當於兩架以上米格–29的機體全壽命,在這樣久的服役時間內還可以進行多次升級,仍然不失為一架先進的戰鬥機。
所以,對於中小國家空軍來說F–16是物超所值的耐用品!而不是米格–29這樣的消耗品,這也是F–16熱賣,米格–29幾乎被淘汰了的主因。
雷達是現代戰鬥機的主要裝備之一,最早期的米格–29使用NO–193都卜勒雷達雷達,採用倒置式「卡塞格倫天線」,搜索距離80公里,前半球跟蹤距離56公里,後半球為24公里具備上下角探測功能,總體性能與美軍的APG–65雷達相當,這說明蘇聯戰鬥機的雷達並不是西方貶低的那樣落後,差距最多兩三年時間。
到了21世紀,米格–35已經使用上了「祖克AEH」相控陣雷達了,據說最遠探測距離達到了160公里,可以同時跟蹤30個目標與F–16C/D使用的APG–68(V)9技術水平相當,但米格–35的雷達性能是否穩定還不得而知。
波蘭空軍米格–29駕駛艙前面的機載紅外跟蹤跟蹤裝置和R–73大離軸角近距離格鬥彈,紅外跟蹤系統是與雷達、頭盔瞄準具一同工作,組成聯合火控系統,彌補各自的不足,它出現時也讓西方空軍大開眼界。
這套系統是頭盔瞄準鏡與飛彈是相連的,也就是可以根據飛行員頭盔瞄準鏡看到的景物以數據的形式連結給飛彈,再根據敵機的威脅程度是否發射紅外格鬥彈,說白了就是具備一定的「看哪打哪」的功能,這也說明了米格–29雖然是「大規模戰爭中消耗品」,但是它仍然具備了較高的先進性,與當時的西方F–16、幻影–2000這類的中型戰鬥機相比總體性能不相上下。
前東德空軍的米格–29A戰鬥機,兩德統一後被編入德國空軍,也使用了十多年之久。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為了獲取寶貴的外匯,整飛行團數量的甩賣米格–29,根據市場需要米格–29的改進型和衍生型號有20種以上之多,由於是「便宜的先進戰機」當時也確實占領了不少國際市場份額…誰知購買國經過一段使用後發現米格–29的使用費用太高,在後勤保障方面由於沒有蘇聯那樣全面的維護保障體系,在發動機和其它系統維護上困難重重!如果購買新的發動機又是一大筆費用,有限的軍費實在是難以承受。
波蘭的米格–29參加美軍組織的「紅旗軍演」,也與F–22進行了聯合演練。
總之,米格–29的使用要求有很高的技術保障水平,那麼它就是先進的戰鬥機!比如:兩德同一後米格29也在德國服役了一段時間,還根據使用的情況表明米格–29戰鬥機飛行1000小時故障時間是300次故障,而「精工細作」的「狂風戰鬥轟炸機」是1000小時有380次故障,要比前者高了很多!在德國較高水平航空技術的保障下,米格–29參加「紅旗軍演」多次大敗F16,相反米格–29也被馬來西亞空軍購買,但它們目前都大部分已經停飛了,這就是技術保障水平的差距。
所以,米格29的使用上是有條件的,如果在大國體系保障下它仍然是好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