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愛吃飯?家長別盲目補鋅,可能是這個原因

2020-09-05   幼教咖

原標題:寶寶不愛吃飯?家長別盲目補鋅,可能是這個原因

對家長來說,最大的心愿莫過於孩子的身體健康,吃嘛嘛香了,看著寶寶吃得滿足的小表情,想必家長再辛苦都不覺得累了。

而現實生活中,總有些孩子屬於「別人家的孩子」,不管吃什麼都特別香,這樣的孩子養起來特別容易似的。

而有些家長最頭疼孩子吃飯的問題,換著花樣給做,孩子就是不肯「賞光」,勉強吃幾口進去還總是吐出來,讓家長不禁覺得有些崩潰,難道吃飯就這麼難嗎?

寶寶斷奶後不愛吃飯,家長急著給補鋅

樂樂是個可愛的女寶寶,一歲的樂樂長得白白嫩嫩的,大大的眼睛隨了媽媽,看起來就像個洋娃娃似的。

從小就被奶奶帶大的樂樂一直都很乖,媽媽雖然上班,但是也堅持給樂樂喂母乳,不知道是不是吃母乳的原因,樂樂的身體一直都很好,很少生病。

現在眼看著樂樂開始吃輔食了,而且寶媽的奶水也不那麼足了,想著上班背奶確實辛苦,家人便決定要給樂樂斷奶了。

考慮到斷奶後要給孩子及時補充輔食,所以寶媽給樂樂買了很多種米粉,家裡的新鮮水果和蔬菜也沒有斷過,每天都會換著樣給寶寶吃。

因為之前一直吃輔食都吃得很好,所以家人覺得斷奶後也不會太差,可是樂樂卻給大家打了個措手不及,斷奶後壓根就不吃飯了。

按理來說,樂樂都一歲了,已經長了好幾顆牙齒了,就連後面的磨牙也已經長出了一顆,可以逐漸吃有一些硬度的食物了,但是樂樂就是不吃。

家人以為缺鋅,所以給寶寶補了一段時間的鋅,還是沒效果,最後經過醫生檢查是寶寶的咀嚼能力出現了問題才導致的不愛吃飯。

分析

其實很多寶寶都會在斷奶的前後出現不愛吃飯的現象,不管家長給做什麼,怎麼換著花樣哄寶寶吃,寶寶就是對輔食顯得很抗拒,甚至一些寶寶在徹底斷奶後壓根就什麼都不吃,讓家長很是著急。

但是寶寶不愛吃飯,可能是因為像案例中的寶寶一樣,咀嚼能力出現了問題,家長也不要盲目地給孩子補鋅,如果需要補什麼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進行。

大多數寶寶在一歲前不太需要咀嚼,吃的輔食也大多是泥狀,但是過了一歲後,開始吃需要咀嚼的食物了,就能看出來咀嚼能力是否出現問題。

寶寶的哪些表現說明是咀嚼能力出現了問題?

1.吃輔食的時候容易乾嘔

其實家長可以通過寶寶平時的一些表現來判斷出是否咀嚼能力有問題,比如寶寶在吃輔食的時候是否總會出現乾嘔的現象。

因為寶寶咀嚼有困難的話,食物不能被嚼得很細就咽下去,可是寶寶的嗓子眼很細,食物太粗就會刺激食道引起乾嘔。

2.習慣吐出比較硬的食物

給寶寶的輔食添加是有一定的順序的,都是從比較軟爛的泥狀,比如米粉,菜泥等開始,逐步向有硬度的食物過渡。

而咀嚼能力有問題的寶寶通常不願意吃比較硬的食物,只要家長給寶寶喂一些需要充分咀嚼的食物,寶寶就顯得比較抗拒會吐出來。

這個時候就說明寶寶太過於依賴軟爛的食物了,反而對有硬度的食物沒有接受能力。

3.喜歡吃流食

小嬰兒從出生開始就喝奶粉或者母乳,開始吃輔食是米粉,菜泥,幾乎全是原汁原味的食物,沒什麼特殊的味道。

而開始吃的輔食種類更多時,一般情況下寶寶是會很感興趣的,總是想要嘗更多沒吃過的食物。

不過如果寶寶的咀嚼能力出現了問題,就會排斥新的食物,反而只喜歡吃流食,還是更青睞奶或者是米糊之類的,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引起注意了。

貼心寄語:

飲食直接關乎著孩子的身體健康,所以家長不能大意,一定要及時察覺孩子的異常,以便做出正確的應對。孩子從小應該鍛鍊咀嚼能力,訓練口部肌肉,這樣對孩子說話發展也更為有利,而應該避免家長長時間喂食的情況,讓孩子由被動進食變為主動進食,對孩子今後發展更為有利。

我是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帳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