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楷書與顏真卿齊名,因名字起得好聽中舉

2020-08-04     藝術起源

原標題:他是中國最後一位狀元,楷書與顏真卿齊名,因名字起得好聽中舉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中狀元可謂是中國古代讀書人最為風光的時刻,無數文人墨士一生都在趕考的路上奔波,有些甚至到了雪鬢霜鬟之時,仍然懷揣著寶刀未老,報效朝廷的夢想。

即使是有著「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精神的李白,仍然有著「四門啟兮萬國來,考休徵兮進賢才」這樣獻賦謀仕的歷史,時至今日,高考狀元仍然每年人們追捧的熱點,而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後一位真正的狀元是誰呢?

狀元(劇照)

作為封建社會唯一能夠躋身仕途,獲得功名利祿的途徑,狀元在中國歷史上有著1300多年的歷史,從隋唐時期的科舉制開始,期間的每一位狀元無一例外都被記入史冊。

但凡事有第一,也總有倒一,在文人之間,「某某第一人」往往會名垂千古,如若是倒一,人生經歷往往是困難重重,就像是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回家都要買票令人惋惜,而中國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中舉後的人生也令人感慨萬千。

劉春霖

說起劉春霖,他的人生只能用悲喜交加來形容,在1904年,也就是晚清三十年,32歲的劉春霖從老家河北肅寧縣趕到京城,以喜極而泣的心情迎接自己的狀元之路。

然而任誰也想不到,歷史背景之下,在劉春霖考取狀元的第二年,科舉考試被取消了,當初的劉春霖剛被派去日本,在東京法政大學進修,直至回國之後,才發現自己竟然成為了「中國最後一位狀元」,被稱之為「第一人中最後人」。

狀元及第

不過在當時歷史背景之下,劉春霖也是一個錚錚漢子,在「滿洲國」派人,用皇帝溥儀的名義,要求劉春霖前去「偽滿」工作,他卻有著一腔愛國情懷,嚴正的回絕了對方。

作為最後的狀元,劉春霖不僅有著不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同時在書法上也並非等閒之輩,在近代書法界,至今還有著「大楷學真卿,小楷學春霖」的說法,被公認為「楷法冠當世」。

劉春霖小楷

楷書與顏真卿齊名,足以可見,無論是古代考取狀元,還是如今的高考,字體的重要性,只不過對於劉春霖的狀元之位,卻是偶然,儘管有人說他是實至名歸,憑藉一手比擬顏真卿的楷書榮獲第一,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

一般考取狀元,也就是殿試,需要先由主考大臣精心挑選多個考卷,再呈給皇上看,當時的朝廷由慈禧掌握,慈禧太后當初正是憂心忡忡,內憂外患之下,還在想著自己的七十大壽該如何舉辦。

劉春霖楷書

煩惱之際的慈禧,想到從科舉考試上獲得點吉兆,而當時被主考大臣排在第一位的考卷,並非是劉春霖,而是來自廣東的朱汝珍,慈禧看到卷面小楷優雅整潔,十分欣悅,但一看到名字後,就翻臉了。

首先是「珍」字讓她想到了珍妃,就是被她推下井底的珍妃,於是十分不悅,翻開了第二張考卷,這張便是劉春霖的考卷,小楷獨特優雅,加上名字寓意著「春風化雨、甘霖普降」之意,正巧1904年全國大旱,慈禧感覺是瑞祥之兆,劉春霖便成為了狀元。

狀元(國畫)

因起的名字好聽而中舉,古往今來劉春霖可以說是第一位了,只不過很多人看似是他運氣好,其實並非如此,在古代科舉考試之中,眾多排在第一位給皇帝看的試卷,多數都難中狀元,而其中的實力主要還是展現在字體的好壞之上,畢竟皇帝也不會細嚼慢咽去欣賞整篇內容,所以幾乎每個狀元,放到今日都能稱之為書法大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iB6uHMBLq-Ct6CZDjT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