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交易新騙局,數百人被買家坑走數百萬,明星也中招

2019-12-12     Hi生活菌

相信很多人都在網上或者電視里的新聞看到過,買家買東西被賣家坑的案例,幾乎所有受害者都是買家。難怪人家會說買的不如賣的精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現在買家也開始打賣家的主意了……

就在不久前,就有媒體報道了一件二手交易平台上賣家被買家坑錢的經歷。

一位大一新生小馬,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註冊成為賣家,剛掛了一件標價59元的衣服,就被人看中了,對方甚至不還價,直接要付款買。不過,就在對方即將付款的時候出現了問題。

買家給小馬發過來一個支付成功但賣家收不到現金的截圖,要求賣家開通「假一賠三」服務,完善店鋪收款後才能看到買家支付的資金。信以為真的小馬,就按照買家發過來的截圖,操作開通「假一賠三」服務。

雖然在交談時,出現了風險提示的消息,但小馬覺得這一般不都是提醒給買家的嗎?自己作為賣家又不可能是騙子,而且跳轉的介面看著也很正規。於是就無視了。

開通該服務需要交納一定數額的保障金,小馬在交完所謂的2000元商品保障金之後,對方又要求他交3000元「假一賠三」的保障金,這時候她才發現不對,趕緊聯繫對方卻已經聯繫不上了。

後來才知道,其實像小馬這樣步步陷入圈套在閒魚上被騙的賣家其實還有不少。

據調查,這樣的受害者們還組織了一個群,一個群里,被騙人數居然已經有159人,據群主不完全統計,受騙金額就達到75萬元。

不光普通老百姓被騙,之前,知名主持人沈夢辰也公開了她在閒魚交易過程中被騙的經歷,提醒大家不要上當。

這些騙子不但廣撒網,而且作案手段非常狡猾。他們把轉帳帳戶分散到不同公司,與閒魚號的帳戶毫無關係,幾乎無跡可查。賣家的錢有的直接就沖成了遊戲幣,或者顯示在某地超市已消費。

而對於這些騙子的行為,平台也是表示無力。平台表示也只能對騙子的帳戶進行凍結,但是卻無法追討被騙的錢。

因為這些騙子的手段狡猾,而且流程非常熟練,所以雖然有不少受害者舉報報警,但是卻很難破案。

根據新出台的《電子商務法》,平台方有責任和義務對參與交易的各方實體進行資格認證。評論員張建華指出,當受騙者進行舉報後,平台方有沒有真正的履行相應的監管責任及時採取防範措施,防範這種詐騙行為再進一步做大做多?

確實,當用戶被騙之後再補救,幾乎已經為時已晚,像這樣的騙局,平台如何在初期就扼殺在萌芽中,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所在。

此外,作為二手平台的用戶,尤其是新用戶,在平台上交易時也一定要留個心眼。千萬不要過於急躁,尤其是面臨金錢問題,一定要保持冷靜。很多詐騙犯其實就是利用用戶想要快點解決問題的急躁心理,趁火打劫。

總之,現在的社會人心比較浮躁,很多人為了掙快錢鋌而走險,甚至不斷開闢新的詐騙手段。大家在遇到涉及交易和金錢相關的問題時,一定要保持理智和冷靜,遇事哪怕慢一些,多考慮後果。千萬不要糊裡糊塗著了他人的道兒哦~

· END ·

*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gIG7_m4BMH2_cNUgBmj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