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放生活補貼、減免企業費用、穩定就業……浙江省財政廳帶來分量滿滿「定心丸」

2020-07-29   浙江發布

原標題:發放生活補貼、減免企業費用、穩定就業……浙江省財政廳帶來分量滿滿「定心丸」

今天21時25分,由浙江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有請發言人》第三季第9期與大家見面啦!

當前,浙江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階段,《有請發言人》第三季推出特別節目「凝心聚力促發展」。今天的話題是《惠企利民促發展 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本期節目請來了浙江省財政廳黨組成員、總會計師、總預算局局長倪學軍,和大家聊聊浙江財政惠企利民的那些政策~

倪學軍就媒體記者、普通網友等關心的問題,為大家一一解答。

今年的就業壓力非常大,財政部門在穩就業方面有什麼具體舉措?

浙江著力加大就業保障力度,促就業、拓崗位舉措是應出盡出、能用盡用。

一是助力穩定現有就業。一方面,階段性減免緩繳企業社會保險費,預計全年為企業減負909億元;另一方面,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預計全年返還資金105億元。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對受疫情影響的參保企業,各地根據企業不同情況,可返還1—3個月不等的社會保險費。

二是支持增加新的就業。對初次創業的重點人群,浙江積極落實一次性創業補貼和創業帶動就業補貼政策。比如高校畢業生,第一次創辦養老、家政服務和現代農業企業的,最高可獲得10萬元的創業補貼,還可以提供股權投資、基金扶持等服務,讓他們無「後顧之憂」。

三是促進困難人員再就業。加大就業援助力度,積極落實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和崗位補貼政策;對用人單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的,按規定給予社保補貼;對在公益性崗位安排就業困難人員的,按規定給予公益性崗位補貼。同時,對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準實行動態調整,對零就業家庭實行「一對一」幫扶,確保動態清零。

減稅降費對企業是好事,但政府的收入少了,加上很多補貼政策,支出又增加了。一加一減,財政支撐得住嗎?

一加一減,不是簡單的算術題,是對理財能力和水平的考驗。為此,浙江提出了「保、優、延、減、穩」的五字原則,統籌好政府「錢袋子」。

一是「保」重點。根據復工復產的新形勢新要求,通過調整相關領域專項資金結構,優先重點支持疫情防控支出、防疫保障企業和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企業,做到集中財力辦大事。

二是「優」結構。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應調盡調,把有限的財力用到刀刃上。比如,對年初預算安排的專項資金,除已明確具體實施項目外,優先調整用於疫情防控及企業復工復產。

三是「延」安排。對於受疫情影響,根據建設進度可以延後安排的項目,在保持政策不變的前提下,相應延後資金安排,將其調整用於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防疫情穩企業等相關政策的落實,後續根據工作進度再予以安排。

四是「減」開支。浙江在前兩輪一般性支出已至少壓減250億元的基礎上,又對非急需、非剛性項目,以及執行進度較慢、績效評價差、存在審計問題的項目作進一步壓減。不該花的錢一分不花,該花的錢花到最需要的地方。通過政府過緊日子,讓企業和百姓過上好日子。

五是「穩」運行。綜合考慮疫情影響等因素,合理確定2020年收支目標,強化「以收定支」,加大預算統籌和盤活存量資金資產力度,及時收回結餘結轉資金,確保財政收支平穩運行。

到目前為止,浙江的財政收入形勢如何?

1至6月份,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253.23億元,下降了2.6%。單純從數字上來看,還是下降的。從下降的幅度來看,逐步在收窄。收入的基本盤或者說經濟的基本盤已經穩住了。

全國兩會確定增加財政赤字、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共2萬億元,這筆資金主要用在哪裡?

根據人代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和財政部的有關規定,這部分資金主要用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新增的2萬億的財政資金,要求要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一竿子到底」。

受疫情的影響,困難群眾的生活可能會更加困難,他們能夠得到及時的救助嗎?

全力做好特殊時期困難人群的兜底保障,是政府的職責所在。比如低保金,特困供養金,孤兒和困境兒童的基本生活費,困難殘疾人的生活補貼,包括困難群眾價格臨時補貼等救助,這些救助補助都已經及時足額發放了。

近期出台的惠企政策有很多,是否有相關網站或平台可以供企業快速查詢?

浙江建立了浙江省企業服務綜合平台,設置了「浙企看」「浙企辦」「浙企扶」「浙企問」「浙企融」。大家需要了解的話,可以登陸浙江政務服務網,在首頁就有平台連結。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不少企業上半年很長時間是處於停工的狀態。財政部門有沒有摸排過,大概哪些行業受疫情影響是最大的?有沒有扶持政策?

疫情的初期外出活動的減少,對於服務業,特別是住宿、餐飲、交通運輸、文體娛樂,特別是旅遊業的衝擊很大。針對這些情況,為了減輕企業負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對這些行業以及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2020年度的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都可以減免。

浙江安吉民宿的一名經營者表示,今年上半年由於受一些影響,他們一直處於停工狀態,現在開始逐步恢復生產,但在恢復生產之後,他們面臨著巨大的人力成本問題:一是工資,二是社保,想諮詢目前在社保方面是否有優惠扶持政策?

浙江是用最大的力度來落實國家的減免社保費的政策。主要通過免減緩這幾個措施:

一是免,對中小微企業,免徵2~12月份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

二是減,大型企業等其他的社保繳費單位可以減半徵收2~6月份的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的單位繳費部分;對所有企業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減半徵收2~6月份的基本醫療保險費。

三是緩,對於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出現嚴重困難,沒有辦法或者是無力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可以申請緩繳社會保險費,以此來減輕企業的負擔。

企業的社保費可以緩交或者少交,享受社保費的企業員工,會不會受到影響?

企業參保職工按規定政策應該享受的社保待遇是不會降低,繳費年限也不受影響,也不會中斷。

浙江還建立了一個資金池,在全國最早建立了社保風險準備金,用於應對未來出現的風險。

惠企財政政策整體兌現的情況怎麼樣?會不會存在辦不了或者是辦得慢的情況?

開始的時候也有,通過各個部門的協同努力,省財政廳建立了周報制度,定期通報各地政策的兌現落實情況。還加強了監督檢查的力度,通過這些措施效果還是不錯的。

從2月份的第一周 兌現的是13億元,到5月份的最後一周,政策兌現已經達到了1233億元。

財政部門一方面要做好收支平衡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制定資金政策來推動經濟加快復甦。下一步,如何貢獻財政力量?

要以更加有效的手段來充分發揮財政的職能作用,充分利用財政的補助、補貼、稅收政策、政府債券,包括政府產業基金等財政政策工具,發揮逆周期的調節作用,強弱項補短板,這個「重要窗口」的底線要牢牢守住,根基夯得更實。

二要以更加精準的政策來幫助企業和困難群眾渡過難關。繼續抓緊抓好「五減」政策的落細落實落地,貫徹落實好中央和浙江的「兩直 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用心用力,幫扶中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

三要以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來做好「三服務」工作。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牽引,使財政部門的「上門服務至少一次」活動,通過「精準、有效、提升」為原則來推進深化這張金名片,幫助預算單位和企業,做好服務,送政策送服務送信息。

期待更多惠企利民的財政政策

高效及時地落到實處

期待經濟的春天能夠早日到來

編輯:徐一嘉

責編:李洲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