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郭新虎印象里,他有著幸福美好的童年。
水車、駱駝、小河勾勒出童年繽紛的色彩,明艷如畫卷。
但一輛改變命運的火車讓他與故鄉越來越遠。
「鳴笛響起,而母親還在那輛火車上」
5歲那年,郭新虎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父親去世後,母親為了生計,帶著一家人前往黑龍江大慶市謀生。
離鄉的火車漸行漸遠,半夢半醒間,火車停靠在寶雞站。
在車上憋悶了許久的郭新虎被車窗外的景象所吸引。玩心大起的他甚至忘了告訴母親就獨自下了車。
火車在寶雞站停靠的時間非常短。等郭新虎回過神來,火車鳴了笛,他來不及上車了。
而母親,還在那輛正在遠去的火車上。
他奮力奔跑,追趕著火車,鐵軌里的石子硌得腳生疼。坑坑窪窪的路面上,他不知道摔倒了多少次......
走投無路的郭新虎坐在鐵軌旁掉落眼淚,不識來路,不知歸途。
「糧倉與駱駝是對家最深的思念」
手足無措的少年,最終被好心人收養。
曾經的孩童轉眼間長大成人,為了報答養家,郭新虎拚命工作賺錢,每天扛幾百斤的糧食,心裡也不覺得苦。
日子流水般滑過。
郭新虎心裡始終惦念著母親和家人,他最大的心愿便是回到幼年時有糧倉和駱駝的家鄉,回到母親身邊。
時光荏苒,當初走失的孩童已年過六旬。
兒女們都已長大,郭新虎抱上了孫子。
「耳順之年依舊渴望尋家」
小屋枕青山,淺溪生春草。一方院,兩畝田,含飴弄孫,四季溫暖。
恬淡、平靜成為了郭新虎生活的主旋律。
耳順之年的他,最大的愛好是在菜地里種菜,事事親力親為,自給自足。
數十年間,他從未放棄過尋家,卻總是無功而返。有一次他在景區看見了很多駱駝,這讓他更加思念自己的家鄉和母親。
離開景區時,郭新虎花18元錢買了一隻駱駝毛絨玩具。
他找來了一個畫家,想把自己的家畫下來。
炊煙飄動,駝鈴叮咚;原野空曠,坡緩水長。幾間矮屋,住著爹娘。
他閉著眼睛一邊回憶小時候,一邊描述,拿到畫的時候眼淚就掉下來了。
「結束漂泊之旅,終於回到「畫」中」
當希望之門打開的那一刻,郭新虎終於見到了分別56年的親人。
離開時自己還是孩童,再見已是雙鬢斑白。
四個兄弟姐妹緊緊地相擁在一起。郭新虎感受著家人的溫暖。
遺憾的是,郭新虎的媽媽已經去世。郭新虎看著媽媽的照片,流著淚,說著「對不起」。
56年後,他終於踏上了回家的列車,走進了家的畫卷。
一顆在外漂泊的心,從此有了溫暖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