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歐,曾像流星一樣閃亮過天空

2019-12-30   ASKtime



還記得「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那位意氣風發的年輕創業者陳歐嗎?現在他的消息已經很少了。


流星划過天空時,會帶走很多人美好的願望,給人帶來瞬間美感。看到流星讓人感到幸運,又浪漫,也有人說流星劃落,是有人離開了這個世界,流星美麗又短暫。



「我沒法容忍自己是平庸的人,平庸就是失敗。」

陳歐說過,如果他不當公司CEO,可能會去買艘船,當船長,環遊世界。


說這話更多的自信可能來自家庭的成長環境,他的父親也不是一般人。


其實他在出國留學之前就在糾結,是創業,還是出國,這時他父親給了他非常忠懇的建議,讓他去史丹福留學。他的父親雖然看起來比較強勢,但是無疑在這件事抉擇上是明智的。


名校的資源固然比一般的大學好很多,在名校能學到一般學校學不到的東西。

學不到的東西當然包括高階層的人脈。名校特有的氛圍以及名校環境下帶給人的思考與認知。


在與新東方聯合創始人之一徐小平的對話中,他這樣說:「在史丹福我覺得最幸福的是你能夠見到很多成功的創業者。」


他說像這種故事發生在自己的身邊很多,感覺昨天是你的同學、身邊朋友、和你天天見面聊的人,變成了創業者,這種故事特別特別多,他覺得這種氛圍特別好,那是矽谷美國夢的一個根源。


當自己能看到周邊的所有普通人成功的故事,就發現機會是公平的,而且感覺機會特別多了。


只要你努力去奮鬥,都有機會成功。這句話在陳歐心裡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對成功的渴望也在與日俱增。


他開始籌劃自己成功的方向,帶著史丹福MBA,金色光環。




身邊貴人多


小時候的陳歐非常聰明,在小學拿過很多奧數的獎,小學畢業直接跳級讀初二。


他的聰明和對市場的敏銳都給他帶來了人生多個高光時刻,其實他應該一直生活在光環圍繞之中,大學他在新加坡完成。


在2006年,他還在新加坡讀大四時,僅靠著一台筆記本,創辦了在線遊戲對戰平台GGgame。


GGgame短時間內吸引了數量龐大的遊戲玩家,成為中國之外最大的遊戲對戰平台之一。2009年,陳歐發現自己與公司不合拍,於是賣掉公司。


2009年7月,陳歐在畢業後的第三天回國,開始第二次創業。


他帶著一個全新的項目,找到了天使投資人徐小平。


其實在2007年他經營遊戲公司GGgame,就已經和徐小平認識了,在北京翠宮飯店他們兩人喝過一次茶,當時徐小平就決定投資他的GGgam,但他那次沒有拿徐小平的錢。


兩年後,在中國大飯店他又一次遇到了徐小平,這才開始他們的合作,又一個公司Reemake誕生了!


徐小平向陳歐的項目投資了18萬美元,順便還給陳歐的團隊一套房子作為辦公場地。


史丹福師弟戴雨森也放棄學位回國追隨陳歐。陳歐還是選擇了遊戲行業,成立了Reemake公司,是在社交遊戲中內置廣告。


很快發現,他們發現搬來的國外模式在中國行不通。


這時聰明的陳歐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商機,他發現國內的廣大女性消費者對於線上購買化妝品的信心不足,線上化妝品行業沒有領頭羊企業存在。


女性化妝品就是他發現的新大陸!

他總結出了三個「可行條件」:首先,電子商務在中國正在高速發展是不爭的事實;其次,化妝品需求很大,但市場上還沒有一個可信的化妝品網站;最後,做這個別的男人不好意思做的行業反倒給了自己機會。


這時他和合伙人之間有了激烈的爭吵,陳歐要做電商,戴雨森提議做社區。


他們這邊爭執不休之際,國內颳起了團購熱,他提議先可以先以團購的方式做著玩玩。


當時公司的流動資金也只剩下30萬,他們就一面繼續著遊戲廣告業務,一面用了兩天時間,讓技術團隊搭建了「團美網」,「團美網」很快上了線,這就是聚美優品的前身。


聚美優品的高光時刻


這時的陳歐,是隨著廣告代言人的身份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同時,聚美優品也在飛速的成長著。


陳歐出名度越來越高,聚美優品這家在2010年成立的公司,也隨著「陳歐體」的走紅,迎來了爆髮式增長。


「夢想,是註定孤獨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質疑和嘲笑,但那又怎樣?哪怕遍體鱗傷,也要活得漂亮。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


只有1分39秒。陳歐在廣告中本色出演一位年輕創業者,面對外界的質疑與嘲笑,他打碎眼前的玻璃,簡單將受傷的手包紮後,繼續踩著玻璃碎碴前行。


「我為自己代言。」這句陳歐自己策劃的廣告詞,成為一代80後的記憶和個性標籤,傳遍大江南北。


應該準確的說陳歐迎來了:屬於他自己和聚美優品的高光時代。


2014年,年僅32歲的陳歐帶領聚美優品成功赴美上市,紐約交易所迎來兩百多年歷史上最年輕的一位CEO。


他本人也在2015年以11億美元的身家登上亞洲十大年輕富豪榜第六名。


不過,外界記住這位年輕的、帥氣的CEO,很多原因在於他的高顏值,以及那支創意十足的廣告,而在聚美優品上線之前,陳歐的在線遊戲平台GGgame和Reemake遊戲廣告公司都以失敗告終。


2014年公司的「假貨」事件,應該是聚美優品「高光時刻」和「至暗時刻」的分水嶺,上市後不久的聚美優品遭到致命一擊。


當年,禕鵬恆業等聚美優品第三方商家集中曝出售假,售假事件在不斷發酵。


在聚美優品員工們看來,假貨一直是電商行業的通病,不光是聚美優品一家曝出過假貨問題。


禕鵬恆業這家公司通過偽造品牌授權書和報關單等文件,不僅通過聚美優品銷售假冒服裝和手錶,涉及的電商平台還包括京東、亞馬遜中國、1號店、國美在線、走秀網、拉手、美團等,幾乎是整個中國電商行業被它拉下了水。


但是,那時聚美優品剛上市,創始人又如此受大眾的關注,他的一言一行在部分女性觀眾眼裡像明星一樣存在,任何情緒宣洩和質疑都會被無限放大。


有時,明星老闆是把「雙刃劍」。


而且公司是採取自營+平台模式,從第三方平台業務的成交額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集中曝出的售假行為集中在第三方平台業務。


為了斷臂求生,陳歐隨後極端地宣布砍掉所有第三方平台的化妝品業務,只做對供應鏈把控更深的自營。


砍掉第三方平台化妝品業務意味著什麼?由化妝品業務起家,從當時公司的情況來看,有超過一半的成交額由第三方平台完成,也就是說,公司的成交額將斷崖式減少一半,且少了一筆不菲的來自第三方平台的佣金收入,用戶數也直線下降。


利潤和用戶下降也就意味著風險要來臨,這時候考驗的不知是創始人的聰明,而是抗風險能力了。


在資本市場上,公司出現負面信息,股價是最直觀的反映,售假糾紛引發的一系列問題使得聚美優品的股價一路狂跌。


2014年年底,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公司股價從20美元跌到12美元左右,跌幅超過40%。


甚至還遭遇多家美國律所訴訟,理由是「發布虛假和誤導性的財務聲明,未透露銷售模式變化引發了財務狀況變化等相關實情,從而導致投資者受損」。


這時的陳歐,選擇在微博「正面剛」美國律所,並明確表述了未來聚美優品的規劃:在跨境、移動等領域發力,甚至要將免稅店搬到聚美優品APP上。


2016年2月17日,在聚美優品股價跌破7元的第20天後,陳歐坐不住了。


他提出以7美元作價,將聚美優品私有,退出美國股市。


什麼叫私有化?


就是將股市上全部的聚美股票回購,然後在美國退市。


當初以每股 22 美元赴美 IPO,如今以 7 美元退市,每股15 美元的價差,陳歐低買高賣一進一出就賺了1.665 億美元,小股東翻盤無望。


陳歐被網友破口大罵:「被嚴重低估不想著怎麼提升股東價值,只想著低價私有化,簡直刷新無恥下限了。」


陳歐的做法,影響的其實是所有中國公司的信譽,從這件事以後,中國公司在美國股民心裡,就多了一個上市只為斂錢的印象。


最終,聚美優品的私有化失敗,高管紛紛離職、投資人開始套現......


公司經歷了私有化失敗、市值及市場份額大幅縮水,他又開始了頻繁的投資與跨界。


2017年,聚美優品完成了對深圳街電科技的收購,陳歐出任街電董事長。


當時街電項目的投資收益遠遠高於電商業務,實現了真正盈利,且盈利數額也在不斷上升。


開始第四次、第…次創業

其實陳歐的眼光是寬廣的,思維也快,小學得過奧數獎項、跳級的聰明基因一直保持,很靈活、聰明。


2015年,聚美優品以3.72億人民幣投資布局母嬰企業寶寶樹,強勢加入覆蓋80%中國媽媽的線上母嬰市場。


儘管當時引起頗多爭議,但是陳歐堅定選擇,認為此舉「增強聚美優品在母嬰領域的能力」。事實證明,陳歐押寶正確:通過寶寶樹的投資,聚美優品得以拓展其用戶人群——從年輕人拓展到母嬰領域,帶來巨大效益。


2018年,聚美出品影視劇《溫暖的弦》,跨界文娛行業,開始為電商導流。


在《溫暖的弦》殺青之前,其版權就已經被湖南衛視和騰訊高價買入,作為投資方,聚美優品在劇集熱播前就已經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在電視劇熱播期間,聚美跟進劇情展開營銷,眾多劇迷在微博上曬出《溫暖的弦》同人包裝盒。


聚美優品的網際網路地位受到了衝擊,淪落到了三流電商的位置。


但陳歐自己卻沒有因此被打擊到,他自己的明星形象吸引了4331萬的粉絲,即使聚美優品不再輝煌,他的影響力依舊在,還是網紅CEO,經常遊走於各大網紅直播平台。


創業對他來說是成功的途徑,而且他創業的資本還在:人脈、資本、機會,這也比普通創業者多了很多優勢。


2017年在共享經濟還不太明朗的時候,他花了3億人民幣收購了共享充電寶企業街電82.07%的股份,成為了街電的最大控制人,當時很多人都不看好這個市場的時候,陳歐仍堅持相信自己的眼光。


他帶著他的充電寶事業再次走上了創業的道路。



而陳歐去做充電寶市場,王思聰還直接表示:「共享充電寶能城,那麼自己就直播吃翔」!



現在的聚美優品已經不是單一的銷售化妝品的公司,但是街電的發展是不是那麼順利,也待下一步驗證。


從遊戲公司,再到遊戲公司,到化妝品公司,再到多元投資公司,聚美優品的氣質已經沒有那麼獨特了。當人們討論這家企業時,焦點仍在那句廣告詞中:「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


陳歐被李誕吐槽


看了李誕在《脫口秀大會》對陳歐的吐槽,其實還挺感慨的現在娛樂節目都這麼大尺度了,這哪裡是吐槽啊,分明就是句句針鋒相對。


「我就想請陳總考慮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不賣假貨,可是我們都覺得你賣的是假貨,是不是比你真的賣假貨還可怕,產品沒有問題,我們就覺得有問題,是不是代言人出了問題……」李誕


不評論事件的對錯,但是吐槽大會節目效果還是不錯的,李誕敢說的「人設」再次硬朗起來了。


事情的起因是陳歐臨時缺席《脫口秀大會》錄製,李誕還說了陳歐不來的原因是嫌同場嘉賓MC天佑土。


雖然節目組給「歐」字做了消音處理,但有些部分,陳歐的名字還是非常清晰。結合李誕關於某U品的吐槽,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是在向陳歐開火。


陳歐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即夠知名度、夠大腕,又沒有多大的損傷。

娛樂圈,或者網際網路圈,成者王敗者寇的邏輯,曾經也以犀利毒舌出道的BOSS團嘉賓陳歐遇上新的毒舌脫口秀新星李誕,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上海笑果文化傳媒是王思聰看好的項目,這家2014年成立的以脫口秀為主營業務的內容公司獲得了王思聰普思資本的投資。


現在笑果文化完成A+輪融資,公司市值高達12億元,短短15個月,笑果文化估值翻了10倍,這次是笑果文化和李誕站在風口的歲月。


很多名人都曾說過:「站到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看看商業的輪迴。


商業的邏輯很容易懂,又不容易懂,也許這次「吐槽」反而又成了陳歐的助力。


看到這裡,是不是對陳歐創業的經歷又了更清晰的了解,我們的讀者中有很多都在創業路上或者創業夢中,創業艱難,如果沒有「好資源」謹慎出手,如果出手了,請堅持、再堅持。


陳歐,像是一顆流星,划過天空,給了我們許下自己願望的機會。試問,你們願意成為哪顆流星?


乳財傳媒出品,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