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動態】機載雷射器/多元化和包容性戰略計劃/「活力魔鬼魚2021」反潛演習

2021-03-01   國防科技要聞

原標題:【每日動態】機載雷射器/多元化和包容性戰略計劃/「活力魔鬼魚2021」反潛演習

1

美國空軍開始組裝機載雷射器

美空軍研究實驗室2月23日表示,計劃在2月接收「自衛高能雷射演示系統」(SHiELD) 的三大子系統中的首個組裝系統,其他兩大子系統預計7月接收。「 自衛高能雷射演示系統」項目旨在設計一種機載雷射武器以應對飛彈威脅,該系統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正在開發的雷射武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正在開發的光束控制系統以及波音公司製造的機載吊艙。本月的交付標誌著子系統開發和生產的結束以及系統集成工作的開始。目前,一些可行性測試已經在進行,加載了雷射測試吊艙的F-15飛機已驗證可以飛行,地基雷射武器也可擊落空射飛彈。首次全面系統測試將於2024年進行。

作者 | 劉燕(中國航發航材院)

韓妍娜(北京航天情報與信息研究所)

編輯 | 孫琴

2

美空中作戰司令部

提出多元化和包容性戰略計劃

美空中作戰司令部於2月19日發布《多元化和包容性戰略計劃》,旨在增強空軍的多元化和包容性。計劃提出的四條戰略路線包括:徹底改革空軍「組織文化和氛圍」, 以培養其 「環境、計劃、政策、流程和程序」的包容性,取消任何可能阻礙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形式;確保加強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願景和戰略」與空中作戰司令部的優先事項保持一致,並查明實現這一目標的「人為」障礙,開展公開對話;在吸引、招募、培養和評估軍隊人員時應注重多元化和包容性,包括確定職業領域和關鍵領導職位的多元化差異,特別是高需求、低密度的專業領域;確保訓練環境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並確保領導和部隊了解其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教導指揮部職員和領導如何培養和保持多元化和包容性,並將其融入到組織協作中,使其運作更加有效;重點是確保取得的進展能夠持續進行,包括建立企業級多元化和包容性基礎平台,以增強穩定性;制定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績效及指標,並評估人才管理和組織文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加強多元化和改善包容性的能力。

作者 |楊亞超

編輯 | 孫琴

3

北約正式開展「動態魔鬼魚2021」反潛演習

2月22日,北約在地中海正式開展「動態魔鬼魚2021」 (Dynamic Manta 2021)反潛演習。此次演習由北約海事常備第二小組負責,將持續到3月5日。美國、法國、德國、希臘、義大利、西班牙、土耳其和比利時八個國家的潛艇、水面艦艇和飛機參與此次演習,包括美國「洛杉磯」級核潛艇、P-8A 「海神」海上巡邏機、法國「戴高樂」號航母戰鬥群、西班牙「克里斯托瓦爾·科隆」號護衛艦及義大利「烏羅·維吉尼奧·法桑」號護衛艦等。北約海事常備第二小組指揮官表示,此次演習將促進航母打擊群在潛艇高密集環境下提升反潛戰技能;提高反潛作戰人員面臨特定地理環境和威脅時的作業熟練程度;維持北約部隊的高度戰備狀態;增強北約盟國部隊之間的互操作性。

作者 |李志煒(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

作者 | 孫琴

4

法澳共建新國際研究實驗室推進人機互動發展

法國與澳大利亞共建了一個名為「交叉」的新國際研究實驗室,該實驗室將聚焦人類-機器代理之間的協作研究。實驗室的參與機構包括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阿德萊德大學、弗林德斯大學、南澳大學、法國技術大學、法國大西洋高等礦業電信學校以及法國海軍集團,其中法國海軍集團是唯一的工業部門參與機構。該實驗室主任表示,新實驗室將匯聚來自法澳兩國的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計算機科學、工程學、人因和心理學等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共同應對重大挑戰,為人機互動尋找新的途徑。該實驗室位於南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通過融入世界七十多個國際研究實驗室的龐大網絡,可直接促進南澳大利亞在人機互動等高科技產業的發展,並通過國際合作吸引並留住頂尖科學人才。

作者 |秦浩(中國電科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作者 | 孫琴

註:原文來源網絡,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相關建議僅供參考。

更多精彩內容,請回復關鍵詞查看:

綜合分析

戰略與規劃

科技管理

國防創新

軍事理論

人工智慧

陸軍

海軍

空軍

航天

網絡空間

電子信息

核武器

高超聲速

無人系統

精確打擊

防空反導

新概念武器

生物與醫學

戰例與演習

先進材料

製造

基礎科學

技術

先進動力

與能源

試驗鑑定

軍事科學院軍事科學信息研究中心微信平台

覺得不錯,請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