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才能吃到的「文化」小吃,不是臭鱖魚,用硯石製作

2019-10-03     旅行隨手記

我是旅行隨手記,一個志在發現旅途中美好小細節的職業旅行家。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不錯過各種旅遊資訊。

去過黃山的遊客應該都知道,因為古徽州文化底蘊深厚,這裡的旅遊資源的美食文化都是獨一無二的,有很多只有到了當地才能吃的到,即便是安徽其它城市都很難得見。比如上過《舌尖上中國》節目的臭鱖魚和毛豆腐。但這兩樣東西因為聲名遠揚,並不需要再過多贅述,這裡就介紹另一個更有「文化」的小吃。

自古以來,黃山地區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都是非常受文人雅士歡迎的。即便現在遊客去到市區的屯溪老街,以及西遞等古村落,還會見到許多這樣的店鋪。而介紹的這種小吃就是用四寶中的硯台石製作。

這種小吃名字叫做「石頭粿」,是一種黃山歙縣傳統的麵食小吃,據說已經傳承了百年,清代就負有盛名。主要原料是黃豆和肥肉,要先把黃豆炒熟加工成粉,然後加上肥肉丁製成粿,然後再放入平底的油鍋,壓上硯台石。

這樣做的原因是什麼呢?很簡單,壓上石頭以後,裡面的肥肉便更容易煉出油,然後流到外面的粉皮上。然後整張粿就裡酥外脆,薄薄的一層,口感非常好。

那麼為什麼要用硯台石呢?因為這種石頭平整光滑,密度也剛好合適。按壓起來剛剛好,也不會有太多摩擦,再合適不過了。這種每一塊都要經過硯台石製作的粿,是不是很有「文化」?流傳至今,石頭粿也不單單是一種經典原味的餡了。演變有青菜、梅干、胡蘿蔔菜等數十種口味。

這種小吃的價格也非常便宜。所以來到黃山,不要只追求臭鱖魚和毛豆腐,石頭粿也是當地必打卡的小吃之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yeOkW0BMH2_cNUgY2X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