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氣喘、發燒……很多人一想,這不就是感冒的症狀嘛,吃兩顆感冒藥,多喝點熱水肯定能好吧?
等等,有時候光看症狀不是百分之百靠譜,有一種肺病就和感冒很相似!
29歲的小金已經咳嗽了一個月,還伴隨有少量黃痰,她以為是流感,吃藥後卻沒能好轉。醫生建議她做肺部檢查,結果查出左肺葉有一個直徑超過1.1cm的肺結節,病理顯示為微浸潤型肺腺癌!原來她得的不是感冒,而是肺結節病。
為什麼肺結節病和感冒的症狀這麼相似?查出肺結節就一定是肺癌嗎?別著急,可可馬上幫你解開疑惑!
1
肺結節病 VS 感冒
典型症狀太相似
肺結節病是一種因肺部出現結節而引發的疾病,部分症狀表現與感冒非常相似,往往容易被忽視。
1
高度相似症狀:咳嗽、乏力
感冒多為上呼吸道感染,常伴隨有咳嗽、氣喘、咽干、扁桃體發炎等症狀,咳嗽時喉嚨有明顯刺痛感或者異物感,一周左右即可自愈。
而肺結節病稍有不同,有時會有咳嗽、少痰,甚至少量咯血,吃感冒藥不能緩解,且持續時間超過2周。
另外感冒通常會有全身乏力、發熱等情況,而肺結節病不僅會引起乏力、發熱,還可能伴有體重減輕、食量下降、胸悶、憋氣等情況。
2
肺結節病其他典型症狀
除了和感冒相似的症狀,肺結節病還有一些其他的典型特徵,比如盜汗、氣短、胸痛、聲音嘶啞、淋巴結腫大等。
另外,約有30%的肺結節病可能侵犯皮膚,出現皮下結節、結節性紅斑、丘疹等;有15%可能侵犯眼部,出現眼痛、視力模糊、睫狀體充血等;約有5%可能累及心臟,出現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結節病還可能干擾人體鈣的代謝,導致血鈣、尿鈣增高,引起腎內鈣鹽沉積和腎結石。
2
嚴重肺結節病
可能累及多器官
1
肺結節病可能來自感染
肺結節病是一種累及多系統、多器官的肉芽腫性疾病,有80%~90%的機率發生在肺部。
當肺部受到病菌感染時,免疫系統中的巨噬細胞和T4細胞會大量聚集在感染處,分泌出促使纖維細胞生長的因子,可引發肺泡炎。長期發展下去,就容易形成纖維細胞結節。
但目前肺結節的病因也不是特別明確,還可能與遺傳、免疫、環境等相關。
2
可能累及多器官
雖然肺結節早期危害不大,但仍有一定惡化幾率。而且結節病多發還將促使肺纖維化,減弱呼吸功能,並可累及多個器官和組織。
如果結節浸潤周圍淋巴組織,可引起免疫功能紊亂、肝脾功能異常,嚴重時可導致肝脾腫大甚至器官衰竭。
又或者累及骨骼、關節、肌肉,會引發關節炎、骨囊腫等疾病。發生在肌肉中的結節,還有50%的可能損害到神經系統,出現腦神經受損、偏癱、神經肌病、腦膜炎等。
3
肺結節病=肺癌嗎?
這種結節>1cm要當心!
相信很多人要問了,既然肺結節病是由於肺結節引起的,那麼肺結節又是什麼?會變成肺癌嗎?
其實肺部結節在CT檢查中十分常見,早期無症狀,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時稱為肺結節病。常年多發的肺結節病有幾率癌變。
1
80%肺結節是良性
從性質上劃分,肺結節有良性和惡性之分。大約有80%的肺結節是良性的,可能是感染癒合後的疤痕或良性腫瘤,多年不會有變化。而惡性結節則可能是肺癌或轉移癌。
按照結節大小劃分,直徑小於0.5cm為肺微小結節,在0.5~1cm之間為肺小結節,在1~3cm之間為肺結節。
需要注意,3cm以下的結節大多診療預後良好;一旦結節直徑超過3cm,則被稱為腫塊,要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
2
混合結節>1cm更危險
以影像中結節的密度劃分,可以分為實性結節、磨玻璃結節和混合結節。
其中,磨玻璃結節更加常見,約占1/3左右,呈現出雲霧狀,多為良性。但當其惡變時,易形成肺鱗癌,且男性高發;
實性結節是一個清晰的白色圓點。這兩種結節惡變幾率都不高。
最為危險的是邊緣不清晰,有分葉、毛刺、空泡、凹陷以及血管穿行,並且體積大於1cm的混合結節,它是實性結節和磨玻璃結節的混合體,有高達60%的可能性是惡性腫瘤!
3
定期檢查能發現
胸部低劑量螺旋CT對於篩查肺部細小結節非常有效,大約每100人里就有6個人會發現一個或多個肺小結節。
除此之外,胸部X線平片也能幫助發現中期的肺結節陰影、肺門淋巴結腫大等相關情況。但相對而言,低劑量螺旋CT的影像更為清晰。
建議健康人群每年做一次胸片,45歲以後每3~5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肺結節高危人群40歲以後每年做一次低劑量螺旋CT。
4
有5個特徵之一
屬於肺結節高發人群
雖然大部分的肺結節是屬於良性的,但也不排除以後有惡性病變的可能。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肺結節可能會增加肺癌風險。生活中,哪些人需要格外警惕呢?
1
吸煙指數>400
用平均每天吸煙數×吸煙年數,就得到吸煙指數。吸煙指數大於400,或者接觸二手煙、油煙或粉塵超過20年的,都等同於有長期吸煙史,屬於肺結節高發人群。
2
慢性肺病患者
慢性肺炎、肺結核、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都容易損傷肺功能,進一步加劇病菌感染,可引起肺間質的纖維化,為結節增生提供條件。
3
有家族病史
肺結節也有遺傳背景,一般直系親屬有肺結節,後代子女患肺結節的可能性更高。
4
免疫力低下
肺結節病直接與免疫系統相關,所以抵抗力低下的人,病菌更容易進入肺部,增加肺結節產生的幾率。
5
長期負面情緒過多
長期負面情緒過多,將影響到體內激素分泌水平,容易導致內分泌紊亂,使人體免疫代謝率降低,從而誘髮結節。
5
減少結節需養肺
中西結合更有效
在肺結節的預防和治療方面,中西醫有著不同的側重點,建議大家把它們結合起來,更有利於保護肺部健康。
1
遠離煙塵環境
據統計,吸咽者60歲以後患肺部疾病的比例為74%,而不吸煙者僅為4%。即便戒煙,在之後的15年內仍有較大可能患肺部疾病。
香煙中的有害物質還會積存在環境中,成為二手煙、三手煙。油煙、粉塵、裝修污染和霧霾等也不例外。所以我們應儘量遠離煙塵環境,做到少煙、無煙。
2
查出結節定期隨訪
查出肺結節時會先安排隨訪,指的是觀察一段時間後再判斷是否需要手術。治療結束後也需要定期隨訪,指的是複查。
健康人群查出1cm以下肺結節,需在6~8個月時隨訪,若無增大,可再次在18~24個月時隨訪,這次再無變化可不做處理。
肺癌高危人群查出肺結節,需在3~6個月時隨訪,若有增大可能會進行手術切除。肺結節存在一定復發率,切除過1cm以上結節的人,應在手術後第3、6、9、12、24個月都進行複查。
3
陰虛痰濕總傷肺
在西醫對於早期肺結節的觀察階段,我們可以先從中醫入手調理肺臟,儘量消除結節。
其中,陰虛痰濕體質就是是一種容易形成結節的體質,患者常有心煩易怒、面紅、消瘦、咽干、咳嗽、多痰、頭暈乏力等症狀。我們可以通過竹葉麥冬飲來緩解。
淡竹葉能清心除煩、利水消腫,而麥冬能滋陰潤燥,兩者搭配能養陰潤肺、利水清心,陰虛痰濕的人可以每周喝3~5次,具體用法請諮詢醫師。
4
氣滯血瘀易結節
中醫認為肺臟主人體氣機,氣順則血脈通暢,如果氣虛、氣滯,就容易有血瘀,在肺部產生結節。
患者可能會有咳嗽、胸悶、痰中帶血、呼吸不暢、全身疲乏等症狀,可以通過鬱金羅漢茶來調理,主要材料包括羅漢果、鬱金、三七花和玫瑰花。
其中鬱金、三七花、玫瑰花都能行氣化瘀、清心解燥,改善氣滯血瘀;而羅漢果更是藥食同源的養肺高手,有清咽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具體用法請諮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