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碰到很多癌症病人大多是心情不佳、顧慮較多的,如何加強癌症病人的調養和護理是很多患者的家屬非常關心的問題。
下面和大家推薦賈堃教授所著《賈堃》一書中提到的——如何加強癌瘤患者的調養護理措施,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患了癌瘤的人,在治療和休養期間,除用藥物或其他方法進行治療外,還須在精神、飲食和起居等方面進行適當的調養。
這就需要醫生、護理人員和家屬密切配合起來,做好護理工作。護理得好不好將直接影響到治療的效果和預後。
所以,以下內容是腫瘤病人的精神護理還有飲食護理等,可以說非常全面了,建議家裡有腫瘤病人的收藏起來。
致病的精神活動在疾病進程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過強或過久的精神刺激會影響內臟的正常活動,而使病情加重。因而,就要通過家屬配合醫護來減輕或消除一切對疾病不利的精神刺激。
一般來說,癌瘤病人多數是情緒不佳,顧慮較多。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仔細地進行觀察、了解,針對病人的思想活動給以解釋,說明。
尤其當病人顧慮自己的病情嚴重,擔心是否能夠治癒而表現出不安時,醫護人員應想盡一切方法來源解除這種顧慮。
病人個性急躁,性情驕恣,稍有不如意,便生氣動怒時,要首先消除外來的因素,耐心地勸說,使病人安靜下來。
對探視病人的人,應提前提醒他,在探視病人時要沉住氣,不要露出絲毫的緊張情緒,不要因看到病人病情嚴重而表現出驚惶不安的神情。醫護人員或家屬照護病人時,要和藹熱情使病人心情愉悅。
探視病人時,不要隨便推薦醫生,介紹藥房,以減少病人不必要的思想負擔。
要防止癌瘤病人常因煩躁、憂鬱、恐懼或精神緊張、情緒低落甚至悲觀失望而引起食欲不振。
對性情急躁、個性強、隨心所欲的病人,要用誠摯的態度進行勸說,使他受到感動而不再執拗。這樣,就可使病程縮短,提早恢復健康。
對癌瘤病人,除藥物治療或其他方法治療外,還必須注意病人的飲食營養,以輔助治療。
癌細胞不斷地大量吸收人體內的葡萄糖和胺基酸,致使病人發生營養不良而貧血、消瘦。但是病人往往食慾下降,而營養不良,降低抗病能力,並容易並發其他疾病與癌瘤的轉移。
因此,設法使病人增加飲食,加強營養,使正氣盛而邪氣去,是十分重要的。應注意的是,飲食有寒熱溫涼、酸苦甘辛鹹的不同,對病人的飲食,應根據病情的不同及口味的改變進行選擇。
由於癌瘤的發展變化,病人常有味覺改變。
一般來說,多數病人喜歡甜食,不願吃肉類,但也有不願吃甜食而喜歡吃鹹食或淡食的。
癌瘤病人應當忌煙、忌酒,並注意慎用炙烤和刺激性較強的食物。此外,還要注意病人接受食物的能力與食物用量的情況。
當病人消化能力未減弱時,食量應根據需要,不宜限制。
如果病人消化能力減弱,對飲食量應適當控制,採取少量多餐的辦法,防止多食損傷脾胃,妨礙消化。
飲食過少、營養不良,不僅影響組織消化功能的修復,還會使體液與細胞免疫活性發生不利變化,特別是肝臟微粒體酶活力改變,使藥物代謝也出現明顯的變化。
食道癌、胃癌或者其他癌瘤病人,在高熱、病情嚴重、身體衰弱較甚、口腔和咽喉癌瘤等表現為吞咽困難時,宜用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吸收、不用咀嚼的食物,每隔2~3個小時進食1次,1日進食6~9次。
若無其他禁忌,推薦食用花豆粉。
材料:花生餅(花生去油後的渣)2000克、大麥1000克、小麥麩皮1000克、黃大豆1000克
做法:以上四味各炒熟,合在一起,研勻為細粉。每次按食量大小服用適量,開水沖,加糖或加鹽,或單獨服食。
方義:本方用花生餅悅脾利胃,潤肺化痰;用大麥調中益氣,除熱消渴,涼血化積,壯力養血;用小麥麩皮建中止汗,鎮痛散血;用黃大豆緩和滋養,消水腫,利大腸。
本方對癌瘤病人吞咽困難有微妙的作用。
如果因為條件限制,不好配用花豆粉,也可先用豆漿、牛奶、羊奶、肉湯、雞蛋湯、藕粉、米湯油等食物,或配用一些菜汁、韭汁、甘蔗汁、梨汁、荸薺汁、蘆根汁、蘿蔔汁、西紅柿汁、無花果汁等。
當咽下稍微暢通或順利時,可用小米粥、大米粥、麵條、麵包、面片、蛋糕、餅乾、豆腐腦、餛飩、餃子、豆腐、煮雞蛋、炒雞蛋、肉末、各種蔬菜等營養較豐富的食品。忌食油炸或強刺激性食物。
60歲以上的病人,因涎腺、胰腺、胃腺所分泌的消化液歲年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少,所以,應吃軟食、素食、淡食等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
對癌瘤病人進行調養時,首先要使病人減少對癌瘤的恐懼,幫助病人恢復食慾,以便進行積極的治療。必要時,也可用養心安神類的藥物來減輕病人的憂鬱與煩躁。當病人疼痛劇烈時,亦可用鎮痛類的藥物止痛。病人入睡困難時,可用鎮靜安眠類藥物,使病人能得到充分休息。
為使病人保持足夠的營養,當病人不想吃飯時,可經常更換食品的種類。例如,當病人不想吃豬肉時,可換成牛肉、雞肉、鴨肉或兔肉等。病人吃的肉類食物一定要燒熟燒酥,容易消化吸收。病人的飲食應該過一段時間更換一次,種類要多。必要時,不妨吃一些新鮮的魚蝦以補充營養,淡水魚蝦與海水魚蝦均可吃。一般癌瘤病人忌食豬頭肉、河蟹及無鱗魚,忌飲酒。
注意菜肴色、香、味的調配,儘量刺激病人食慾。如紅燒豆腐,可撒上些青蔥或香菜。在綠色菜肴上,加上點西紅柿醬,或把胡蘿蔔切片鋪在菜肴上,或把胡蘿蔔切成絲,拌在綠色或其他淡綠色的菜肴上,以調配菜肴的色澤。癌瘤病人宜吃煮、燉或蒸的食物,避免吃油炸或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
多吃新鮮的蔬菜可以促進食慾,調換口味。近年來發現胡蘿蔔能提高巨噬細胞的活力,新鮮的捲心菜、菜花、萵苣等青菜含有維生素E,可促進細胞分裂、推遲細胞衰老等,這些蔬菜均有抗癌作用。
放射治療、化學藥物治療等反應常使病人飲食減少,影響營養的吸收,發生蛋白質、維生素等缺乏,體重下降,引起病人貧血、消瘦,從而會影響疾病的治療。
化療還會導致腸粘膜上皮產生增殖細胞,使腸蠕動紊亂,正常功能減退,有時發生腸麻痹或腹瀉而發生營養不良。口腔、咽喉部經過放療後唾液分泌減少,口乾燥或並發口腔、咽喉部或食道的炎症,致使咀嚼、吞咽收到影響時,可引起食欲不振。
腹腔放射治療或腹部手術後,發生放射性腸炎或腸功能紊亂,影響消化吸收,有時出現腹水,病人出現飽悶腹脹感,食慾下降。這時宜用流食或半流食,不宜吃太熱的飲食,這樣能夠減少刺激。
瘤癌毒性物質進入血液,造成消化吸收障礙,可引起營養不良,應加以注意,隨症調治,促使營養恢復,爭取治療時間。
參考文獻
《賈堃》,賈召編著,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