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的打榔舞,長知識了! 第一次見到打榔舞是在廣西馬山縣一個叫古朗的地方旅遊時見到的,這個地方以種植金銀花出名。據說這種舞被列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且在天等縣一帶非常盛行。打榔舞的道具是木榔,用長約六尺、直徑二尺的大條木鑿制而成,狀如木槽。男女老幼都可參與表演,有二人對打、四人對打、多人交錯對打,形式多樣。當音樂響起,每人拿著木條有敲擊榔壁、榔底和榔邊,動作歡快有力,節奏穩重。這種舞表達的是壯族人民對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如意吉祥的祈求。
來源:新浪廣西
壯族的打榔舞,長知識了! 第一次見到打榔舞是在廣西馬山縣一個叫古朗的地方旅遊時見到的,這個地方以種植金銀花出名。據說這種舞被列入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且在天等縣一帶非常盛行。打榔舞的道具是木榔,用長約六尺、直徑二尺的大條木鑿制而成,狀如木槽。男女老幼都可參與表演,有二人對打、四人對打、多人交錯對打,形式多樣。當音樂響起,每人拿著木條有敲擊榔壁、榔底和榔邊,動作歡快有力,節奏穩重。這種舞表達的是壯族人民對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如意吉祥的祈求。
來源:新浪廣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