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難以生存」的蝗蟲,卻在國外橫行霸道,原因其實很簡單

2020-09-24     紫俠

原標題:在中國「難以生存」的蝗蟲,卻在國外橫行霸道,原因其實很簡單

蝗蟲是什麼?

在其他國家,蝗蟲一旦泛濫成災,那就意味著難以彌補的損失,而在我們國內,蝗蟲別說泛濫成災了,連活著都是個問題。千百年來,古代勞動人民發明了許多對付蝗災的辦法,到了現代採用高科技和生物防治等方式,基本上已經把蝗災發生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除此之外,蝗蟲在許多人的眼中,還是一道難得的美食。尤其是雲南,廣西等西部省份,蝗蟲總是飯店裡一道必不可少的菜肴。以至於現在國內已經出現了蝗蟲養殖業,一斤蝗蟲的價格甚至堪比牛羊肉。蝗蟲在地球上橫行了千百萬年,估計從來沒想到自己會淪落到這般境地。

近年來,東非,西亞,南亞等地都在鬧蝗災,但是蝗災到了喜馬拉雅山旁邊,就停住了腳步,估計這些蝗蟲也知道喜馬拉雅山那邊的生存難度。在我們的鄰國俄羅斯,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俄羅斯蝗災卻開始變得越來越頻繁,成為了當地農業生產的頭號對手。

我們知道,俄羅斯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耕地面積雖然很大,但是農業生產的人卻不多,這就導致蝗災一旦發生,幾乎難以抑制。2018年的時候,俄羅斯就發生了一場規模巨大的蝗災,雖然當地人長得人高馬大,但是面對數以億計的蝗蟲,他們也沒有任何辦法。當地人也採用了很多方式,用火燒,用農藥,都是治標不治本。小小的蝗蟲,竟然在俄羅斯成為了霸主級生物,可見投胎也是一門藝術啊。

在俄羅斯,幾乎沒有人對蝗蟲怎麼吃感興趣,再說他們也不會吃。而且,蝗災中的蝗蟲本身就不能吃,你知道嗎?

在正常狀態下,蝗蟲可以吃,但是在蝗災中,蝗蟲會發生「變身「,並釋放出苯乙腈這種化合物,一旦遭到攻擊,苯乙腈就會被轉化為劇毒的氫氰酸,這也就是在大規模蝗災中,天敵很少吃蝗蟲的原因,不但普通的動物不能吃,人吃了也會中招。

所以說,生物防治只能在平時預防蝗災使用,一旦蝗災爆發,生物防治的辦法就難以奏效了。

不管怎麼說,平時蝗蟲還是嘎嘣脆雞肉味的,大家認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hJVwHQBd8y1i3sJL78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