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教學」效果如何?怎樣確保質量?崇明的老師們這樣說

2020-03-05   上海崇明

受疫情影響,全國所有學校推遲開學,不少學校開展了線上教學,網課成了近期的一大熱點,頻上熱搜。3月2日起,崇明全區各中小學開啟在線學習。「在線課堂」授課效果如何?教師「主播們」又總結了哪些直播心得?一起來看一下~

絕知此事要躬行

教師在線來支招

秦老師的五點實招

城橋中學副校長 秦飛

執教高三英語

1.直播上課要開攝像頭嗎?

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分學段操作。對於小學低齡段學生,打開攝像頭看到老師感覺更親切,利於在線教學的有效開展;對於中學生,教師完全可以憑藉螢幕和聲音向學生講清楚教學內容,因此可以不打開攝像頭。

2.用什麼設備直播最方便?

平板電腦配合耳機和手寫筆操作最方便。使用平板電腦,教師打開WORD、PDF文檔或者PPT,直接用手寫筆書寫(沒有電容筆,用手指也可以),對於演算、書寫、畫畫等,都非常便捷。用台式或手提電腦,可以配合「微課手寫板」,達到相同效果。

3.教師是否完全根據準備的PPT推進在線教學進度?

採用預設的PPT和即興的手寫板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在線教學。網絡課程本身互動就少,如果教師長時間播放PPT,學生容易「觀光式」學習,影響在線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使用PPT時,配合手寫筆板書演示過程,給予學生思考鞏固、記筆記的時間。

4.教師如何在線布置作業?

為了更好地保護師生的視力,特殊時期,教師應少布置一些主觀題,多布置客觀題和答案比較固定的填空題。要建立教師課程開發共同體,備課組教師加強合作出卷,集思廣益,互通有無,提升效率。

5.教師如何在線批改作業?

教師可以使用問卷星預先編寫試卷,將二維碼發給學生。學生完成後可直接看到正確答案和得分,教師可以看到學生的掌握情況和典型錯誤,利於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

李老師的「三步法」

正大中學 李艷軍

執教初三數學

為了保證在線教學的有效實施,李艷軍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第一步:紮實備課環節。課前準備好上課所需PPT,因為線上教學無法板書,所以要求教師把課件做得足夠詳盡,預設足夠全面,這樣學生在聽課的時候才能邊聽邊記邊思考,不至於手忙腳亂。

第二步:熟悉教學應用軟體的各項功能,輔助教學。她採用的是「釘釘」平台,登錄直播,建立一個班級群,設置簽到。開始直播,直播時的適量互動可以激發學生線上學習興趣。

第三步:直播結束,利用「家校本」布置作業,線上與線下老師反饋後學生多次訂正。課後針對個別有問題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

「潛水」聽講觀課堂

總結經驗好推廣

為了掌握在線教育總體情況,保證學生在線學習質量,區校兩級加強巡課、聽課管理。區教育局相關科室和區教育學院隨機「潛水」聽課調研,80多節「在線課堂」整體反饋良好。各校領導高度重視,協調全校,清晰的課程架構讓校長能夠第一時間了解情況。學校落實精細化管理,每個班級都有在線管理者、平台技術指導者,組織上課、及時叮囑,並隨時協助教師處理突發事件。教師備課充分,講課教案、提問提綱、作業布置、互動內容樣樣不缺,盡最大努力讓學生提高在線學習實效。

調研反饋要梳理

及時調整再優化

從「在線課堂」聽課反饋來看,三個學段學科教師準備充分,能夠較為熟練地操作平台,並且提前布置預習任務,開展形式多樣的在線互動。下階段,各學校將進一步優化「大屏授課+小屏互動」的無縫銜接,授課教師同步觀看市級錄播課程,從而把握課程教學進度,精準指導學生掌握課程重難點,有針對性地布置課後作業。同時,區教育局也要求各校儘量統一班級互動交流平台,減少因頻繁切換平台給師生帶來的種種不便。

戰「疫」時間,崇明「在線課堂」努力為學子們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作者:崇明教育

編輯:陸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