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孩子咳嗽、過敏、濕疹、鼻炎?這些病幾乎都與痰濕有關!

2019-05-17     素檏育兒莎莎姐

我們經常會聽到很多有關疾病的名詞,常聽到的如:咳嗽、過敏、濕疹、鼻炎……每種疾病的表現方式可能不同,有的表現在呼吸道,有的表現在皮膚表面,但說起病因,或多或少與「痰濕」有關。

我們常說,脾胃乃後天之本。

在理想狀態下,我們吃下去的食物和水應該全部被脾胃轉化成氣血津液。

但如果吃的過多、過於寒涼,或者脾胃功能太虛弱,就可能會有一部分食物得不到正常的運化,變成痰濕留在體內,從而形成各種各樣的疾病。

小孩子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期,如果有痰濕,脾胃差,那麼也可能出現吃不下、睡不好、長不高、不長肉等等讓爸媽擔心的症狀。

那應該如何在生活中避免痰濕的產生,保護脆弱的脾胃呢?


01.寶媽孕期少食用水果及補品

想讓寶寶一出生便有好身體,在備孕和懷孕期間,准爸爸准媽媽就要有健康的身體。

那些自己身體都弱不禁風,卻一個勁兒的在抱怨自己家孩子怎麼沒別家孩子吃得多、長得壯的家長應該好好反思一下了!




備孕的父母平常應經常鍛鍊身體,而不是常年以坐為主,坐的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氣血不流通,身體就會有很多淤堵,會對寶寶的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

除此之外,寶媽孕期要少吃水果和補品。

不可否認,水果是很有營養的,但食用時應當適量。說到底,大部分水果還是屬於寒涼食物。

人類一整天水果的攝入量差不多200g,一個蘋果的體積就足夠了,吃多了會生痰濕。

吃補品,比如燕窩。這個跟多吃水果是一樣的道理,吃多了都生痰濕。一個孕婦身體里痰濕堆積過多,寶寶能不是痰濕體質嗎?


02.喂養量應根據孩子的消化能力來定

人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所需要的營養,是脾胃消化吸收食物而來的。

而我們所說的營養,不是看吃下去了多少,而是看被脾胃運化吸收了多少。

脾胃健旺,小孩兒的營養才充足;脾胃虛弱,小孩就會沒什麼營養,這個與吃的東西多少、夠不夠豐富其實沒有多大的關係。




很多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怕寶寶缺營養,就填鴨式的喂寶寶,有時候即使寶寶沒胃口不願意吃東西,也會給寶寶喂水果、冰淇淋、各種奶製品、大魚大肉、巧克力等等。

首先,寶寶吃得太多消化不了,本身就會損傷脾胃功能。

其次,經常吃水果、冰淇淋這類生冷的食物,也會傷害寶寶脆弱的脾胃功能。

可以說,現代很多病都是喂出來的,現在的寶寶生活在物質條件豐富的時代,其實根本不需要那麼多營養。

至於我們強加給他們的多餘的營養,消化不了就會停留在體內,以痰濕等形式留下來,從而引起各種病症。

看到這,有的家長就要問了,那寶寶吃多少是合理的呢?


其實,這個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

我們成年人尚且適量不同,有的一頓吃一碗飯就飽了,有的一頓吃四碗飯還沒飽,小朋友也是一樣的,食量不同而已。這個不需要去攀比,更不要強行去達到所謂的標準。

中醫反對教條,就像我們開始說的少吃水果,並不是指不吃。吃的過多,超過孩子的消化能力是不行的,但完全不吃,孩子也可能會營養不良。所以要根據孩子的消化能力,給合適的飲食。

一個小孩如果身體比較瘦弱,個子矮,但是後天喂養得當,脾胃功能也調的比較正常,慢慢的小孩的身體也會長的很健康的~


健康合理的喂養方式

飲食要均衡,反饋式喂養。

肉蛋奶水果都可以吃,但一定要注意量。家長平時要學會觀察寶寶,如果發現寶寶的胃口、大便、睡眠有不對勁,那就要考慮是不是吃的不合適,要不要進行調整。

除此之外,生病時一定要忌口。

寶寶一旦生病,就應該減少營養物質的攝取,讓腸胃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過了疾病關鍵期的幾天之後,如果寶寶開始有食慾,就可以慢慢嘗試恢復飲食。這個時候就要注意量的問題,有營養難消化的食物要少一些,如果寶寶不想吃,就千萬不要勉強。


03.增加寶寶的運動量

現代人整體上來說,都是嚴重缺乏運動的,同時吃的東西又營養特別豐富,所以痰濕很容易堆積在體內,形成各種各樣的怪病。

因此,應當適量增加寶寶的運動量,家長沒事就多帶孩子出去玩,跑一跑,不要總是呆在家裡玩手機。其實不能怪孩子每天就喜歡待在家裡玩這些東西,孩子沒找到其他有興趣的活動,他能不玩這些嗎?




給孩子報興趣班的時候,也不要總是學畫畫鋼琴下棋,要多學學運動。

一個運動量大的孩子是很難積食的,脾胃功能也通常比較強健。

從爸媽的體質、日常的喂養和運動方面去進行改善,就能很大程度上避免痰濕的生成,保護孩子的脾胃,也就從根源上杜絕了很多疾病的發生。


04.小兒推拿調理方案

補脾經


摩腹


推三關


退六腑


揉足三里


揉豐隆穴


如果你覺得有用,記得關注,後續更好看,記得轉發給身邊的朋友看一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eTiCmwBmyVoG_1ZeDUq.html